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47776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锦州医科大学15级考题及答案-B(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班传染病学试题一、 选题(选择1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E)A 艾滋病B 狂犬病C 肾综合征出血热D 流行性乙型脑炎E 以上都不是2、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初期、极期、恢复期C.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E. 早期、中期、晚期3、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E)A 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B 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C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D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E

2、有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4.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A. 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B. 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10种C. 甲类3种,乙类22种,丙类12种D.甲类3种,乙类20种,丙类14种E.甲类2种,乙类23种,丙类12种5.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 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易致慢性化 B. 重型肝炎较多见于甲型肝炎 C.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D. 戊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者少见 E. 我国婴幼儿慢性病毒携带者多见于乙型肝炎6、乙型脑炎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 (D) 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抽搐发作

3、程度.D皮肤瘀斑瘀点. 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7. 男性25岁,一周来食欲不振,检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化验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黄疸指数增高,HAVIgM(+) HBVsAg(+) HBVeAg(+) HBVsAbIgG(+).本例应诊断: (E)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急性乙型肝炎 C. 慢性乙型肝炎 D.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E.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8、某5岁患儿,8月19日因高热、头痛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前来就诊。居处蚊虫多,查体:体温39,血压120/7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颈有抵抗,巴彬氏征阳性,WBC20.2109/L,中

4、性0.81,淋巴0.19,脑脊液透明,压力160MM水柱,蛋白0.3g/L,白细胞9.0106/L.应首先考虑诊断为: (A)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菌痢C腮腺炎脑膜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 脑型疟疾9. HBVDNA阳性,HBeAg(-)提示HBV发生了哪种变异:(D) A. S区变异 B. P区变异 C. X区变异 D. 前C区变异 E. YMDD变异 10、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 (B)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1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D)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溶血尿毒综合征D、肠穿孔 E、中毒性肝炎12、肾综合征

5、出血热的确定诊断依据是 (E) A 临床上表现有“三痛”、“三红”B 尿中可见膜状物C 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和血小板减少D 临床上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E 特异性IgM抗体1:20以上13、6岁,女孩。发热、头痛、呕吐一天,于2月20日入院。 体检: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弱,血压80/60mmHg,颈有抵抗感,眼结膜、皮肤上有出血点及瘀斑,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白细胞总数25109/L,中性90%,淋巴10%,脑脊液微混,蛋白1.56g/L,WBC 0.9X105岁儿童,因高热伴神志不清1天,于8月15日入院。8月14日突起发热,伴头痛,呕吐3次,烦躁,神志不清,当地医院测血压75/

6、55mmHg,给青霉素及升压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查:体温40,脉搏11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60/30mmHg,发育营养良好,神志欠清,浅昏迷,颈软无强直感,面色苍白,四肢冷,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心肺(-),腹稍胀气,肝脾未触及,压下腹有痛苦表情,肠鸣音存在。克氏征(-)、布氏征(-),胸片(-)。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治疗的原则是什么?答: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考虑是中毒型菌痢休克型。诊断主要依据是起病急,发热1天,伴神志不清。血压60/30mmHg。面色苍白,四肢冷。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治疗原则:病原学治疗抗菌素降温、镇静抗

7、休克纠酸、扩容、血管活性药、必要时强心、使用激素。 辽宁医学院05级临床班传染病学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E 2. A 3. E 4. A 5.B 6.D 7.E 8. A 9.D 10. B 11.D 12.E 13.B 14.E 15. A 16. C 17.B 18.A 19.C 20.E 21.B 22.A 23.C 24.B 25.A 26.C 27.C 28.E 29.A 30.A二.填空1. 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2. 直接侵犯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3. HAV HBV HCV HDV HEV4. 广谱 乙 丙 丙5. 急性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

8、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6. 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7. 普通型 轻型 重型 中毒型 休克型 脑性 混合型8. 瘀斑组织液、血 脑脊液 9. 三、名词解释1. 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情况。2. 驰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四、 简述题1. 答乙型肝炎复制的常见指标有:HBVDNA (+) HBeAg(+) 2. 答:期的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1、稳定内环境。2、促进利尿。3、导泻和放血疗法,4、透析疗法。3:

9、答:病原体:菌痢为志贺菌,阿米巴痢疾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流行病学史:菌痢散发性,可流行,阿米巴痢疾散发性。 潜伏期:菌痢短,阿米巴痢疾长。 临床表现:菌痢有发热、毒血症状,腹痛里急后重,腹泻10余次,左下腹压痛。阿米巴痢疾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右下腹压痛。 粪便检查:菌痢便量少,粘液脓血便,大量白细胞,可见吞噬细胞,粪培养有志贺菌。阿米巴痢疾便量多,果酱样便,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雷结晶。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血常规:菌痢总数和重型明显曾搞。阿米巴痢疾早期稍增高。 结肠镜检:菌痢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表浅性溃疡,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阿

10、米巴痢疾有散在深切溃疡,周围有红晕,病变在盲肠、升结肠,少数有乙状结肠和直肠。4 :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发热持续高热,多数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天消化系统症状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即体温增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己于15-20次,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皮疹 于病程7-13天,部分患者在胸腹背部及四肢的皮肤分批出现淡红

11、色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一般在10个以下,约2-3天内消失.肝脾肿大 病程第一周末开始,常可予触及肝脾肿大,通常为肋下1-3cm,质软伴压痛.重者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及黄胆.五、病例分析答: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考虑是中毒型菌痢休克型。诊断主要依据是起病急,发热1天,伴神志不清。血压60/30mmHg。面色苍白,四肢冷。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治疗原则:病原学治疗抗菌素降温、镇静抗休克纠酸、扩容、血管活性药、必要时强心、使用激素。/L,N 90%,L 10%,糖1.4mmol/L(25mg%),尿蛋白(+),诊断应考虑 (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

12、脊髓膜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脑型疟疾 E.败血症14、霍乱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E) A.吐泻期最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 B.典型大便为米泔水样 C.严重脱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皱无弹性,舟状腹 D.成人一般无发热 E.恢复期所有病人出现反应性发热15、立克次体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 (A) A 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B 小血管水肿,变性,坏死 C 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D 表皮细胞肿胀,坏死和变性 E 网状内皮系统增生16、女,48岁,发热10天入院,病程中有听力下降, 伴腹胀便秘,入院体温39.5,脉搏80次/分,血压120/80mmHg,表情淡漠,胸前右见多个

13、充血性皮疹,肝肋下约1.0cm,脾未及。血常规:WBC3.9109/L,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血色素120g/L,血小板100109/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125U/L,尿常规:蛋白质(),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 钩端螺旋体病 B疟疾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斑疹伤寒B型题A、确诊阿米巴肝病 B、排除阿米巴肝病 C、阿米巴原虫携带者D、阿米巴病普通型 E、阿米巴病慢性型17、发热、肝痛、阿米巴血清学检查阴性(B)18、肝穿刺获典型棕褐色脓液,发现阿米巴滋养体(A)19、无腹泻,大便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C)20、间歇性腹泻半年,大便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