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4768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摘要】 目的 比较全身应用乙酰唑胺和局部应用 0.5%阿可乐宁控制老年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超乳术)后控制眼内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 36 例受试者 36 眼,随机选择 12 眼局部应用 0.5%阿可乐宁行术后治疗,12 例(12 眼)口服乙酰唑胺,其余 12 眼不给予降压药药物治疗(对照组) 。统计资料主要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阿可乐宁组手术后 24 h 的眼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该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阿可乐宁可有效的预防超乳术后眼内压的升高。采用阿可乐宁的病人其眼内压低于乙酰唑胺组和对照组病人。考虑到局部应用危

2、险性较小,因此认为超乳术后最好采用 0.5%的阿可乐宁,而不采用口服乙酰唑胺。 【关键词】 阿可乐宁;乙酰唑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内压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systemically administered acetazolamide and topical apraclonidine 0.5% in the control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ation of senile cataracts.Methods Thirtysi

3、x eyes in 36 patients were selected.Twelve eyes randomly assigned to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ith topical apraclonidine 0.5%,12 received oral acetazolamide and the 2remaining 12 received no hypotensiv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mainly by means of analysis of varia

4、nce.Results IOPs measured 24 h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1)in the apraclonidine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Our prospective study shows that apraclonidine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IOP increases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ation of senile cataracts.IOPs in p

5、atients with apraclonidin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acetazolamide and control group.Considering the lower risk of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topical administration,topical apraclonidine 0.5% seems to be preferable to oral acetazolamide in this postoperative setting. 【Key words】 apraclonidine,aceta

6、zolamide,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 pressure 白内障手术后早期眼内压升高的情况不少见,2 。其升高可起因于炎症,也可起因于粘弹性物质滞留导致的房水引流受阻3,4 。为此,手术结束时必须仔细冲洗前房。手术后眼压的短暂升高有可能对视力造成影响,特别是视神经或血管床已经受损的病人。 用来控制手术后眼压升高的药物有多种。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3胺和相对选择性的 2 受体激动剂阿可乐宁(0.5%)起效迅速,因此尤其适合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短期处理。两者都通过抑制房水的生成(不管是正常眼还是青光眼)而降低眼内压5,6 。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着两种药物在控制老年

7、性白内障超乳术后眼内压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收集了老年性白内障进行超乳术的 36 例病人 36 眼。所有病人都没有眼的其他病理情况包括眼压( 22 mm Hg) 、原发性或继发性青光眼或高度近视以及眼手术史。 1.2 方法 病人年龄 5280 岁,平均(665.1)岁。所有病人的手术由同一名医生采用标准技术进行。手术前连续 3 次散瞳,间隔 5 min。散瞳药物为美多丽眼水(0.5%的托吡卡胺) ,0.5%的去氧肾上腺素。所有病人的超乳术都在局麻下进行,局麻药为 4 mg/ml(0.4%)的奥布卡因(丁氧普卡因,oxybuprocaine)。开睑器开睑,颞侧角膜做 4

8、 mm 切口,前房内注入玻璃酸钠凝胶 0.5 ml,环形撕囊、超乳型白内障吸出术,植入直径 5 mm 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冲洗前房,手术结束后不缝合切口。手术结束时力求将眼压保持在 1214 mm Hg 的水平(根据指触估计) 。手术结束后用Tonopen 测量眼压。所有病人都无晶体囊破裂。 手术后将病人随机分至 3 个处理组中,12 例给予乙酰唑胺(胶囊 250 mg 于手术后口服) ,然后每 8 h 1 粒,连用 24 h;12 例给予 0.5%的阿可乐宁滴眼液(手术结束后 1 滴,然后每 8 h 1 滴,连4用 24 h) ;对照组(n=12)不给予降眼压药物。手术结束时,3 组病人都给予

9、抗生素(0.3%的氧氟沙星)和抗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每 4 h 1 次,连 24 h。单独由 1 名工作人员进行随机化,主刀医生是盲的。 手术之前 1 d、手术后 4 h 和 24 h 采用 Goldmann 压平眼压测量法测眼压。眼压皆由单人测定,测眼压者不知道病人手术后采用的处理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设定差别2 mm Hg 认为有临床意义。绝对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s)采用 Pearson 2 检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手术后我们分析了预先确定的各时间点记录到的眼压差异。设定P 0.05 认为有统计学

10、意义。 2 结果 该研究共包括 36 例病人 36 眼,随机分为 3 组。局部应用 0.5%阿可乐宁处理组 12 例男/女=6/6,年龄(665.1)岁 ,另有12 例应用乙酰唑胺控制手术后眼压 男/ 女=6/6 ,年龄(676.2)岁 ,对照组 12 例男/ 女=7/5,年龄(686.4)岁不给予任何降低眼压的药物。3 组间的性别比(2=0.310,df=2,P=0.85)和年龄(F=1.73 ,df=275,P=0.18)无任何显著差异。超乳术的手术持续时间各组间无差别。 手术前和手术后测定的眼压值。36 名参与者手术后即刻( 0 时间)都有明显的眼压下降,下降值始终10 mm Hg。将手

11、术后数5值相对于手术前数值进行分类,一类为较低(低 2 mm Hg 或以上) ,另一类为恒定(变动范围在 2 mm Hg 以内) ,第三类为较高(高 2 mmHg 或以上) 。 乙酰唑胺治疗组手术后 4 h 测定有 2 例(16.6% )下降,4 例(33.4)眼压恒定,其余 6 例(50.0% )比手术之前高。手术后24 h 3 例病人(25.0%)较低,6 例病人(50.0% )大致恒定,3例(25.0%)较高。手术后 4 h 有 3 例(25.0% )眼压20 mm Hg,手术后 24 h 有 2 例(16.6%)20 mmHg。 局部应用 0.5%阿可乐宁组,手术后 4 h 有 2 例

12、(16.6%)低于手术前数值,3 例(35% )恒定,其余 8 例( 58.4%)高于手术前。手术后 24 h 6 例(50.0%)较低,4 例(33.4% )恒定,其余 2 例(16.6%)高于手术前。手术后 4 h 该组有 3 例病人(25.0%)眼压20 mm Hg,手术后 24 h 无 1 例高于 20 mm Hg。 对照组手术后 4 h 无 1 例显示下降,其中 4 例(33.3%)恒定,8 例(66.7)高于手术前。手术后 24 h,发现 2 例(16.7% )下降,5 例(41.7%)大致恒定,其余 5 例(41.7% )升高。手术后 4 h测定,4 例(33.4%) 20 mm

13、 Hg;手术后 24 h 有 2 例(16.7%)20 mm Hg。 3 组受试者的眼压情况从表 1 中看得更清楚。 3 组病人的基础(手术前)眼压分析无显著差异(P=1.0) ,0 时间(P=1.0)以及手术后 4h(P=1.0)的眼压各组间也无明显差异。然而,手术后24 h,阿可乐宁组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手术后 24 6h 的眼压,各组与手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别(阿可乐宁组 P=1.0,乙酰唑胺组 P=1.0,对照组 P=0.23) 。表 1 3 组受试者手术前、手术结束时以及手术结束后注:3 组受试者都没有与处理相关的并发症。3 讨论 根据我们的结果分析,发现手术结束之即所

14、测得的眼压,所有受试者(36 人)都比手术之前明显下降(512 mm Hg)。有关手术结束时的眼压文献中少有报道,通常是根据指触以估计。实际上,在我们这项研究中手术结束之际也采用了指触法进行检查,以评价眼压的情况。我们的估计值(1214 mm Hg)一致证明高于采用Tonopen 的测定值平均(7.41.58 )mm Hg 。这种手术结束时眼压的下降是否与手术医生的技术有关,仍有待确定,但其意义很明确。整个参与研究群体手术后 4 h 的平均值比之手术结束之即的测定值(平均 7.4 mm Hg)高出 11.3 mm Hg。如果手术结束之即的眼压与指触法估计的 1214 mm Hg 相符的话,那么

15、这一幅度 的增加会使大部分受试者眼压远远超过 20 mm Hg。 我们的研究发现,手术后 4 h 仅有 10 例(10/36 ,占 30.6%)眼压20 mm Hg,阿可乐宁处理组无20 mm Hg 者,对照组则有2 例(16.7%)20 mm Hg。 手术后 4 h 阿可乐宁处理组眼压的上升均值小于乙酰唑胺处理组织和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 24 h 3 组间的偏差更明显,此刻记录到的阿可乐宁组眼压明显降低。不少研究者评价了阿可乐7宁对手术后眼压的影响,结果有些冲突。几项研究证明,阿可乐宁有效降低用手操作的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的眼压, 。而另有一些研究则表明该药对手术后眼压的升高无什么

16、降低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者声称,阿可乐宁不管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应用,对眼压的控制都有用10,11 。后一种作用主要在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病人中观察到。 我们的研究表明,阿可乐宁有效的防止超乳术后眼压的升高。该药处理的受试验者,其眼压低于乙酰唑胺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Whitefield 等人的一项研究在手术后并未常规应用降眼压药物,结果仅有 3%眼压30 mm Hg。尽管如此,许多医生于白内障术后还是给予降眼压药物,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眼压突然明显升高的情况。降低手术后急剧升高幅度已经采用的药物有多种,但是没有一种令人十分满意。这些研究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手术技术,所用粘弹物质的类型,所用降眼压药物的性质、给予的时间和剂量等。 总之,虽然先前的报道认为,仅少数病例在超乳术后有眼压的升高,但是 0.5%阿可乐宁局部应用发生毒性的危险性较小,所以在白内障手术后应用优于口服乙酰唑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