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47661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1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2二、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现状分析3 (一)锦江区概况3 (二)锦江区街道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内容3三、成都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一)成都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4 (二)成都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6四、成都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对策7(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供需匹配途径7(二)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8(三)提高社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9结 语10浅谈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对社区公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满足、社区居民归宿感、居民活动参与性

2、、认同感以及凝聚性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使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有效提升,并且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石家庄新华区为例,对新华区进行基本概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新华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有效解决。城市社区 公共服务 供给前 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既是发展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突出的时期,一些社会问题逐步凸显,而这些社会问题会在某些领域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大多数人都是单位人,其社会问题一般集中在单位表现出来。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社会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

3、单位制已经逐渐解体,导致人口逐渐向社区集中,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就在社区中产生了。如今,社区成了当今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领域。通过解决社区问题來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也是可行的。解决当前凸显的社会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从社区着手进行,把社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从当前我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开展社区建设,加强和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成为促进实现我国社会顺利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都锦江区区为例,对其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研究。对其社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概述(一)基本概念第一、城

4、市社区 城市社区主要是以地域来界定的。人们对于社区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以社区基本定义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去说明:第一,对于社区自治、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的存在良性意义;第二,其分类是根据地区人文和地方规模间联系紧密度对社区的影响,以及其分配格局和发展方向对社区的影响;第三,在已经存在的个体居委会条件下,加强区域间居委会的联系,在此发展上进行合并区域居委会方案;第四,基于当地的人口规模,以2000-3000户以上居民为宜。第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以服务形式而存在的公益物品。公益物品在

5、经济学概念中,通常以不排他性和消费的共用性为标准来定义。即公益物品是共同消费,难以排他的物品。一般意义上讲,公共服务是指那些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社会公共设施,主要是为公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提供服务,给公众带来便利。包括那些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科技、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一些公共事业,为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提供便利。第三、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用服务形式满足社区居民共用性消费需要的公共物品。众多公共物品的定义,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学者萨谬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每一个个体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个人消费的减少。也就是说,作为

6、公共服务,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区公共服务具备以上两种一般公共物品的性质,除此之外,社区公共服务还具有“社区性”,即指社区公共物品对社区成员来说具非排他性,对非社区成员却具有排他性,社区性决定了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受益对象是社区内部成员。(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第一、行政机制政府的行政机制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公共服务高效率和高质量供给的必要条件。政府参与公共服务的手段有直接提供、生产、补贴购买和管制。直接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直接供应公共产品和服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常以直接提供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免费的,或只能收回部分成本。政府生产是通过国有企业生产

7、和出售公共产品和服务,规定“谁消费谁付费,谁付费谁使用”。 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政府有责任禁止或允许各在公共服务中的某些行为,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公共服务进行规范和监管。第二、市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或又称“公私伙伴关系”机制,简称 PPP 模式,在政府行政机制单极化造成的垄断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形下,市场竞争机制成为公共服供给的一种突破机制。某种意义上说,“公私伙伴关系”实际是政府与市场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一种模式。公私合资是指政府和私人共同出资、互相合作的制度安排。托管制是指政府将公共服务机构的部分经营权以投标的方式委托给非公共部门经营管理。特许经营是在托管的基础上,由非公共门和政府部门签订

8、合同,成为公共服务的直接收益人,同时承担商业风险和维护的责任。采购是政府与非公共部门签订合同,由非共部门生产和经营公共服务,再通过招投标机制由政府购买。第三、社会机制社会机制又称第三部门自治机制,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三部门的概念是针对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而言的,它的含义是出于自愿提供公益的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所以它具有社会民间组织内涵,其自主治理的特性更有利于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表达需求的愿望,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提倡的多中心治理就是以第三部门参与为主的社会机制,允许多方提供者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共同提供高

9、效服务,而政府承担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职责,有利于减少搭便车行为。二、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现状分析(一)锦江区概况 锦江区是成都市主城区之一,位于成都的东南部,西北部和青羊区相连,东部与成华区毗邻,西部和锦江、府河相邻,东南方向和龙泉驿区相连接,南部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相依。锦江区的公路、铁路、航空等都比较发达。2013年底,锦江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661.58亿元,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技改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资金达到了1844.83亿元。该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视,除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课本费用,作业费用等,就2013年来说,还对全区431人进行教育资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

10、育问题。医疗机构也比较的发达,全面实施的家庭医生服务,解决该区的医疗问题。此外,该区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比较多,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文化惠民巡演活动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层出不穷,体育活动、赛事等在当地也得到了重视。(二)锦江区街道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内容第一、社区公共服务站公共服务站作为街道办行政职能在社区的延伸机构承担街道办对于社区的行政服务和管理工作,社区公共服务站以窗口形式设置,直接将政务业务办理扩展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极大方便了公众生活,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锦江区专门制定了锦江区社区公共服务站服务事项目录,社区公共服务站将承担 7 大类、49 项服务项目,并按照“分类设置、职能衔接;以责定岗、

11、以岗定人;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设立了内部机构,界定了职位职责。社区公共服务站的成立解脱了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使社区自治组织真正回归到推进社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改革目标之中。第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2009 年,锦江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见等九个文件,将“公益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社会事务类、社区维权类、慈善救济类”五大类社会组织作为发展重点。首先社区社会组织要依法登记,对那些暂且不符合审批登记条件的社区组织进行备案,直至其符合条件方可允许登记。同时区政府设立了社会组织发展扶持资金,由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给予新成立社会组织一次性开办

12、扶持资金,登记的按每个最高2万元、备案的按每个最高5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第三、现有公共服务供给的项目与内容社区公共服务站先提供全方面的服务管理,保证社区服务的精准性以及效率性。服务站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保障服务柜台,此柜台也是办理五项服务,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服务、政策咨询、退管服务。二是便民为民服务柜台,此柜台办理八项基本服务项目,即社会救助、家园物业、社区残联、文体娱乐、联盟服务、培训教育、牵手家政以及便民热线。三是行政事务服务柜台,此柜台主要是办理以下五项服务,即党建、数字城管、代理代办、计生服务、诉求援助。三、成都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成都市公共

13、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第一、社区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基于我国政治体制原因,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的模式根深蒂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繁杂化,导致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且琐碎,形成了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一方面,在社区公共服务中,政府既承担着领导者的角色同时还担当执行者的角色,从而无法对自身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定及实施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导致社区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无法做到从居民需求角度出发提供有效的社区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居民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反馈给公共服务提供者,导致供需无法准确对接。成都锦

14、江区社区在公共服务方面虽然涉及范围较广,具体反映在居民个体身上仍显得较为薄弱,由于存在着成都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锦江区社区居委会与居民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无法直接接洽居民需求与偏好,存在着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具体反映在:就社会保障、社区基础教育、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等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而诸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贫困帮扶、低保补助、再就业指导培训等服务供给不足。第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供给方式单一自从统收统支得财政体制被打破之后,中央政府将部分权利进行了下放,财政权利仍然是被中央政府操控着。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都市锦江区公共财政部门也只能维持部门的基本运作,除了能够维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市区级公共服务的供给,对于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经费则比较紧张,所以社区的公共服务运作经费比较短缺。以成都锦江区区来说,其居委会一个月的办公经费为2100元,社区内的物业公司为支持社区的一些较大型文艺活动,一年会赞助1000-2000元。由于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较少,其支援经费往往来自不易且杯水车薪。另外,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基本上就只有政府,尽管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以及个人也开始积极加入到社区公共服务的市场运作中去,这虽然能够弥补社区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