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47613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其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和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然后才是对饰演角色进行相应的理性分析和认识,最后才是对角色的塑造和实践。因此,对剧本和角色的理性认识是演员表演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而对角色的塑造和实践这是第三个步骤。本人认为在第三个步骤中,将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经过理性分析之后,才能对饰演角色进行思维上的想象和跳跃,最终以感性行动的方式表演出来,以打动观众的内心。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表演一定要把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动。表演;理性分析;感性行动As a qualified theater actor, whose first

2、 priority i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spirit of the script,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ast on rational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and finally to the role of shaping and practice. Therefore, the script and the role of rational knowledge performers is the second step

3、in the process, while the shape and character of this practice is the third step. I think in the third step, the rational analysis into action sensibility is crucial, because after only through rational analysi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Cast and jump on thinking, and ultimately

4、to the way perceptual act out of action, to impress the hearts of the audienc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ational analysis must take into perceptual action. performance; rational analysis;引言4一、理性分析与感性行动概述4(一)理性分析4(二)感性行动4二、理性分析是塑造表演形象的基础5(一)理性分析在剧本中的运用51.剧本分析是起点52.剧本分析对

5、演员创作人物的运用5(二)理性分析在人物性格分析61.对人物角色进行揣摩62.揣摩人物角色的作用6三、感性行动的表现6(一)形体行为7(二)语言行为7四、演员如何将理性分析变动感性行为8(一)对角色的塑造81.在角色语言上的理性分析变为感性行为82. 用形体行动来展现性格9(二)寻找角色行动线9(三)对感性生活的塑造10(四)实现理性分析和感性体验的完美结合11结论11引言每当演员接受某一角色时,首先当然是读剧本,认识角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在获得基本认识之后,最关键的做法是:从理性分析到寻找人物依据,最后变为感性行动。理性分析直接依据是剧本,演员在深人分析和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去把握角色的基调以

6、及性格的多侧面,探索角色的潜在动机,感受角色最细致的情绪变化,掌握规定情境和角色关系,了解隐藏在台词里的思想内涵,从而把握住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感性行动。感性行动需要把握表演的内外技巧,以求用最恰当、最生动的形式把演员对剧本、对角色的理解与分析展现出来,并传达给观众。一、理性分析与感性行动概述(一)理性分析在西方哲学中,理性分析一直是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方法,其目的是想要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话剧表演创作当中依靠剧本以及剧作家所给予的提示或者单纯以导演的指导去饰演角色,是理性分析。黄雪蓓. 理性演员创造角色的灵魂D.上海戏剧学院,2001.但是单纯的理性分析容易把角色和自我置

7、身于一个器皿当中,自我容易被束缚,而角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不具备冲击力。作为一个演员,本人认为理性分析主要是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对表演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剧本、人物背景、性格特点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信息的汇总,从而更深的理解表演角色,形成自己的表演思维。(二)感性行动感性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外部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感性的体验是反映事物的形象和外部的联系,尚未达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一种关系。感性行动也多指是一种直观的行动,是没有通过太多思考的行为。李小红. 从理性分析到感性行动的深层探究J. 剧作家,2009,02:150.但

8、是在本文中,本人认为感性行动是一种最高的行为形态,其是在理性分析之上的。也主要是指,在通过对剧本、人物背景、人物特点等因素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对人物形象塑造完成之后的一种艺术表演。二、理性分析是塑造表演形象的基础作为一个演员,理性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理性分析是演员塑造表演形象的重要基础。因此,本人认为,在演员塑造表演形象这一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应重点研究理性分析在剧本中的运用和在人物性格分析中的运用。(一)理性分析在剧本中的运用1.剧本分析是起点演员以分析剧本为起点,通常是采用行动分析法,它可以帮助演员较快地把文学的形象变成可直接感知的舞台行动,变成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在行动中分析剧本,并不排斥案头工

9、作。首先演员要理解剧本所反映的时代、事件、矛盾冲突、主题思想、人物贯穿行动、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演出的现实意义与最高任务。杨燕. 浅论剧本分析与角色创造J. 剧作家,2009,05:96.比如面对历史题材的作品,就要考查历史。这除了要对历史文献、社会历史背景考查外,还需要对历史艺术形象进行借鉴,要通过小说、图画及其它姐妹艺术作品,间接地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他具有什么样的思想,他的社会背景、社会地位,在当时的主导思想及任务是什么,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是什么,他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当时的风俗习惯是什么,都要很详细地分析并做好笔记。没有这个理性分析。就容易对剧本的思想意义和剧中人物的生活认识不清,甚至产

10、生偏差。2.剧本分析对演员创作人物的运用演员的创作任务是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剧本及剧本中所描绘出的人物形象自然是演员进行创作的依据,认识与理解剧本成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在表演的过程里,分析是表演的开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正确的指出了感性分析在演员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能说明演员在对于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分析完全依靠感性的印象就够了,理性的分析是必要的,演员只有在感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理性的分析才会收到良好的结果。(二)理性分析在人物性格分析1.对人物角色进行揣摩演员在通过对剧本的充分分析理解之后就是对人物角色的性格进行揣摩,演员最终是要

11、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情感丰富的人,想要理解一个人物重要的一点,抓住他的性格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因此,抓住人物性格基调在理解人物上至关重要。在表演中,演员通过感受和体验,会对他所要创作的人物的性格基本特征有所理解和把握。在演员的脑海中会对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气质的基本特征和色彩有一个形象化的“模拟”,这个经过模拟出来的即人物的性格基调。只有抓住了性格基调,这样演员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够完整、丰满,具有多种色彩。2.揣摩人物角色的作用作为演员还要把握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在一整出的戏剧中就是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引向高潮,演员掌握好矛盾冲突才能

12、把握好全剧的中心主旨。当然演员理解人物,一方面要通过剧本分析所产生的认识和理解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靠演员的生活体验。生活体验对于演员构思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生活体验包括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捕捉人物的外部形象。张时嘉. 演员对人物性格化的塑造J. 当代电影,2014,02:79-80.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在茶馆中成功的扮演了常四爷这一角色。老艺术家根据不同的规定情景,把第一幕处理成“意外、躲闪、对英法联军的不满和最后交手时的临危不惧。”来表现出常四爷的“硬”第二幕中撞见两个穿灰大褂的特务后,表现了他的老练成熟。生活经历告诉他:这些人不算什么但又不好得罪,所以骨子虽硬,却不能让

13、人抓到把柄。到第三幕时,常四爷和秦二爷的意外相逢,不禁浮现出心底的往事,说出“盼啊!盼啊!我盼着谁都讲理,谁也不欺负谁。”这时候又闪现出了他的硬汉性格。用郑榕自己的话说:“观众看到的是人,想到的却是整个社会背景,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些经验之谈都说明了准确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对剧本中的人物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于演员在舞台上所呈现的鲜明的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感性行动的表现对剧本和人物性格进行理性分析之后,演员也基本上对饰演角色形象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这个时候,演员就会将理性分析转变为感性行动,运用于表演中。根据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人认为感性行动主要表

14、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形体行为舞蹈演员则体态轻盈,看起来比较活泼。那么我们在表演当中也要根据人物的角色特点来体现人物的形体特征。演员在舞台上要使自己的眼神、体态、站姿等准确的体现出人物性格。运用形体动作创造出角色在规定情景下内在的思想感情。另外,即使是同一个角色,由于在剧中生活经历的变化,年龄的跨度,也会体现出不同的状态。石宝林. 谈话剧演员的形体表现力J. 戏剧文学,2004,02:86.例如童超在茶馆中扮演庞太监时,说到人物的形体特点:“我有意把庞太监的年龄加大了一些(剧本上规定四十多,我改为六十多)一则是想使每见过太监的青年更能从直觉上感受到他和康顺子的丑、美对比;再则是年龄越大的老太

15、监更像老太太我从生活中观察到的老太监是双肩下垂,胸部塌陷,由于膝关节不灵走起路来腿发直,满脚掌落地,足心和足趾有些紧张。”这样以来就使角色鲜明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在眼神的交流上也可以体现角色的特点。眼神的运用要与人物的行动紧密相连起到揭示内心世界的作用。在与对手和观众的交流上,眼神可以表现懦弱、无辜、嘲笑、企求等等,在同规定情景结合在一起显得更生动。这一系列的形体行为,靠的不仅仅是理性分析,而是感性的表演行为。(二)语言行为在表演当中,语言也是感性行为的主要内容。语言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情感等。在体现角色时,除了声音外还需要演员的在表演上注意语言的速度的节奏,一般来说,在遇到高兴的事情,我们说话

16、就会兴奋一些,语速快一些。在遇到低落的情绪时,说话也就凝重、低沉些。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演员的台词。一个成功的演员能够生动的体现人物形象,那么他(她)一定有好的台词功底。演员在说任何一句台词的时候,都要考虑词的抑扬顿挫,重音在哪里?停顿点在哪里?因为台词总是与角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体现角色的过程,与同演者的交流也很重要。要从对手台词的语音、语调中感受他(她)给予你的刺激。接受到这种刺激后能够引发自己内心所感应的东西,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说出自己的台词。例如:话剧雷雨周萍与蘩漪的一段对话蘩漪:但是你最对不起的人,你反而轻轻的忘了。周萍:还有谁?蘩漪: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经引诱过的后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