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47613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探析语言是人类人际和进行有效沟通的传播工具之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媒介的产生,网络语言也不断发展与成熟,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为语言学上新型的语言领域,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了我国学者的关注热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发展,首先对网络语言的理论进行基本阐述,其次从传播5W模式阐述网络语言,最后分析网络语言传播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和应对,以促进网络语言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传播;传播模式;网络语言Network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Language is one of humanit

2、ys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long with the generation of network media, the network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mature language, and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As a new language on the field of linguis

3、tics, language has become a research network of scholars concerned about the hot.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Language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first language, basic network theory expounded, followed by elaborate network language spread from 5W mode, the final analys

4、is of the impact of the spread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espond to facilitate network language toward a better direction to develop. propagation; propagation mode; network language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信息技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信息技术的改革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价值取向等。这种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使人们生

5、活中的语言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语言使用越来越复杂,其思维方式也越来越难以捉摸,语言上的新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人际交往。同时,也推动了新的语言词汇的产生,目前的网络新语言词汇不断丰富,也就出现了本文拟研究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依托于网络技术而存在的,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首先对网络语言的含义、特点、传播特征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并且从传播学中的5W传播要素阐述网络语言的发展,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学分析,总结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网络语言网络经济催生的一种产物,网络语言的改变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从传

6、播学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阐述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网络语言含有丰富的语言体系,包含了很多的汉语言文化,并且对我国的语言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会涉及到传播学、社会发展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网络语言的广阔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基础。第二,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摸清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等,也能够使网民更加了解其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使用,促使其遵守网络用于规范,文明使用网络语言,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第三,网络语言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催生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网络的发展痕迹。并且不同的网络发展阶段可以反映不同阶层的人们人际交往现状,

7、同时,当下的一些热点网络事件的发展也可以从网络语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对基层民众表达民意、获得话语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网络语言,能真实准确地认识到当代中国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生活轨迹,网络语言体现了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精神文化内涵,社会价值观。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对于网络语言方面的研究学者还是很多的。国外的网络语言方面的研究较我国要成熟很多。国外学者最早开始对网络语言探讨是在1997年,美国就召开了关于“网络和语言”的会议,这是由哈特福德大学首先就网络语言召开的研讨会。此后,2003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大会,该会议室在西班牙召开的,并且会议召开日

8、期为三天,这是首次针对网络语言召开的具有主题性、规模性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召开之后,网络语言的研究引起各国语言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网络语言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语言要素变异、网络语言的符号、网络用语与文化之间的关联等方面。2002年与2003年这两年间网络语言在一些书籍、杂志上出现的比较频繁。例如Language和ELTJounral杂志等,关于网络语言的评论等就很频繁。在著作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闻名世界的语言学家DavdiCyrstal最终于2001年完成该书的编著,此后,DavdiCyrstal在网络语言学方面处于一个非常权威的地位。英国著名语言

9、学家和教育家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出版了一系列研究网络语言的著作,他指出文化,特别是新兴文化对于语言的延展性和变异性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网络语言对于英语语言系统在词汇、语法、修辞、口语化等方面的影响。1.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网络语言虽然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也是不容小觑的。我国网络语言的发展引起了语言学者、传播学者以及社会文化、教学界的研究兴趣。我国最早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是从其概念进行探讨的,最开始的概念界定是通过对网络用语的一些收集、整理而成的,在根元的网络语言概说中,对网络语言的概念及其分类等都进行了诠释,以及易文安的网络时尚词典等均对网络语言的基础

10、含义、特点等进行基本概述。之后,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便开始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的语境、语义、语音、语用、语体等汉语言文本体上的研究,此外,还有从社会文化方面、传播学方面、符号学方面等其他学科角度的研究,研究的范围非常的广泛。王晓炜(2001)出版了一本实用网络流行语,该书籍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总体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下述五个方面:网络流行术语、流行俗语、流行缩略语、情态流行语、数码流行语等,该书籍也因此获得了一个称号,“网络流行语的宝典。”同年,网络流行语书籍也对网络流行语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书是由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编辑出版的,该书也是分为五大类阐述网络流

11、行语的,主要是谐音词语、缩略语、数字语言、新兴词汇、符号类等五大类。上述两本著作的出版,在当时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综上所述,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研究,并且关注的学者越来越多。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都还只是一些对概念、特征、分类的简单阐述。这主要是由于网络语言进入理论研究阶段的时间不长,有关的理论体系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其理论体系会越来越全面,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深度都会日趋成熟。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 研究内容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

12、究内容及方法,为全文写作进行铺垫;其次,对网络语言的定义、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传播特征进行阐述;再次,从传播学5W模式阐述网络语言的传播模式;最后分析网络语言传播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应对。1.3.2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通过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有关网络语言的研究资料,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各不相同,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分析法:本文在分析网络语言的同时,例举了一些网络语言进行辅助分析,以加强研究的说服力。2 网络语言基本概述2.1 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产生的,并且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方式,其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网络环境的

13、变化以及网络的人际需求而来的。网络语言也是建立在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且也需要运用汉语言文字、字母、拼音、数字、符号等,综合运用上述表达方式而形成的一种语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广泛用于微博、论坛、各种聊天工具(MSN、face book、微信等),即狭义的网络语言。2.2 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最大的区别就是网络语言需要借助网络这个媒介才能正常使用和交流。和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2.2.1表达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网络语言在网络这个环境中进行交流的,其表达是一种比较自由和随意的方式。网络交际主体完全拥有自主的话语权,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网络事件或

14、者是新闻事件,网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地参与其中,但是前提是不能违反网络管理规范用语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虽说人人具有言论自由,但是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言论自由还是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的,尤其是一些公众场合。因此,网络语言相对而言要自由一些,不需要拘泥于日常生活交际中的固定模式,网民可以随笔表达,使对方能够理解即可,并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交际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即时通讯中,例如QQ、微信等上,聊天双方的语言可以综合文字、图片、英文、符号、数字等,只要双方能够交流,采取何种方式交流并不是最主要的,这样的网络用于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可以自己创新一些网络词汇,使网络词汇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对方也能够

15、理解其内涵。2.2.2娱乐性娱乐性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这也是众多都市人群偏爱网络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网络便成为了人们的宣泄场所,可以适当的缓解其生活上、工作上的压力。目前,很多的网络流行语、网络娱乐用语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在进行聊天时,可以借助这些网络娱乐用语,娱乐身心,并且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事件、各种论坛、微博等公众平台,可以充满娱乐性的话语进行交流。总之,网络是释放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宣泄平台,网络环境中一些网络流行语总是能够风靡一时。如“神马都是浮云”等就在当时受到了很多网民的追捧。2.2.3表达的快捷性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这也是网络媒介的特征之一。网

16、络语言的表达是借助鼠标、键盘等这些工具完成的。键盘输入需要依靠我国的汉语言文字才能更好的表达,为了解决敲打键盘的繁琐,网络快捷用语正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能够让人们用快捷的方式表达意思。例如,网络中的快捷用语GG(哥哥)、MM(妹妹)、BS(鄙视)、886(再见了)等,当然,也有一些拼写错误出现的网络用语,主要原因是由于汉字输入联想功能造成的。2.3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征2.3.1 传播的时效性强网络语言的传播时效性很强,尤其是一些网络热词,也就是网络流行语,其传播的时效性更加突出。互联网是一个电子平台,网络流行语的语流在极端高速的电子流的承载下传播,其速度绝非现实社会上语言或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可比。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其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播功能以及复制功能,一些网络流行语可以在一天之间迅速蹿红,像这样的迅速传播的例子在网络上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作为网络空间的语言符号,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