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题_高二地理试题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47016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题_高二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题_高二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题_高二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题_高二地理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望江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 试 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把它填写在卷前的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回答35题。3.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a、b B.a、c C.b、c D

2、.b、d4.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 A.一个行政区 B.二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5.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 A.一定是正午 B.一定是下午 C.有可能是正午 D.有可能是黑夜6.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 )。 A.北温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7.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8在地形区图(下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910题:9.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 A甲 B.乙 C.丙 D.丁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A.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地水土流失严重 C.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地风沙危害严重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1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右上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 B. C. D.14.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

4、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15.下图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16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26分)(1)F山脉名称_,走向是_。(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_、_、_、_。(3)M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_、_。(4)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5)Q山脉名称是_,它是由_板块和_板块碰撞而成的。(6)_山脉(填字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17.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1) 说明造成、两地年均温差异及、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2) 分析

5、地降水量多于地的原因。(3) 分析、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重庆市望江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CCABCDB题号1112131415答案BCACB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16(每空2分,共26分)(1)武夷山 , 东北-西南 。(2)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顺序不可颠倒)(3)准噶尔盆地 、 塔里木盆地。(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5) 喜马拉雅山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6) G17.(共14分)(1)地海拔高,故平均温度较地低。(2分) 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地。(2分)(2)地地处西南地区,即可接收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来自印度洋的水汽)(2分),地地处内陆,水汽来源少。(2分)所以地降水多于地。(3)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2分)但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2分) 地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大大减少。(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