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45768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I 127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中,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B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C合理、安全开发利用氢能、核能D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2已知H2(g)+Cl2(g

2、)=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 +92.3kJmol-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 B196.64kJmol C 196.64kJ5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

3、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C提高煤炭的热值,从而放出更多的热量 D使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O2(g)CO2(g);H283.0 kJ/molBC(s)+O2(g)CO(g);H110.5 kJ/molCH2(g)+O2(g)H2O(g);H241.8 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7对于:2C4H10(g) + 13O2(g) =

4、 8CO2(g) + 10H2O(l);H= -5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5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 kJmol1。D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8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酒精溶液稀硫酸CuSO4溶液稀硫酸A B C D9如图电化学原理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电源正极B在Pt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电极反应式为NO3-+

5、6H2O+10e-=N2+12OHD质子从Pt电极移向Ag-Pt电极直流电源质子交换膜H2ONO3N2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盐桥式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若为Fe、Y可以为Na2SO4溶液BX若为Cu、Y可以为AgNO3溶液C电子由X电极经盐桥流向Ag电极D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烧杯移动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全部选对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

6、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AH2SO4 BHC1 CNaClDNaOH ()()CuCl2溶液碳碳12工业上电解法制铝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每转移12 mol电子,会产生2 molO2B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IF6)可降低电解的温度C电解过程中阳极反应式4A13+12e-4AlD若用该装置电解氯化铝溶液也能得到金属铝13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碳(I)电极质量增加,碳(II)电极有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源负极 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流向:ab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4对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比较,合理的是A负极反应不同 B

7、正极反应相同 C析氢腐蚀更普遍 D都是电化学腐蚀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的是金属的化学腐蚀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16(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碎纸条硬纸板温度计(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

8、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7(8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60 kJ的

9、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 = H2O(g) H= +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其优点是(至少答两点) 。18(16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AaXY(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AgNO3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电解池中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Y电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X

10、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镍,电解液a选用Ni(NO3)2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19(10分)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氯气的电极是_极(填“正”或“负”);(2)铝电极是_极(填“正”或“负”);(3)电子从_(填“Al”或“Cl2”,下同)电极流向_的电极。(4)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10分)某实验小组依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池装置:A B CCZnFeFeFe(1)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3

1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 ,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生产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金属腐蚀进行了探究。如图b所示,铁处于A、B、C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21(12分)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 。(4)含有NaOH的Cu(OH

12、)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卷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2345678910DDACDACCCB1112131415ADBADDC16(14分)每空2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17(8分)(1)N2H4(l)+2H2O2(l) = N2(g) +4H2O(g) H=650 kJ/mol(2分)(2)413(2分)(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