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45762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2019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 史 试 题 本试题卷共3页,27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选择题,共48分)1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

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A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B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C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D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2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3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

3、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4 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5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人才选拔权的掌握C地方积极性的合理调动D宰相

4、权力的大小6 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千克/公顷)1400722052019.8103616501233505532.0109517502607410048.01544182038110858559.01840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B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C支撑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7 下图为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C经济重心的转移D江南战乱的影响8 1860年北京条约取

5、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表明A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B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C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D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9 下表为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据此可知年代供给清政府用煤开平产煤出口总量供给清政府用煤量占其出口总量之百分比量(吨)值(海关两)18909612408515685516.90189124667991449555225.821892299631286618558935

6、.001893304851403308184037.2518943855016847710425236.97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B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C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D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10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11“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

7、,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12下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统计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说明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合计占农村总户数(%)3.56.419.670.5100占农村总土地(%)45.818.517.318.4100A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B国民党民生主义已初见成效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迫切性13194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前要求各国大使馆先迁往广州

8、,而后再迁往台湾,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受美国国务院之命留南京观望数月。美国此举A有试探新政权外交政策的意图B意在表明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民心C试图争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感D顺应了解放战争大局已定的现实14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新中国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形成D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15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篇讲话虽然用词

9、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A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B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曾提出“诱使性制度变迁”的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C经济特区的创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17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

10、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A为了保障城邦民主政治运行B防止了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C彰显了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D体现了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19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可知,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

11、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2017世纪英国议会斗争常用的方式是弹劾,但仅用此对付叛乱者、叛国者和滥用公款者。18世纪早期,下议院采取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取代弹劾制,即对政府某项政策或措施进行谴责,或者对国王的某个大臣投不信任票。这一变化表明英国A议会行政监督制度日益完善B责任内阁制逐渐成熟C政府大臣无需再对国王负责D议会主权原则得以确立211871年德国全国410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63.9%。1910年德国全国人口6492.6万,农村人口占40%,城镇人口占60%。这说明A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B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的政治变革C德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化最快的国家D市场统一

12、推动了德国生产力发展22有人认为,罗斯福的农业管理方案并没有创造奇迹,实际上,负担被转嫁给了消费者和低收入农业工人。还有人认为,农业法规并非针对贫困线以下的农业穷州,而是针对收人相对较高但因危机陷入萧条的农业州。由此可以看出罗斯福的农业“新政”A并不打算调整农业结构B只是救急而非扶贫政策C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分化D不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23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19281929学年度的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B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

13、的需要D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24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20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是社会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三代(夏、商、周)之时,民之秀者乃收之乡序,升之司徒,而谓之士。顾炎武日知录然战国者,攻伐最剧烈之

14、时代也,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摘编自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材料二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文官化,使王朝免于内部的篡夺,但还是促进了独裁统治,因为靠出身而不是靠才学获得皇位的君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