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44680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上市公司摘要:文章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文章采用2006年末的截面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控制资产负债率因素的情况下,国有股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关键词:国有控股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经营业绩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JensenandMeckling(1976)的研究结果发现,分离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促使经理人采取多样化策略,而这种策略很可能降低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大股东有动力监督并激励经理人,提高公司的业绩,即提高对

2、企业有控制权的内部股东的股权比例,能有效地产生管理激励,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Shleifer和Vishny(1997)的研究也表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将通过定量的实证分析,探讨国有股比例对其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一、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一)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公司的股权结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持股比例(或称股权集中度),一般分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五、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中小投资者持股比例,等等;二是持股股东性质,如政府机构投资者、银行持股等。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

3、也不同。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要解决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所谓代理问题是公司所有者为有效地监督经营者所产生的监督成本和经营者的机会主义所带来的损失。由于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同,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代理问题下,公司所有者控制机制如监督系统等将引导经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二)文献综述西方关于公司股权结构于公司绩效的研究基本上认为:股权分散导致两权分离,使得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力和能力随之下降,因此股东要承担经营者可能的“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风险,这样增加股东持股比例会导致公司价值的增加。我国也有诸多文献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关于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问题

4、,陈晓、江东(2000)对1995年国内A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张红军(2000)以1997年的沪深A股为样本,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耿新、沈蒙康(2004)以2001年沪市A股为样本,研究得出国有股与公司绩效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前五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影响;胡洁、胡颖(2006)的研究则得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表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呈现出不确定的关系。众多已有的文献基本上都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但是ROE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首次公

5、开发行(IPO)、配股和特别处理的考核指标,企业对这一指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仅用这一指标来进行经验研究显然存在缺陷;而且2006年以前,国内A股市场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样计算出来的第一大股东比例也不是很准确。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国有股作为其控股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更有动力和能力监督公司的经营行为,并激励经理人提高公司业绩,因此,本文假设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即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好。(二)样本的选择本文选择2006年12月31日国内制造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过去2

6、0多年,国内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以上,相对而言,具有比较优势;二是制造业占我国上市公司的60以上,而且大多数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研究该类企业,更具有现实意义。另外,为了让样本更集中,能够比较深入地反映问题,我们只选取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文中所指的制造业的行业划分以证监会(CSRC)行业分类为依据,剔除被特殊对待(ST)的上市公司、部分数据不全以及数据明显异常的上市公司,最终的样本是111个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样本观测值的所有数据来源于Wind金融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网、我们使用EVIEWS3.1软件和Office软件EXCEL对数据进行

7、整理和回归分析。(三)变量的选择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TA)和核心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来衡量公司绩效。总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映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核心业务资产收益率是公司核心业务形成的总资产收益率,即主营业务资产回报率。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总资产收益率指标被上市公司通过非核心业务进行利润操纵的缺陷。2、解释变量的选择。本文的解释变量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L1),这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文中的样本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即持股股东性质为国有股。虽然持股比例包含前三大股东、前五大股东以及前十大股东等多方面的内

8、容,考虑到第一大股东的特殊性,我们只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3、控制变量的选择。第一,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Level)即财务杠杆,反映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在有公司税的情况下,负债可以提高公司价值,但从长期来看,高度负债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内在价值。借鉴已有的研究,我们也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公司规模。由于存在规模效应,公司规模也会影响公司业绩。由于衡量公司业绩的两个被解释变量用的都是平均总资产的概念,在此我们用平均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变量。(四)模型的设定根据已有的研究,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模型:RTA=C1+1L1+2

9、Level+3Ln(Asset)+1CROA=C2+1L1+2Level+3Ln(Asset)+2其中,C1、C2指常数项;1、2、3、1、2、3代表回归参数;1、2代表回归残差。三、实证分析与结果(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我们用EVIEWS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第一,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4.65,说明整个制造业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均绩效水平;最小值为8.67,最大值为26.62,方差为0.29,表明各公司绩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二,核心业务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4.78,反映了制造业行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的平均绩效水平;最小值为0.51,最大值为47.99,方差为0.77,相对于总资产收益率,各公司差距大一些;第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为42.24,说明了制造业行业国有股的平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