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2882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他(心得)之不待扬鞭自奋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他论文之不待扬鞭自奋蹄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之道全在于对受教育者进行美好人格的教化与培养,全在于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而要使受教育者真正地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素质。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其实,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有许多,但面对中学和高校的扩招,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和刚跨上讲台的教师越来越多,他们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让人忧心忡忡,因此,肩负着“学生全面成长导师”的教育者,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了解学生心中所思所想,处理好教育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一、教师应具备的

2、基本素质:1、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众所周知,育人的工作十分艰辛。学生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外界的影响大。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然会有多样性、复杂性、反复性。教师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将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才能将自己当作家庭中的一员而承担起家庭成员应尽职责。在工作中,才不会存在着帮领导工作的意识,才会将现在的工作看作是人生的一项事业,并为这一项事业而不懈奋斗。2、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何为“人格”?人格包括人的品德、能力、性格、价值观、需要、兴趣等在内的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优秀的人格应该包括:坚定正确

3、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诚实守信的品德;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淡泊名利、轻视荣辱和敬业献身的精神等。就现实的情形来看,教师的人格培育应重点强调以下几点:A、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汇苑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可以为人师者,并不是只有知识的人,必须德高、身正,能严于律已,能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正如陶行之老先生所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青松般的高洁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仰其师”,“信其道”,也只有在这样的老师带动教育下,才会有一批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迅速成长起来。B、有淡泊、宁静、平稳的心境和纵横贯通的认识视野。面对喧嚣的浮华世界,拜金主义、享乐

4、主义和个人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也侵扰着校园这方净土。如果没有纵横贯通的认识视野,要么会过高地估价了自己而“浮躁”、“自傲”,要么会过份地贬低了自己而“自卑”、“消极”。教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育人”的职业,也就选择了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在生活中才能潜心教育、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大胆探索。C、有深厚的爱生情感。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我们曾作过调查,问教师:“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而对学生的调查是“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5%。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并非易事。有人说:“疼爱

5、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圣!”。此话说得真好!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因此,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而这种爱生情感从何而来?它必须建立在教师的敬业乐教、忠诚热爱教育事业的基础上。爱教育事业,你才能投入、追求、创新,爱学生就是投入的内涵之一。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爱学生,你才能真正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关注着学生每一步的成长。在看问题时,既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又能从老师的角度去理智对待。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你才知道一名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工作与生活中方能控制情感,不冷若冰霜、板着面孔;不凶神恶煞、怒容满

6、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经受了难以忍受的打击时也努力做到这一点,绝不会情绪化。爱可以包容世界,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许多事情都可以在爱中融化与调和。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爱国、爱家、爱人的学生;一个忠厚慈祥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诚实、善良的学生。3、要有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水平。一名教师的良好素养,也体现在古人所谓的“才”、“学”、“识”三个方面。源丰才能流长而水广,根深方能叶茂而树大。“才”既指“才学”、“才干”,也包括主体的一种学习研究方面的个性,比如求异精神、创造性、质疑意识等。“才”既指教师要有学者的气质,有渊博的学识,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体现在教学

7、中也指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能深钻教材、讲求授课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谈到“学”,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也是一种能力,大环境在变,教材在变,学生也在变。学生获知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密,任你多高明的教师,不“学”,只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是难以任教的,具有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和自觉性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必备条件。同时,教师的“学”也应该是多渠道的,向他人学、从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书籍中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唯有多学,才能以内养外,展示教师的内功。而“识”,是一个人思想的精髓,有“学”而无“识”,是死学问。面对纷繁复杂、剧烈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不断入眼、入耳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

8、、军事等极多的信息,假如没有自己的思考、见解和观点,学生是不会折服的。4、要有良好的身心体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的举止风度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是无法改变的,但人的修养、举止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留意自身的形象,要随时随地注意自身的示范性,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创造个性鲜明的自我形象。在这里,我讲的是身心体态,即除了形象以外,还得提到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一名教师,要具备以下几种心理素质:A、要有高尚的理想信念,把教育作为展示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从事教育工作。B、要有宽广的胸怀。在教育教学中,面对

9、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都以豁达开朗的心胸和平静的态度对待每件事情,绝不将与教学无关的情绪带入课堂。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心,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给予必要的宽容,不耿耿于怀,抓住不放。C、情绪乐观、谈吐幽默风趣。一名教师具有乐观的情绪,谈吐能幽默风趣很重要。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能协调师生关系,让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有益处。D、有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周期长、见效慢、压力大,这就必须培养自己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努力增强自制力,做到理智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支配。5、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教

10、育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吸收与整理信息和实际指导学生的能力。当前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和青少年一代面对涌动的社会大潮而呈现的新特征,给教师带来了诸多可探索、可研究的课题。我们的教师必须深深地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凭自己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和敏锐灵活的头脑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总结,能深入到研究中去搞类比,搞综合,搞筛选,又能以研究的理论为指导搞迁移、搞融合、搞实验。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应象阿托尔期泰说的“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才不会沦为一个“教书匠”,而真正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二、学生最讨厌教师的哪些行为:1、无工作责任心,对

11、待工作心不在焉,勉强自己上课。2、上课无激情或无条理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无渊博的学识,传播不健康的东西而哗众取宠,喜发牢骚。4、上课迟到、早退,在课堂上接听电话。5、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解答、不愿解答或不屑解答。6、对学生缺乏爱心,冷漠、自私。7、与学生沟通时间少,无和谐的师生关系。8、经常讥刺学生的短处,让学生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9、对学生不宽容,爱小题大做,动辄以处分来威胁学生。10、不赞扬学生,过分挑剔。11、傲慢蛮横,不容反驳,不接受学生的意见。12、语言不文明,对学生也骂脏话。13、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罚。14、不公平,歧视、偏爱。15、内向、烦恼,易情绪化,常在

12、课堂上耍脾气或用较长时间于敌意的斥责。16、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有香肠嘴、大波浪头、衣着不得体(穿拖鞋、穿睡裤、穿极暴露的衣服入教室),过于社会化。17、不能以身作则,在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而自身却很放纵,如:在校园内乱停乱放车辆;在办公室议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吸烟、乱丢、乱吐等。18、向家长暗示索要财物或请家长办事。19、对学生的活动或班级活动不感兴趣。20、将学生的缺点赤裸裸地奉于家长面前。三、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1、品德高尚,通晓大义。2、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3、学识渊博,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4、讲课有激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严

13、格,能控制课堂。6、教书育人,亦师亦友,树立为人做人的榜样。7、公平、公正、不歧视、不偏心、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8、性格温和、态度和蔼,有极强的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9、不情绪化,不乱发脾气。10、与学生融洽相处,能倾听学生心声,师生间能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11、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12、对学生宽容,有学生这样评价老师“他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不与学生为敌,不憎恶学生。13、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失败中奋起,对学生不放弃。14、不打击、讽刺学生。15、关爱学生,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进行正确的诱导。16、恳切地认可学生的努力,能看到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进步。17、乐意帮助学生。18、

14、情绪乐观,谈吐幽默风趣。能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19、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语调与笑容能让学生舒畅。20、有自己独特、鲜明而惹人喜爱的个性。了解了学生心中认可的理想教师形象,自身就应为之而不断努力,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把握好工作中的几组关系。四、正确处理在工作中的几组关系: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既要教好书,也要育好人,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目前,在某些学校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教师知识渊博,又讲究授课艺术,很受学生欢迎,但有一个缺点不能管理班级纪律,不能控制课堂。有时尽管教师在教室里面,也能听见学生闹得沸反盈天。学生有讲与教学无关内容的

15、,有吃东西的,有嬉戏打闹的,有无所事事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有的教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很典型的不能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关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就应该在对学生如何进行教育方面下功夫,唯有教育与教学齐头并进,才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2、师生之间的关系。现在,“师道尊严”的观念应该淡化,更多的是讲究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但这种融洽是有度的,应该怎样来把握这种度呢?有的教师与学生称兄道弟,有的以低俗的言行取媚于学生,有的与学生无话不说、无所不谈,有的将自身各种情感历程、生活习惯、爱好都暴露给学生,有的整日与学生打成一片而完全失去了自我空间等等一切,都是不可取的,这已经将师生关系的“融洽”给低俗化了,只注重了字面的意义而忽视了“融洽”的深层内涵。在我看来,师生之间的融洽是建立在教师有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又关爱学生的基础上的。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是一种美,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师也不例外,面对学生,我们应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良好人格魅力而引导学生全面成长,而不是将自己的一切东西都暴露无遗,这才有利于教育学生。3、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学史上曾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