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2878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他(心得)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他论文之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确定以“诚信”为校园文化的主题,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一)学校的特殊的修建背景“5.12”特大地震后,成都置信集团经多方走访考察,投资1300余万元全资捐建了小枧置信小学,于2009年8月26日落成,成为游仙区灾后重建第一所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学校。置信集团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置信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每年都会到学校参加校方组织的大型活动,集团本身及旗下公司、商业合作伙伴

2、、业主、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次为学校捐赠图书、体育器材、学生学习用品,并组织我校师生到置信学习考察。置信集团是一家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置信于心”,“信”是置信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感恩社会,感恩置信,我们秉承置信集团的文化理念,把“诚信”确定为学校文化主题,作为一切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二)诚信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实用性文化。诚信被儒家视为“进业修德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程颢强调“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某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虽有

3、仁智,必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欺诈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德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教育家一脉相承把诚信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2、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并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十条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教育部关于

4、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4、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遵守。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明确进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

5、要求。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诚信提出具体要求:“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5、前教育部长周济强调:诚信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重点。6、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四)当前社会和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危机”建国后多次“左”的政治运动极度蔑视传统道德,使“假大空”的风气得以蔓延,影响至今;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道德适应严重滞后,使诚信问题成为当下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从经济生活中的欺骗现象、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蔓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全局性的严重损害,使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了种种秩序混乱的现象,既所谓的“诚信危机”。目前农村小学从总体上看,师生的诚

7、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为人忠恳诚实,做事讲信用,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群体。但是,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师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诚信认知存在问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作老实人吃亏、讲诚信无用等现象,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以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利字提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部分师生的人生哲学。二是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脱节,不诚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几乎所有学生认同诚实、正直、守信、履约、不欺、不瞒、不说谎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对失信现象深恶痛绝,大部分学生对诚信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实际行动

8、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许多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可谓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部分人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视许诺为儿戏。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部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和持续性欠佳,在学生中,甚至教师中存在着一些品德缺失现象,尤其以不诚信的现象为甚。加强诚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诚信校园,打造诚信教师队伍,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学校当前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五)前期研究成果学校从灾后重建开始,就始终

9、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文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启动、同步建设。几年来,学校扎实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学校连年被评为游仙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12月学校被评为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诚信),2013年12月,学校被评为绵阳市德育特色学校(诚信)。学校研发了分年级的诚信教育校本教材,并已投入使用。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学校深入开展“农村小学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核心概念界定(一)文化: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

10、,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体育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

11、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三)诚信:“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诚信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四)诚信校园文化:指学校为打造诚信教师、培养诚信学生、构建诚信校园而开展的所有以“诚实守信”为主旨的活动。包括诚信教育

12、制度的建设、诚信校园氛围的打造、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诚信教育校本课程的编撰、诚信教育课程的设置、诚信教育课题的研究,以及由此最终形成的校园精神。学校一切工作坚持以诚实守信为根本,以营造诚实守信教育为主旨,将诚信品德的教育和养成贯穿于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教育教学行为之中,以创造诚信氛围的教育秩序,促进师生诚信品德的养成。(五)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诚信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诚信文化是一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诚信文化为基础。因此,诚信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并不冲突,诚信文化的形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校园文化建设,打

13、造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良好校园的形成。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东西,但是它们的表现往往都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制度、校训、环境、活动等多方面,都可以展现文化的特殊魅力。诚信校园文化,必须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群体,诚信教育渗透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诚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靠教和学,另一方面是靠环境的熏陶。两者都是通过物化的形态提升精神的形成。诚信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题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研究综述和本课题研究意义相关主题、内容及方法等的研究现状、特点

14、与趋势。一、研究综述我们通过仔细查阅,分类,总结出国内诚信文化研究的现状:诚信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性,在诚信文化建设上,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起点不能太高,内容要实在、针对性要强,要循序渐进,要创造一定环境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指出了基本方向:诚信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突出实效性。我们也发现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把诚信教育活动当成一项突出任务,不是长时间持续落实;二是强调诚信的表面含义,不重学生实际,统一要求;三是强调传统与现实脱节,不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产生共鸣;四是诚信只注重学生层面,而忽视教师层面诚信文化建设;五是大中院校研究诚信文化较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紧密,而基础

15、教育研究诚信文化较少;六是研究方法简单,不能将诚信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师生的品德与行为之中;七是诚信价值错位,片面强调诚信的利益价值,缺乏人文价值,诚信文化内涵不能很好体系;八是诚信评价缺乏阶段性;九是诚信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十是针对城市小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农村小学实施诚信教育的相关研究很少。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因为地域文化、家长素质、环境差异,社会文化氛围等不同,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诚信校园文化的特点。诚信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许多学校都在实施诚信教育,但是要真正形成诚信校园文化都需要长期的努力,诚信校园文化的打造,需要体现以下两大特点:全面性:诚信校园打造包含着各个领

16、域、各门学科以及各种层面上的人、事、物、空间,实际上就是诚信教育的全面铺开,涉及对学校有关的群体和个体的诚信教育,以及为实施诚信教育而创设的环境和确立的文化。同时,诚信校园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全面参与。辐射性:诚信校园建设具有较强的辐射性,从诚信个体辐射到班级,由诚信班级辐射到校园。而我们所说的诚信校园文化实际上也不仅仅局限在校园以内,同样会辐射到各个家庭,而家庭的诚信则辐射到社会,而提高社会的诚信度,实现社会的和谐。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明进步;从生物人到社会人,靠文化教化。人类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都离不开文化。诚信校园文化打造实际上就是诚信文化的形成过程。诚信校园趋势:从诚信作为主体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