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274253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工业投资优势分析食品工业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从全国的产业现状分布来看,地处东北亚中俄贸易关键地位的牡丹江市在产业发展追赶和跨越上具有区位条件优越、对外交通通达、外贸基础深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地缘环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为全市食品工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食品工业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增长点。 一、全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1、全国食品工业投资趋势 自 2003 年以来,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投资增速较快。十年间食品工业累计完成投资 62969.9 亿元,年均增长 33.1

2、 %,分别高于固定资产总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的 7.8 和 3.2 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完成投资 33539.9 亿元,年均增长 36.1%;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 16396.5亿元,年均增长 28.9%;饮料、酒制造业完成投资 13033.4 亿元,年均增长31.9%。 2、全国食品工业现状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断扩大。2013 年底,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有3.6 万户,年均增长 6.6%,占制造业的比重 10.8%,比 2003 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食品工业总资产 50730.9 亿元,年均增长 18.1%,占制造业总资产的 6.7 %,比 2003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主营

3、业务收入 92847.3 亿元,年均增长 24.8%,占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9.6 %,比 2003 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2013 年底,农副食品加工业有 2.3 万户,资产 26676.4 亿元,营业收入 59497.1 亿元,分别占食品工业比重63.9%、52.6%和 64.1%。食品制造业有 0.8 万户,资产 11275.5 亿元,营业收入18165 亿元,分别占食品工业比重 20.8%、22.2% 和 19.6%。饮料、酒制造业完成投资有 0.6 万户,资产 12779 亿元,营业收入 15185.2 亿元,分别占食品工业比重 15.3%、

4、 25.2%和 16.3%。3、全国食品工业投资分布区域2013 年,总体来讲全国食品工业投资在区域上的分布特点呈现阶梯状分布趋势: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发展强势,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相对较弱。中部地区食品工业投资占全国食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 44.1%,分别高于东部(34.6)和西部(20.5)地区的 9.5 和 23.6 个百分点。河南和山东分别成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食品工业投资较高的地区;河南成为全国食品投资最高的地区,完成投资 1623 亿元;山东省位居第二,完成投资 1384 亿元;湖北位居第三,完成投资 1118.8 亿元;黑龙江省位居第四,完成投资 1082.8 亿元。这四个省占全国食

5、品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 10.3%、8.8%、7.1%和 6.9%。二、牡丹江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在全省的位置(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牡丹江食品工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的中间力量,并带动一批特色产品迅速发展,形成了全市新型食品工业结构。1.从投资规模上看,食品工业投资规模扩大自 2003 年以来十年的数据显示:食品工业投资增速快于总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食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 56.2 %,分别高于总投资和制造业增速的 26.2和 13.2 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平均增长 67.6%;食品制造业平均增长 47.2%;饮料、酒制造业平均增长 43.2%。 自 200

6、3 年以来, 十年间,食品行业共完成投资 284.6 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8.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投资 213.7 亿元,占食品工业比重为75.1%;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 27.2 亿元,占食品工业比重为 9.5%;饮料、酒制造业完成投资 43.8 亿元,占食品工业比重为 15.4%。2.从食品工业规模来看,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据第三次经济普查初步测算,截止 2013 年底,全市有食品工业企业 950 户,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 820 户;资产 107.2 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的 17.4 亿元,增长 6.2 倍;实现营业收入 230.2 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 12.3 亿元,

7、增长 18.7 倍。食品工业已成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的第二位。2013 年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77 户,比 2003 年增加 32 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 16.8%,低于森林工业(林木工业、造纸工业)6.3 个百分点;总资产 56.1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4.5倍,占全市比重 8.9%,低于森林工业的 10.7 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实现收入138.4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14.7 倍,占全市比重 15.8%,低于森林工业的 12.7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最快。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有 57 户,比 2003 年增加 27 户,占全市食品工业企业的比重为 74%;资产合计

8、 31.3 亿元, 比 2003增长 7.3 倍;主营业务收入为 95.8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16.8 倍。食品制造业有 5 户企业,比 2003 年少一户,占全市食品工业企业比重 6.5%;资产 4.1 亿元,与 2003 年持平;主营业务收入为 7.2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7.2 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 15 户企业,比 2003 年增加 6 户;资产 20.7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5.2 倍;主营业务收入 35.4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13.1 倍。 规模以下企业 866 户,实现营业收入 91.8 亿元,完成税金 2.1 亿元;资产总计 51.1

9、 亿元,实收资本 19 亿元,从业人数为 2.7 万人。(二)牡丹江食品工业在全省的位置1.投资在全省的位置从我省食品工业投资的分布来看,2013 年,全市在总量、速度和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来看均排在前五名以内。从总量上看,全市排在第四位,第一位为哈尔滨市,完成投资 352.7 亿, 同比增长 58.2%;第二位为绥化,完成投资154 亿,同比增长 56.1%;第三位为齐齐哈尔,完成投资 146.9 亿元,同比增长36.7%。从速度上看,全市排在第 5 位,与第一位的佳木斯同比增长 92%差 44.8个百分点。从所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来看,全市为第五位,所占比重为 10.1%,低于比重最高的绥化(22

10、.5%)12.4 个百分点。下面,我们就从总量上与前二位的哈尔滨与绥化进行对比。从比重看,绥化制造业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以及食品工业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均为最高。绥化制造业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 64.8%;哈尔滨为31.6%;牡丹江 33.3%,低于绥化 31.5 个百分点,高于哈尔滨 1.7 个百分点。绥化食品工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 34.7%; 哈尔滨为 25.5%;牡丹江为 30.2%,低于绥化 4.5 个百分点,高于哈尔滨 4.7 个百分点。从中类行业增速看,绥化农副食品加工业最高,哈尔滨食品制造业最高,全市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速最高。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绥化增速为79.4%

11、,哈尔滨为 58.4%,牡丹江为 27.6%,分别低于绥化和哈尔滨 51.8 和 30.8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中哈尔滨增速为 26.9%,绥化为 18.7%,牡丹江为26.3%,低于哈尔滨 0.6 个百分点,高于绥化 7.6 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速最高的是牡丹江,为 252.6%,哈尔滨为 92.4%,绥化为 28.5%;牡丹江分别高于哈尔滨与绥化 160.2 和 224.1 个百分点。2.食品工业在全省的位置从占全省的比重看,全市食品工业户数及资产呈下降趋势,但营业收入有所提高。2013 年,全市食品工业企业占全省的比重由 2003 年的 8.4%下降到 6.4%,下降 2 个

12、百分点;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 2003 年的 3%提高到 3.9 %,提高了0.9 个百分点;资产占全省的比重由 3.5 %下降 2.9%,下降 0.6 个百分点。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上看,啤酒,白酒、大米、精制食用植物油及成品糖产量均呈上升态势。全市总量排在前面的分别是啤酒,白酒。啤酒的产量为294842 千升,占全省的比重由 2003 年的 5.6%提高到 2013 年底的 13.5%;白酒的产量为 63575.2 千升,占全省的比重由 2003 年的 2.7%提高到 12.7%。大米、精制食用植物油及成品糖产量分别为 44.4 万吨、6.7 万吨及 0.6 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由 20

13、03 年的 1.1%、1.5%和 1.9%提高到目前的 2.7%、1.9% 、4% 。 与绥化相比,绥化食品工业总体规模及效益好于全市。2013 年,绥化有食品企业 111 户,比全市多 34 户;资产合计为 258 亿元,比全市多 4.6 倍;主营业务各收入 374.3 亿元,比全市多 2.7 倍。从绥化食品工业的中类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中除农副食品加工业低于 10%外,其它两个行业均在 10%以上,而全市仅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为 11.6%超 10%,其它均在 10%以下。从产品产产量上看,绥化的乳

14、制品、成品糖、食用油及大米均高于全市。产量分别为 46 万吨、4 万吨、8.5 万吨、88.8 万吨,占在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1.5%、26.8%、2.4% 和 5.5%,均高于全市。全市仅有白酒和啤酒产量高于绥化,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 12.7%和 13.5%。由此可以看出:全市食品工业从投资、企业数量、规模及产品产量上看与绥化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上还是有优势的。三、存在问题1.发展不够快在与绥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以全市的地缘优势,全市的食品工业远不如其快速。从绥化食品发展来看:绥化主要是选择优势产业,走“绿色品牌”之路, “联大靠强” ,建立食品产业园。我们以米业和乳制品

15、为例:从绥化米业发展最强县肇源县来看:其发展迅速主要依托生态优势,走绿色食品之路,打造绿字号农产品品牌。全县有 350 个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绿字号农产品标识,检测面积达到 210 万亩,基本实现了耕地的全覆盖。全县实现绿色食品龙头加工企业 “坐地消化绿色水稻基地产品,水稻原粮加工不出县” 。从乳制品为主的肇东市和安达市来看,一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使得饲料充足,另一方面坚持“联大靠强” ,以资源和地缘优势,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引进伊利集团、贝因美、大庄园等公司进行合作。为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吸引民间投资,建立食品产业园,促进当地食品工业的发展。2.后劲不够足以黑龙江皓月现代肉牛产

16、业项目为例,年加工 20 万头肉牛,1 条屠宰生产线,四条分割生产线,需要 100 万头牛的存栏量才能运转开来。此项目 2004 年竣工,2006 年 9 月正式开工生产,截止 2013 年底,共加工肉牛 13.9 万头,平均每年1.7 万头;最高的 2011 年也仅加工 3.1 万头,占加工能力的 15.5%;分割生产线也只用了 2 条,企业“吃不饱” ,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分析其原因时我们发现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户嫌收购价低、对牛要求高,不愿把牛卖到皓月集团;二是市场牛肉价格高,集团收不到农户的牛,也使得现有的生产线闲置。3.聚集度不够高 2013 年全市食品企业列入大中型企业名单的只有 5 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6.5%。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加工量不大,辐射能力不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仍停留于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的联合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企业关联度很低,产业链短,产业聚集度不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4、高端产品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