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2250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物理论文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物理教学中演示技能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及其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物理教学中,观察、实验举足轻重,要更有效的发挥观察、实验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演示技能。演示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模型、图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际的表演和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观察,感知的行为方式。长期的教学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学生学习知识虽然是间接经验,教师但用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符合进行教学,不如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深刻和记忆长久,解决物理学中比较抽象、复

2、杂的问题,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演示,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解决问题。一、 指导学生观察、创造物理学习情境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高级形态的知觉,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开始和源泉,观察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学习物理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柴油机的教学中,柴油机对学生来说也是全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书读一遍或纸上谈兵简单地叙述,而是利用柴油机的模型,挂图展示它的构造,介绍各部件的作用以及柴油机工作的全过程,形象、生动、具体,每一过程都很清楚,印象深刻,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生动、美好、清晰的物理学习情境。二、 激发学生

3、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并把外部的诱因作用于学生,产生内部的需要,从而引向具体的学习目标,所以要沿着“需要产生的兴趣,理论强化兴趣,运用升华兴趣”的层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初中物理学习的“序言”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演示实验:1.“玻璃瓶吃鸡蛋”,在瓶底铺上砂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球丢入瓶中,用煮熟了的剥了壳的鸡蛋堵在瓶中,一会儿见到鸡蛋自动掉入瓶中,你们说鸡蛋为什么会被玻璃瓶吃进去呢?如图1图12.把一只鸡蛋放在一塑料片上,当扳动弹簧片打击塑料片时,你们猜鸡蛋会打飞吗?提问题给学生猜想后在演示,鸡蛋安然无恙地落在槽中,学生惊奇而探究。如图2.图2在物理教学

4、中演示实验展现了许多有趣、生动、新颖、惊奇的物理现象,教师在演示中巧妙设置提问,进一步激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三、 交给学生物理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长期地运用各种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演示。指导观察,思考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感知材料加以分析,排除次要因素,把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建立理想和动态的物理因素,再用物理图景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物理规律。物理演示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用辩证的观点指导观察和分析问题。如凸透镜成像等实验都深刻反

5、映了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这要求师生实事求是,忠于数据,避免主观判断,或拼凑结论的现象。四、 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示范演示技能的运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成为思维的基础,使学生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教师的演示操作作为学生做出示范。“学高为师,身正学范”这里的“身正”不仅表现在平时教学的态度、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的言行、在演示过程中每一动作、以及正确的使用仪器、正确规范的演示操作过程等都应成为学生的示范。教师不只是要求学生,更应自己做出表率、演示出正确的观察方法、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也都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 我们掌握了演示技能的功能之后,还应该理解演示技能的构成

6、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演示。(一) 演示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演示目的。在物理教学中,演示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提出的演示教学目的。如课的导入、概念和规律的形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知识的应用;另一类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提出的演示目的。如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突破教学难点、转变学生“前经验”的错误等。总之,每一个演示实验必须有明确的演示目的。(二) 引导观察每一个演示技能的实施都有它的演示目的,为达到演示目的,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明白看什么、怎么看、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教师应设置疑问、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可能是演示的全过程,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要完成观察任务,主要

7、在于教师,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观察的对象、观察的环境和条件、步骤等,它们对观察起定向作用。2. 指导观察方法对演示的现象进行观察时,有的学生观察是无序的、任意的,他们或者被器材吸引、或被某一有趣的现象打动、或只关心结果而不关心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例如按时间的先后、位置的远近、先外后内、或事物发展的过程等。要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3. 观察要有全面性和阶段性观察中对所设计的稍复杂的演示要引导学生分布骤进行观察和全面观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演示过程,在指导观察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步骤和明确演示思想,探索演示结果以及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三) 要注意演示教学的结尾在演示教学中,无论是整体的演示,还是分布的演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思维后,应用简洁的语言对演示的目的、观察的现象和过程、演示方法和思维做一个小结,从而巩固演示教学中观察和思维的结果。(四) 最后还要注意在进行演示操作时应恰当选择演示手段、器材、规范演示操作,在操作时要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看清实验现象。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熟练的掌握演示技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复杂、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具体记忆长久,又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