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2247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会认“彤、陪”两个生字,会写“彤、陪”等四个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五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进行背诵。3、继续培养摘抄优美词句的习惯。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以及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拟人写法,感受诗歌特有的语言魅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自然导入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传话游戏,传话内容分别是:艳阳

2、高照 旭日东生 阳光明媚2、想一想传话内容有什么共同点?3、学生介绍课前以各种形式(如:诗歌、谜语、歇后语、歌曲等)搜集到的与太阳有关的资料。(由学生的已知入手,激发学诗的兴趣。)4、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也与太阳有关,是著名诗人薛卫民写的一首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5、板书诗题,学生和老师一起认真书写课题,齐读诗题。6、学生针对诗题质疑。 (如:这里的“大家”指谁?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为什么要以太阳是大家的为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教师检查读诗效果:指名朗读诗歌,一人读一节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特别强调“彤”的读

3、音:“彤”字本音读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三、展开想象,感情朗读1、自由读第一节诗,边读诗边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边读边想象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又有助于加深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意境。教学预想:学生也许会想象到如下画面:天上的云朵洁白如雪,就像我们吃的棉花糖,特别诱人,我真想摘下几朵来吃个够。洁白的云朵,千奇百怪,形状各异,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像奔腾的白色骏马傍晚时天边的白云变成了红色,火红火红的,就像是天边着了火,特别美丽;刚才还是雪白雪白的云朵,一转眼就被染成了红色,真是太神奇了! 2、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读出太阳落山时那美丽神奇的画面。(学生在

4、理解、想象的基础上会很自然地产生读诗的兴致。)3、指名朗读并进行评议,读出变化之快,变化之奇以及景色之美。4、小结:多奇妙呀,太阳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转眼就给白云穿上了一身绚丽的衣裙,从这节诗中我们知道了太阳是属于谁的?(太阳属于天上的朵朵白云。)四、迁移学法,创作表达1、自读第二节诗,思考:从这节诗中可以知道太阳还属于谁?边读书边动笔在书上做标记,同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2、继续运用边读诗边想象的方法感情朗读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最美的画面。(迁移学法,继续培养丰富的想象及表达能力。)“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教师引导:太阳给原本就美丽无比的鲜花带来了怎样的

5、变化?教学预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一朵朵芬芳艳丽的花儿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太阳仿佛给每一位“花仙子”戴上了一个个无比耀眼的光环,披上了一件件金纱,把她们打扮得更加高贵迷人了“她把小树往高处拔”,运用刚才的方法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教学预想:学生也许会想象到如下画面: 在温暖的阳光的照耀下,小树茁壮成长; 太阳就好像长着一双神奇的大手,把小树苗拔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太阳带给小树苗充足的阳光,使它浑身充满了力量,不停地长啊,长啊太阳带给小树苗充足的阳光,使它浑身充满了力量,不停地长啊,长啊“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嬉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学生描述时教师可追问:“如果你在阳光

6、明媚的海滩上会做什么?心情怎样?)教学预想:学生也许会想象到如下画面:一群小朋友在海边尽情地打水仗,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我躺在金色的海滩上,太阳暖暖地照着,真是舒服极了;3、过渡:瞧,诗人用短短的几句诗就能把那么美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诗的魅力,让我们再来读读这节诗,陶醉在这美的意境中吧!(每一次的读书要有每一次的要求,每一次读书都有收获。)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节诗。4、学生提出自读这节诗时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疑,教师相机点拨。(时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关注学生的“关注点”,才会使学生乐学。) 教学预想:学生一般针对“她”和“拔”的特殊用法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7、“拔”:不是“拔苗助长”的“拔”,而是夸张地再现了小树在充足的阳光中充满了生机、茁壮成长的样子。“她”: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太阳给人的感觉就像女性一样温柔、美丽。5、教师小结:真不愧是大诗人,一个“拔”字让我们看到了茁壮成长的小树,一个“她”字则让我们感觉到和太阳的关系更亲近了,也让我们不由得更喜欢它了,这就是拟人手法的妙处。我们从这节诗中知道了太阳还是属于生接:鲜花、小树和小朋友。6、太阳仅仅是把阳光赐予了鲜花、小树和小朋友吗?从哪儿知道的?(从这节诗结尾的省略号可以知道,太阳还属于更多的人和物。)7、猜猜看,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太阳还会照在哪里?学生尝试做小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像诗人

8、一样用凝练的语言(一句话即可)写写太阳照在其它景物上时的美景并读给大家听。(学生创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利用课件或语言相机引导:她给洁白的雪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她给沙漠铺上了一块金色的毯子)五、创设情境,感情朗读1、教师过渡: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温暖、快乐、幸福,可刚才还陪我们尽情玩耍的她就要从西山落啦!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最想对太阳说什么?(创设情境,激发情感。)2、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三节诗。(理解是朗读的基础,而有感情地朗读又能反映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3、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点评。4、齐读:读出那种万分惋惜、依依不舍的心情。六、以读代讲,揭示主题1、过渡:咦,太阳不是

9、属于我们吗?怎么离我们而去了呢?还是到诗中去寻找答案吧!2、指名朗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那么轻那么熳呢?(或善意地提醒:噢,你的声音有点儿高,都要把小朋友吵醒了!)3、教师指导反复朗读,读出对太阳的热切期盼之情。4、思考:一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课题中的“大家”还包括谁?5、小结:是的,太阳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还属于别的国家的小树和鲜花,还属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句话,太阳是属于大家的。(升华主题)6、我们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不仅领略到了诗的意境美,而且同诗人一起欣赏到了太阳带给我们的无限美景,让我们再读读(尽量背诵)整首诗,把这美的语言铭记在心,把这美的画面永远定

10、格在脑海中吧!七、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大家读得真美,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太阳是属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的,仅仅太阳是属于大家的吗?还有什么是属于大家的?为什么?2、一句话,整个世界都是大家的!(板:世界)3、如果想更好地拥有一切,首先必须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整个世界吧! 第二课时 一、感情背诵,复习导入1、有感情地背诵诗歌。(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是重点。)2、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想想:太阳都带给了我们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3、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太阳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温暖、光明、幸福、希望可以说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太阳,所以,我们都无比地喜爱并感谢这位忠诚宽容的朋友。二、拓

11、展诗歌,课外延伸1、老师还找到了这位诗人写的另外一首诗,并从中截取了一节,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到的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情况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温柔的月光中享受到这份和平、安宁和幸福呢?课件出示(配有生活在贫穷、战争中的人民的生活场景)读了这节诗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2、教师小结:是的,虽然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虽然他们也在温暖的阳光里,

12、但他们欣赏不到芬芳迷人的花朵,品尝不到坐在明亮教室里学习的滋味,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饥饿和贫穷,是战争的阴影,是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想对这些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相比之下,你又有何感想?4、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人民应和睦相处,并珍惜我们拥有的灿烂的阳光、浩瀚的海洋、辽阔的草原、清新的空气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读下面这节诗:(感情朗读,激发情感。)所有的儿童, 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所有的爸爸妈妈, 都是地球的孩子;不管你是总统还是百姓, 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 太阳是大家的, 月亮是大家的, 地球每时每刻都自转着 哪里

13、的白天都不是永驻, 哪里的黑夜都不能持久;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都有权力分享,阳光的明媚, 月光的温柔。海洋是大家的,陆地是大家的,地球把海洋和陆地, 送给白皮肤的欧洲、美洲,也送给黄皮肤的亚洲,黑皮肤的非洲, 和棕色皮肤的大洋洲。 森林是大家的,草原是大家的, 荒凉的戈壁和沙漠也是大家的。 地球教导我们: 珍惜生存的家园。学会爱和奋斗。 不要贪婪地索取。不要奢靡地享受。 5、小结:诗歌带给我们的无穷的想象和思考,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反省和启迪,然而诗歌的魅力还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四个生字吗? 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快速牢固地

14、记住生字的字形,小组之间交流。2、选出巧妙的办法在全班交流请学生做老师,介绍自己的好办法。3、指导写字: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三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要细,但更侧重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自学。)“彤”的左边不要多写一点,书写时掌握好左右比例,左边不要写得太大。“霞”字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边略小,下边略大,安排好比例,同时注意它的下半部分和“假”的右边相同,不要写错。“陪”和“部”是“兄弟俩”,构字部件完全一样,只是左右位置不一样,不能搞混。“趁”是半包围结构,指导写好“走”部。4、比一比:谁写的字最漂亮,评出“小小书法家”。(以评奖

15、的形式激励学生认真书写。)四、课外延伸,诵读诗歌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老师教给你的“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去读更多的诗,有兴趣是同学还可以尝试自己写诗,别忘了,老师愿意做你最忠实的读者。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课文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强理解和信任,各国人民才能和平共处,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社会的安宁。诗歌文辞很简单,但含义却不容易领悟。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的情景,从而感受语言的精美。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紧凑,注意时间的把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