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2207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莘县高中物理 12题系列(二)3(通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高考物理12题系列二能量和图像莘县实验高中高三复习学案7 一、全国新课标5年高考真题05101015205t/sv/(m/s)b(乙)a(甲)1.(07新课标)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vtt1OPQ甲乙2.(08新课标)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

2、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Att1,dS Bt,Ct, Dt,F/Nt/s1122330v/ms1t/s112a30b3.(08新课标)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W1W2W3 BW1W2W3CW1W3W2 DW1W2W34.(09新课标)质

3、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时刻的瞬时功率为B时刻的瞬时功率为C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D. 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5.(10新课标)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6.(11新课标)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

4、,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7.(11新课标)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二、规律方法总结【近五年新课标对这一部分每年都考查,预计2020结合其他知识考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解题的异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有以下异

5、同点: 思想方法相同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都是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状态的变化,表达这两个规律的方程都是标量式。 适用条件不同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形;而动能定理则没有条件限制,它不但允许重力和弹力做功,还允许其他力做功。 分析思路不同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只有分析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和势能;而用动能定理解题,不但要分析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还要分析所有外力(及内力)所做的功,并求出这些外力(及内力)所做的总功。 书写方式不同 在解题的书写表达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等号两边都是动能与势能的和;而用动能定理解题时,等号左边一定是外力(及

6、内力)的总功,右边则是动能的变化。 mgh、的意义不同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mgh、分别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出现在等号的两边,如果某一边没有,说明在那个状态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为0;在动能定理中分别是重力和弹力所做的功,写在等号的左边。不管用什么规律,等号两边决不能既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又有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1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物体的动能增加D重力做功mgh2从合肥开往南京、上海的动车组开始运行,动车组的最大优点是列车的运行速度快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

7、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普通机车的27倍,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则动车组运行的最大速度是普通列车的( )A1倍 B2倍 C3倍 D9倍3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 )Asin2 Bcos2Ctan2 Dcot2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 )

8、5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环的质量是1 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 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25 WD前3 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 J6如图所示,一块木板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木块,木板右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转动到虚线位置,木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 )A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不做功B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C木板

9、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做功D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7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g10 m/s2,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 )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5 NB滑行的总时间为2 s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是53和37,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相同C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相同D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

10、功率相同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并使F的大小随v的大小变化,两者关系Fkv,其中k为常数,则环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大小可能为( )AmvB0CmvDmv10如图所示,木箱高为L,其底部有一个小物体Q(质点),现用力竖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时间t,木箱达到最大速度,这时让木箱突然停止,小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且恰能到达木箱顶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木箱的最大速度B时间t内拉力的功率C时

11、间t内木箱上升的高度D木箱和小物体的质量【滚动练习】 制作:王银龙11.(08广东理科基础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 m k=500 N/mB.L0=0.10 m k=500 N/mC.L0=0.02 m k=250 N/mD.L0=0.10 m k=250 N/m12.(08广东理科基础2)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

12、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13. (08北京理综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

13、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14. 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A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a、b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25,电源电压恒定U=3V,电流表的量程为 O0.6A。

14、小明在电路中连入R0的目的是_。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_A。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开关S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指在0.3A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_N。 制作:王银龙200400600654321F/NL/cm0图BA拉环弹簧R0R1baPA图山东高考物理12题系列二能量和图像莘县实验高中高三复习学案71.C 2.D 3.B 4. 答案BD。【解析】0-2t0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t0 时刻的速度为,在3t0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时刻的瞬时功率为,A错误;B正确;在到这段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可得,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D正确。5.AD 6. ABD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当恒力方向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