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41502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一.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理念主要包括: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

2、,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不能过高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

3、有效教学应具有可测性。 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好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是肯定优点和找出问题,更多地是能使老师、学生和这一学科同时得到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教师具备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反思意识,要求教师不断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的追问“怎样才能知道我今天的教学情况”“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我们采用老把师上的课进行完全录像,然后把录像片给他带回去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策略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

4、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的进程把教学分为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1、 教学准备阶段-教学环境策略信息学科的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等方面构成。硬件环境包括标准的多媒体网络机房,内网与外网都很流畅,计算机的故障率较低。如果一节课有2台以上计算机出问题就会极大的影响教学效率,老师又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解决计算机问题教学效率肯定会下降。所以信息老师课前对计算机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次上课应把所有学生计算机开好,有条件的话每个机房最好要有1-2台备份用计算机。信

5、息老师要对机房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都必须十分熟悉,发生故障后要立即能判断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这应该是一个信息老师的基本技能。软件环境方面主要是要在多媒体网络课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能从屏幕上监控到每个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况,哪些学生做得好,哪些学生需要帮助,学生在练习时有无普遍出现的错误,这样在评讲和示范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及时点出某学生作为范例,让做得好的学生进行操作示范等。但在个别辅导时,则应走到学生身边更佳,因为毕竟是在课堂上课。对教学资源的准备要做到多方面、多层次,内容要丰富并适当控制。对一些教学必备的资源可放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用做个虚拟目录或FPT等给学生自由浏览。而一些必

6、须上因特网才能查到的资源,可用代理软件上网并在代理服务器上做一些设置,如禁一些网络协议,禁止学生上QQ、网络游戏等与教学无关的网站。2、教学实施阶段-任务驱动与调控策略(1)任务驱动策略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任务驱动法。通常对一个应用软件的教学,首先要制定总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学习该软件之后,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运用这个软件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等。根据总目标,再结合软件功能、课时安排,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设计教学任务。为了便于施教与实时评价,最好一两节课完成一个任务。当然为了让学生有整体概念,任务也不要太琐碎。从学习过程来看,当一个任务完成了,又会产生新的认知需求,同时新的任务就

7、产生了。因此在任务的层次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任务的设计要注意软件基本功能的递进性,新任务中既要有以前任务中已经使用过的功能或其变式,同时必须加入新的功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功能,又必须学习、探索新的功能,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于特殊操作以及软件的扩展功能给予适当的提示,留给学生以发挥创造的余地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已经把任务划分为若干步骤便于学生学习,但学习内容有难易之分,对于简单的内容,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学习会比较顺利,对于较复杂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注意层次划分,还要注意难点知识的突破。不同软件的难易程度不同,比如:FONPAG和VB这两个软件

8、相比,FONPAG较简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都较易完成任务,而VB较复杂,在设计任务时就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学习的层次,在同一软件中也要注意内容的难易差异,比如在学习VB控件的属性时,可以放手给学生去练习,而学习VB控件的程序代码时就应该进行讲解和提示,不要等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再讲。(2)及时调控策略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时, 应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一般在教师示范引导后,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控,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

9、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一半左右,在教学进程中是一个紧张的高潮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方法,消化教师所讲的或书上所介绍的内容。进度快的同学可探索教师未提到内容,或提前自学后阶段的教学内容。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辅导、答疑和释疑,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控制教学进度。要注意班级的整体水平,如果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学习时都感到困难,教师就应该增加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相反,对于总体程度较好的班级,教

10、师观察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来做“小老师”。3、教学评价阶段-评价策略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学习者自评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采用自评手段更为有效:即让学习者去完成一个真实任务,并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意义建构情况做出合适的评价。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同伴评价,并不能真正决定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手段的最终效果只是用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在现代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时,由于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学目标是否

11、正确,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是否适当,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在课堂中能否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能否及时做出调整, 实践也证明,教学评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与策略的探究在于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在课堂中能否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能否及时做出调整。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简单地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任务难度不均现象,由于主要看重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中交流、协作能力的培养现象等。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地探索和创新,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参考文献: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3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 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李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