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40898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荆州市2020届高三12月质量检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大河谭“谢总,您喝多了。要不要先把事情解决了再开会?”“喝多了,”我打了一个酒嗝,“有些事你拼了老命也解决不了。招呼大伙儿,先开会。”会得继续开,项目也得继续做。他们不必知道大河谭遇到了多大的麻烦。我对着运河做了十几个扩胸运动,感觉喝酒前的那个自己又一寸寸地回来了。好,开会。我跟八个年轻人说,抱歉,中午喝了点酒,实在是因为有好消息,又来了个财神,一笔可观的新投资到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财神没有来,已有的一笔投资却断掉了。就在上午。电视台的朋友在电话里知会我:“项目不做了

2、,领导没信心。”大河谭是我跟台里合作的项目。那天我们又聚一块儿,扯到了叶落归根。我说我爸最近没事就想回老家上坟。问题是,老爷子跑不动了,要去就得我去。更要命的,他老人家年轻时离开故乡,很少回去,我祖父祖母过世时,碰巧都在北京,就近全葬了这里。父亲的祖父祖母和曾祖父曾祖母埋在故乡的哪一块坟地里,他完全记不清。他只模模糊糊记得,上坟,要坐摆渡船从河北岸到南岸。祖宗就埋在运河边上。运河流经我老家那一段,少说几十公里,我到哪里找。领导说:“你老家的运河?哪个运河?”“当然是京杭大运河。”“这事你得干,”领导一拍大腿,咣一声,我真听出了银钱落地的声音。“大运河正申遗,上头要求台里配套上档节目。你来做。”

3、“怎么做?”“我要知道怎么做还用得着跟你说?”也是。领导的工作就是下命令,怎么干是下属的事。“这个,可观?”我把右手拇指和食指狠狠地捻了捻。不必遮遮掩掩,他们都知道,我缺钱。离了,为了每月高额的抚养费,我得赚钱。领导说:“上头的任务,还能亏待你?”我也把大腿拍出了金银落地的响动,“成交。”其实我对大运河没什么研究。现在不一样,折腾来折腾去,我差不多也成了半个运河专家。开始我只想从这个项目里套点钱。但行程过半时,我突然对这个项目有了感情,不由人。这当然跟父亲整天在我耳边唠叨有关,他整天说他那十九岁就离开的故乡,运河穿城而过。他老人家老是梦见小时候的运河:水是如何的清,两岸人家都在河水里淘米洗菜;

4、撑竹排的人如何勇猛,大雨时涨水,他们舞动船篙跟漩涡搏斗;他还梦见上学路上,那个每天清早都在水门桥上练习周信芳唱腔的白衣女人,这些年她一点都没变老。据说,人对死亡有预感,临近生命尽头总会做童年的梦。母亲认为,这怨我,因为我整天把运河挂嘴上,老头子才动了凡心。如果有人成天在你耳边唠叨一件事,那事哪怕再乏味,长此以往你也会莫名其妙地生出感情。父亲张嘴闭嘴大运河,慢慢地还真就把我说成“大运河的孙子”了,他自认是“大运河的儿子”。反正大运河成了我们爷儿俩的祖宗。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确越来越了解大运河了。因为了解越来越多,开始有点理解了。我不从道理上去理解,而是从故事、细节,从血肉丰沛的运

5、河边的日常生活去理解它。我们采访过一位运河专家,老先生不说大道理,就讲他七十九年来如何与运河纠缠在一起,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他自己的、朋友的,全媒体展示,那四十五分钟就像他与运河共同的自传。片尾是老先生缓慢独行在运河边的视频,拍摄时阴天,快收工时突然云开日出,西半天霞光万丈,他漫长的细瘦影子平地生长,瞬间就横贯了半个运河。“这个镜头让我想起了敬业、忠贞和相依为命,让我想起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想起了命运、光芒和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样的故事我们搜集了很多。跑船的,打渔的,在运河边开了几十年店铺的,修了几十年船只的慢慢,我开始上心了。这个行当需要上心,但这个行当又害怕上心。上心意味着可能做

6、出好片子,更意味着必须加大投入,慢工出细活儿。我决定把大河谭弄成个精品。前期的投资早用光了,我把手头能挪用的钱全塞进去了。正满脑门激情,等着接下来的资金,电视台的哥儿们一瓢冷水浇下来:“兄弟,领导没信心。觉得大运河申遗成功可能性基本为零:一是大运河济宁以南还在运行,跟遗产扯不上关系;二是他们出差看了德州和沧州一线的运河,都成臭水沟了,有的地方连河床都找不到,消失的东西,遗在哪里!所以,不成立。”中午,挂了电话,我抡起手机转了一个大回环,还是塞进裤兜里。真想把它摔到领导脸上。我进书房坐下来,把一张A4打印纸折成四半撕开。在两张纸上分别写上“继续”和“终止”,团成阄,放进毛竹做的空笔筒里。我又找来

7、两张纸,又写了两个“继续”,窝成一团投进笔筒。我揺啊摇,晃啊晃,倒扣在桌面上,闭上眼在纸团中捏起一个,打开然后从书橱里找出存了十年的那瓶茅台,拎到饭桌上。那顿饭吃完了也到了下午,我摇揺晃晃来到工作室。八个年轻人,八张蓬勃向上的年轻的脸。我说:“现在新的资金即将注入,对大河谭接下来的编辑策划,有没有信心?”“有”他们把声音拉得跟一千七百九十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一样长。他们有信心,我就有信心。人到四十,我经常觉得力量并非来自深思熟虑,而是源于激情。激情没了,想得再明白都白搭。手托腮帮一不小心就会耗掉一辈子。“你们有,大河谭就有。”(节选自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有删改)【链接】徐则臣,1978年出生于江

8、苏东海,2019年8月,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因为要写北上,这几年徐则臣把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断断续续走了一遍。这一路旷日持久的田野调查改变了他对运河的很多想法。他认为,亲身经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感受,这对写作非常有用,或许最后不一定用在小说中,但去过现场后再写,会觉得内心特别笃定。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电视台领导主动提出做大运河项目,后又反悔终止合作,说明台领导是一个心血来潮的人,做事随心、不专一。B父亲晚年常常怀念家乡,经常梦到童年的情景,说明父亲对死亡已有预感,觉得自己临近生命尽头。C作者把大河谭项目是否继续寄托在抓阄上,是因为作者内心很矛盾,不知道

9、该不该继续。D作者对工作室年轻人隐瞒项目资金链断裂的实情,是为了不要他们担心,能够专心工作。8“我”对大河谭这个项目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有人说“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对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进行纯文学创作的青年作者更是如此”,徐则臣也曾谈到“写作就如长跑,别想着立竿见影,咬咬牙跺跺脚就功成名就”。请就此谈谈你对“文学写作”的看法。(6分)7答案D (A台领导是一个心血来潮的人,做事随心、不专一错,领导放弃原因是出于大运河难以成功申遗,不能说明领导是这样的人;B说明父亲对死亡已有预感,觉得自己临近生命尽头错,主要是

10、我在父亲身边常常唠叨大运河;C因为作者内心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错,作者内心虽有犹疑,但其实是很想坚持做这个项目。)8变化:刚开始不上心,单纯只是为了赚钱;中途渐渐被吸引,开始上心,精心筹备;遭遇资金断裂,仍下定决心坚持。(抓住关键词不上心上心坚持即可,3分,每点1分。)原因:父亲和我骨子里流淌着大运河的血液,是大运河的子孙; 我被大运河沿途的人物故事吸引,被他们的精神感动、震撼;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连接南北商贸的交通要道,它还是一条连接血脉亲情,连接历史之根、文化之根的精神之河。(3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9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得耐得住寂寞,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写作就像长跑,很苦很

11、累,要坚持不放弃,别想着立竿见影;写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写作;文学来源于生活,要在广阔的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要学会处理生活和创作的关系,寻找适合自己的度。(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给满分。)荆州中学、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12月联考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最后的救赎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年3月18日,由于太阳能量持续衰减,地球将进一步变冷;科技界将年度科学突破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该团队证实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丁烈盯着新闻显示墙的眼睛猛然跳动了一下,当他听到“平行宇宙”时,脸

12、色立即凝重起来。他用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陷入沉思。 隔离室里依旧阴冷,和二十五年前一样。二十五年前的丁烈只有十岁。 丁烈所处的这个时代正被某种“确定性”所掌控,凡事都遵循“数字分解定律”,即万物皆可用数字进行量化处理。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糖吗?那便是一种编号为“01010011”的信息体验。人们只需要在冰冷的触摸屏上输入一串同样冰冷的数字,再将感觉连接器与身体连接,便可享受一种甜度可调的甜蜜。在这个万物可量化为感官输入的世界里,你并不需要一颗真正的糖!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情感都量化为一串串字符,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自身的情感输出功能。 丁烈却同其他

13、人不同。父亲从丁烈懂事开始,便不允许他使用情感连接器。父子俩一直保持着犹如一千年前原始人般的情感体验,父亲称之为“情感反刍”。 丁烈很怀念那个时候,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人在如今的世界里被划分为两类:守卫者和背叛者。守卫者坚定执行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的准则,目的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背叛者则反其道行之,千方百计与外部宇宙联络,据说也是为了保护地球居住者权益。当年只有十岁的丁烈被划分到了背叛者行列,从贴上背叛者标签的那一刻起,他便再没有机会离开隔离室了,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丁向东。可是,父亲深邃又坚定的眼神一直深驻在他心底,他知道,父亲绝对

14、不是所谓的背叛者,相反,父亲一定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使命的“先行者”。因此,在他看来,隔离室并不那么冰冷,远离数字割裂的世界,他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国家天文台射电望远镜中心,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到的一串陌生数字,让天体物理组总工程师王建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愤怒。 经过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银河号”计算机破译,陌生数字信息的内容为:平行宇宙存在,太阳能量衰减导致的地球能源危机,解决途径只能是在另一维度的A级字宙中找到一个正在发育的类太阳系,然后通过特定的能量通道实现人类整体迁移。 很快,信号湮灭装置又收到第二份数字信息:特定能量通道开启的关键是,要在地球上找到一种与A级宇宙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

15、动,实现互通。请找到一个叫丁烈的人! 王建达很困惑,与A级宇宙契合的连续能量波动?这个世界所有的能量状态都是数字化且不连续的,怎么会有连续的能量波动?一定是丁烈这个叛逃者在搞鬼! 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二十五年来,丁烈第一次走出隔离室。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丁烈不由得竖起衣领来御寒。 王建达手里正拿着一份背叛者档案:丁向东,男,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公元2993年,驾驶“探索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留下的最后信息是:我要为人类寻找一个新的家园! 国家天文台主控大厅中心一片死寂,按目前情况预计,地球的温度将在三年后降至极值。那时,等待人类的结局只有一个毁灭!由于平行宇宙存在,信息发送者肯定来自平行宇宙的另一级。如果按信息中心的方式进行人类迁移,那今天参与决策的人将毫无疑问成为背叛者。 经历挣扎,最终选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 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主控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能量环,两级宇宙间真正意义上的连通终于开始了! 一切很顺利。到了最为关键的能量通道开启环节!丁烈深邃的眼窝露出温和的光芒。搭接在丁烈头部的示波器有节律地抖动起来,丁烈站在能量发生器的电子显示屏前,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