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0724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内容 内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二 重点 难点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式 1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即 S2 S1 S3 S2 S AT2 或 SN K SN KAT2 2 在一段时间 T 内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 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即 V SAB T VA VB 2 式中 SAB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VA VB分别为这段时间初 末时刻的瞬时速度 3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 中间位移处的速度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如下特征 从运动开始计时起 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1 S2 S3 SN 1 3 5

2、 2N 1 N 1 2 3 从运动开始计时起 时间 T 内 2T 内 3T 内 NT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 S S SN 12 22 32 N2 从运动开始计时起 通过连续的等大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二 公式总结 要求 1 知道每个公式的名字 2 知道每个公式的物理意义 3 要掌握复杂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知道每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 三 图象 1 S T 图象 1 熟悉各种运动 S T 图象特征 2 计算单个物体的位移 速度 3 对比多个物体的位移 速度 4 确定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注意 图象是数学图线而非物体的运动轨迹 2 V T 图象 1 熟悉各种运动 V T 图象特征 2 计算单个物

3、体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 3 对比多个物体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注意 除非题目特别交代 V T 图象无法确定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四 解题步骤 1 根据题意 确定研究对象 2 明确物体做什么运动 并且画出草图 3 分析运动过程的特点 并选用反映其特点的公式 4 确定正方向 列出方程求解 5 进行验算和讨论 典型例题 例 1 火车紧急刹车后经 7S 停止 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 它在最后 1S 内的位 移是 2M 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首先将火车视为质点 由题意画出草图 从题目已知条件分析 直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求解有一定困难 大家 能否用其它方法求解 解法

4、一 用基本公式 平均速度 质点在第 7S 内的平均速度为 则第 6S 末的速度 V6 4 M S 求出加速度 A 0 V6 T 4 M S2 求初速度 0 V0 AT V0 AT 4 7 28 M S 解法二 逆向思维 用推论 倒过来看 将匀减速的刹车过程看作初速度为 0 末速度为 28M S 加速度大 小为 4M 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 由推论 S1 S7 1 49 则 7S 内的位移 S7 49S1 49 2 98 M V0 28 M S 解法三 逆向思维 用推论 仍看作初速为 0 的逆过程 用另一推论 SI SII SIII SVII 1 3 5 13 SI 2 M 则总位移 S

5、2 1 3 5 7 9 11 13 98 M 求 V0同解法二 解法四 图像法作出质点的速度 时间图像 质点第 7S 内的位移大小为阴影 部分小三角形面积 小三角形与大三角形相似 有 V6 V0 1 7 V0 28 M S 总位移为大三角形面积 小结 1 逆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很有用 有些物理问题 若用常规的正向思维方法去 思考 往往不易求解 若采用逆向思维去反面推敲 则可使问题得到简明的解答 2 熟悉推论并能灵活应用它们 既能开拓解题的思路 又能简化解题过程 3 图像法解题的特点是直观 有些问题借助图像只需简单的计算就能求解 4 一题多解能训练大家的发散思维 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这些方法在其它

6、内容上也有用 希望大家用心体会 例 2 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1 运动到中间 时刻的速度是 V2 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 V3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V1 V2 V3 B V1 V2 V3 C V1 V2 V3 D V1 V2 V3 解析 法一 设初速度为 V0 末速度为 VT 如图所示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据推论中间时刻的速度 由推论得 前半程 后半程 则 所以 法二 图像法 例 3 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 4 秒内位移为 80M 第二个 4 秒内位移为 64M 求 汽车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加速度多大 汽车在 12 秒内的总位移是多少 解析 1 匀

7、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式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 差是一个恒量 即 S2 S1 S3 S2 S AT2 或 SN K SN KAT2 则 其中 4S 80M 64M 则 0 25M 负号表示汽车做减速运动 2 前 12 秒即为 3 个 4 秒内 则 16M 得 48M 12 秒内的总位移192M 模拟试题 1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 L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 当 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 V 则物体下滑到 L 2 处的速度为 A B V 2 C D V 4 2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其异同点是 A 运动速率相同 3 秒内经过路程相同 起

8、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 3 秒内经过路程相同 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 3 秒内经过路程不同 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3 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 A1 当速度达到 V 时 改为以 A2 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 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S1 T1和 S2 T2 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4 一质点由 A 点出发沿直线 AB 运动 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 接 着又以 A 做匀减速运动 到达 B 恰好停止 若 AB 长为 S 则质点走完 AB 所用的 时间是 A B C D 5 列车长为 L 铁路桥长也是 L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

9、加速过桥 车头过桥头的速 度是 V1 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 V2 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 V2 B C D 6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 如图所示 质点在 0 1 S 内做 运动 加 速度为 M S2 在 1 3 S 内质点做 运动 加速度为 M S2 在 3 4 S 内做 运动 加速度为 M S2 在 1 4 S 内做 运动 加速度为 M S2 7 飞机起飞的速度相对静止空气是 60 M S 航空母舰以 20 M S 的速度向东航 行 停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也向东起飞 飞机的加速度是 4M S2 则起飞所需时间 是 S 起飞跑道至少长 M 8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 5S

10、 后速度达到 10M S 然后匀速运动 了 20S 接着经 2S 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 M S2 在第 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 M S 9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某一段时间 T 内经过的路程为 S 而且这段路程 的末速度为初速度的 N 倍 则加速度大小是 10 子弹恰能穿过 3 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 即穿过第 3 块木板后子弹速 度减小为零 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则子弹依次穿过 3 块木板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多少 11 甲车以加速度 3M 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车落后 2S 在同一地 点由静止开始 以加速度 4M 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求 1 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 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 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 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试题答案 1 A 2 B 3 ABD 4 D 5 D 6 匀加速 4 匀减速 2 匀加速直线 2 匀减速直线 2 7 10 200 8 2 5 9 9 75 10 11 24M 12 9S 332 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