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0584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通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 一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速度变化量 e.时间 f.力 g.速率A. 只有acf B. 只有adf C. 只有afg D. 只有acdf【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力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速率等,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矢量标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4s是指3s末到5s初这段时间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 研究中国运动员刘翔110米栏跨栏动作时

2、,可把他看成质点D. 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20元/公里,其中“每公里”指的是位移【答案】A【解析】【详解】第4s是指3s末到5s初这段时间,选项A正确;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选项B错误;研究中国运动员刘翔110米栏跨栏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把他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 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20元/公里,其中“每公里”指的是路程,选项D错误;故选A.3.铅球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桌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B. 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C. 铅球对地面的压力

3、就是铅球的重力D. 铅球太硬,不可能发生形变,桌面也不会受到弹力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A错误;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B正确;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铅球的重力,因重力和压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铅球的重力,选项C错误;铅球虽然太硬,但是也会发生微小的形变,桌面也会受到弹力作用,选项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答案】D【解析】

4、【详解】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不一定就越大,例如火箭将要发射的瞬间,选项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就越大,还要看时间,选项B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静止,选项C错误;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则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选项D正确;故选D.5.博尔特继北京奥运会以9.69s和19.30创造男子100m和200m两项世界纪录后,2020年又在韩国田径世锦赛上蝉联200m的世界冠军,并以37.04s率领牙买加队创造了新的4100m世界记录,关于博尔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奥运会上,博尔特的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率约为为

5、10.32 m/sB. 奥运会上,博尔特的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C. 奥运会上,博尔特的2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D. 世锦赛上,牙买加队4x1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80 m/s【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注意200m比赛的位移大小不等于200m,100m比赛的位移大小等于100m解:A、100m决赛的平均速度=10.32 m/s,故A正确B、因为运动员做的是变速运动,无法求出最大速度故B错误C、奥运会上,博尔特的200 m决赛不是直线运动,位移小于200m,所以平均速度小于10.36 m/s,故C错误D、

6、牙买加队4100 m决赛的平均速率约为度=10.80 m/s,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6.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4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A. 40m B. 25m C. 12.5m D. 2m【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知,车速v10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的

7、加速度大小约为4m/s2,最后末速度减为0,由推导公式v2=2ax可得:x=12.5m,所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12.5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末速度为0隐含条件,找到题干告诉的已知量初速度和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解7.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摩擦力的接触面间必定有弹力,有弹力的接触面也一定有摩擦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C. 轻杆的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杆所在的直线上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有摩擦力的接触面间必定有弹力,有弹力的接触面不一定有摩擦

8、力,还要看两接触面之间是否粗糙,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选项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选项B错误;轻杆的弹力方向可以在任意的方向,可以不在杆所在的直线上,选项C正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选项D错误;故选C.8.做自由落体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的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M、N间的距离为B. 物体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C. 物体经过M、N所用的时间为D. 物体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答案】B【解析】A、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知:,得M、N间的距离为,故A正确;B、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知:,

9、解得物体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故B错误;C、根据,得物体经过M、N所用的时间为,故C正确;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得,故D正确;故说法中不正确的选B。【点睛】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及速度时间公式即可解题。9.物体A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B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物体A在8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 物体A在8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 物体B在8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物体B在8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位

10、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A在整个8s时间内一直沿正向运动,总位移为x=2m-(-2m)=4m,故A错误,B正确。速度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即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先负后正,说明物体乙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即物体B在8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值,下方位移为负值,得知总位移为0,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分别表示的意义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

11、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10.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石块从塔顶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内位移是30m,(取g=10m/s2),则A. 石块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30m/sB. 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 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 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答案】ACD【解析】【详解】石块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选项A正确;根据h=gt2t2可知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前1s、前2s和前3s内位移之比是149,则选项B错误;根据v=gtt可知,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选项C正确;根

12、据h=gt2得,则物体在开始的5m,10m和15m的时间之比为1:,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则选项D正确;故选A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1.假设某汽车刹车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其开始刹车直至停止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为14m和1m,则A. 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 汽车开始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5m/sC. 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m/sD. 汽车从开始减速8s内运动的距离为56.25m【答案】BD【解析】【详解】汽

13、车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1m,采用逆向思维,根据xat2得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选项A错误;第1s内的位移为14m,根据x1v0t1at12得14=v01-212,解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15m/s,选项B正确;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选项C错误;汽车减速停止的时间,则汽车从开始减速8s内运动的距离等于7.5s内的距离:,选项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以及注意逆向思维在运动学中的运用12.如图所示,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 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

14、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内的位移,此时汽车的速度为,汽车没有超速,并且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正确B错误;不管是用多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因为即使不减速,匀速行驶,2秒所能行驶的

15、距离也只是,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故C正确;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即刹车距离为64m,所以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则会过线,D错误。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中汽车有两种选择方案:方案一、加速通过按照AB选项提示,汽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分别计算出匀加速2s的位移和速度,与实际要求相比较,得出结论;方案二、减速停止按照CD选项提示,汽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分别计算出减速到停止的时间和位移,与实际要求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二.实验题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在图坐标纸中描点,请作出FL图线_.(2)由此图线可得出弹簧的原长L0_ cm(3)由此图线可得出弹簧的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