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39666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9讲中国人文地理概况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以东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人口少,密度小。(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小麦;水稻;棉花;甘蔗。(2)农业分布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

2、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黑、吉、内蒙古、新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3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

3、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密集分布区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3)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开发差异4中国的交通(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

4、i京九线。(3)水运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条主要航线。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中国的农业(2018高考江苏卷改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东部地区环境退化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广西消费市场广阔A BC D2广西中南

5、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 资金地形 气候A BC D【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C1主要农业类型与区位分析分布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农业特色东北商品粮农业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开阔,黑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交通便利;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机械化程度高华北旱作农业区华北平原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春旱夏涝,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人地矛盾突出黄土地,两年三熟

6、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山东、河南花生产量大南方水田农业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且组合好;地势平坦,水稻土(熟化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春季低温阴雨对水稻生产不利,夏季有伏旱和洪涝灾害多为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两广、闽、台、川盛产甘蔗西北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水源短缺作物

7、品质好、单产高;哈密瓜、葡萄干闻名中外;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春小麦;河西走廊主产小麦、棉花和瓜果蔬菜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高原气候,与高原相比较,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避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海拔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适宜喜温凉的青稞、春小麦、豌豆生长2.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主要影响因素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

8、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不利:人均耕地少经济作物棉花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地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油料作物花生山东、河南砂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势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糖料作物甜菜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作物特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甘蔗台、闽、粤、琼、桂、滇、川作物特性: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续表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主要影响因素经济作物饮料作物茶叶秦岭淮

9、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浙江、福建、云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大,酸性土壤,易排水咖啡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陕西)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低山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地区四季如春的气候(2020安徽十校联盟摸底)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下的粮食产量表。据此回答12题。1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A由800 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B由400800 mm雨量带向800 mm以上雨量带偏移

10、C由200 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 mm雨量带偏移D由200400 mm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2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加剧B生物多样性增多C石漠化现象加剧 D土壤盐碱化加重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主产区中,400800 mm雨量带的粮食产量增加幅度远大于800 mm以上雨量带,说明粮食生产重心由800 mm 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A正确。第2题,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属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发展种植业需引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D正确。答案:1.A

11、2.D中国的工业(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材料二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 990美元和8 836美元。图2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材料三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3为我国2010201

12、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_,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_。(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_。【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澳大利亚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2)先升后降。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1四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图甲)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雄厚的工业基础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原料相对不足的工业发展京津唐工业基地(图乙)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有科技、人才优势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