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39666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自转方向(1)侧视图(如图A):自西向东。(2)俯视图: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2自转周期参照物时间自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3.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约为15/h。(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昼夜交替产生: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2、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3)昼夜界线晨昏线。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如图乙中的,图丙中的。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如图甲中的,图乙中的,图丙中的。2产生时差(1)地方时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而不同经度产生不同的地方时。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向东加,向西减。(2)区时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如东八区以120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3)日期分界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其位置不固定,

3、会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为“今日”和“昨日”的分界线,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固定不变。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如上图所示)(3)产生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微点1地球自转方向只有一个虽然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有差异,但这并不代表地球自转方向不同,地球自转的方向只有一个,即自西向东。微点2经度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即地球自转方向)。微点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1)纬度相同,

4、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微点4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2)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但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微点5晨昏线运动方向及速度晨昏线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微点6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

5、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微点7晨昏线上的点的地方时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但日出地方时不同。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但日落地方时不同。微点8时间计算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两个特殊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120E)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0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时。(2)用东加西减法求区时时,东西方向的确定方法:若两地皆在东时区,则时区数大的在东;若两地皆在西时区,则时区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

6、西时区,则东时区的在东。(3)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位置越靠东。微点9越过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时间的变化(1)越过180经线有三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不变。(2)越过国际日界线有四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加一天、减一小时;减一天、加一小时。微点10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拇指指向为偏转方向。地球自转速度及其实践应用(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

7、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A2.B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

8、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下图是假设以北京为极点(地球自转情况不变)的半球投影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北京的自转角速度()A约为15/hB约为30/hC约为45/hD为02图中,甲地的自转线速度约是()A1 670 km/hB837 km/hC1 440 km/hD1 170 km/h解析:第1题,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极点的角速度为0;该图假设以北京为极点,故北京的自转角速度为0,D正确。第2题,甲地的纬度是60,自转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是1 670 km/h,甲地自转线速度约为837 km/h,B正确。答案:1

9、.D2.B昼夜交替与晨昏线(2017高考江苏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 D21点【图解思路】【尝试解答】C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2晨昏线的主要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根据地球的自转方

10、向可判断晨昏线,反过来,也可根据晨(昏)线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而确定所属半球。如图1,若为昏线,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为北半球。反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2)确定地方时利用晨昏线上的四个特殊点可判断地方时,如下表:特殊点图2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中点)D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昏线中点)G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极昼范围的切点E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24:00或0:00晨昏线与极夜范围的切点F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00(3)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确定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纬度互余直射点的

11、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经度的确定12:00所在经线的经度昼半球的中央经线(4)确定日期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月21日至9月23日)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

12、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纬线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仰角为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2)图中A、B、C、N四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3)图中线是_(填“晨线”或“昏线”),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填“东”或“西”)偏转。(4)此时,北京时间为_,国际标准时间为_。(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全球()A一半多 B少于一半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6)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

13、是_。(7)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时;北极圈上日落时间是_时。解析:(1)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即ABCN;自转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得出CABN。(3)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判断线为晨线;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表示二分日的光照图。此时线上的时间为6时,则0经线时间(即国际标准时)为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5)北京时间为16时,则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20W180,占全球的5/6(一半多)。(6)西半球的范围为20W160E;赤道上黑夜的经度范围为150E30W,求二者的交集即可。(7)二分日时,全球各地均日出6时,日落18时。答案:(1)3023小时56分4秒(2)ABCNCABN(3)晨线东(4)16时8时(5)A(6)160E18030W(7)618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2018高考全国卷)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