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39665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5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5讲环境污染与防治水污染及其成因(2019高考全国卷)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2、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2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的类型,具体对比分析如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因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

3、,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日本的水俣病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1(2020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联考)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有1 061 km的长江岸线,是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4月,湖北省共有化工企业1 021家。其中,沿江1 km范围内化工企业约有105家,沿江115 km范围内化工企业约有45家。长江沿线化工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化工围江”问题突出。说明湖北省治理“化工围江”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4、解析:“湖北省共有化工企业1 021家”,应加强行业的整合与转型升级,通过做大做强来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污染;“化工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不高”,应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排放,达标排放;“沿江l km范围内化工企业约有105家”,应搬迁距离长江过近的企业,减少污染;另外,法制背景下进行治理,还要立足法律法规措施。答案:加快传统产业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搬迁沿江地区排污量大的化工企业;提升化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惩违规排放行为;等等。2(2020湖北八校联考)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江苏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

5、西北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洪泽湖地区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氨、酚、汞等。洪泽湖营养盐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已达富营养化程度,若不加强防治将直接影响它的开发利用。下图为洪泽湖位置图。试提出防治洪泽湖水污染的主要措施。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洪泽湖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沿湖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针对水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措施,包括教育措施、管理措施、法治措施等。答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流域内河床及湖底淤泥,引水冲淤;调整产业结构,对流域内高耗水、高排污型的中小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加强执法力度,依法从重处罚偷排废水

6、等行为;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高考全国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快递外包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从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

7、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对大气环境的危害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污染;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危害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蓄积,最终危及人体健康其他危害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弃物危害人类健康2.垃圾处理(1)

8、垃圾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优点缺点填埋法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堆肥法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焚烧法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2)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3土壤污染及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9、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1(2020保定模拟)目前,中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仅生活垃圾部分,若按每人每日产生0.5千克计算,一年就可产生约1.1亿吨垃圾。此外,经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同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九分之一。长期的环境污染和公共服务的缺失,使得曾经美丽的乡村失去了色彩。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影响的已经不仅是农村的生活环境,还有对农村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说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大的原因。解析:可从农村垃圾数量、

10、分布,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角度分析。答案:农村垃圾产生量大,但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堆放混杂,收集和处理难度大;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不足;缺乏相关管理体制;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2017年“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推出一款“共享快递盒”(如图所示),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 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说明推广共享快递盒对于环境保护的作

11、用,预测今后大范围推广可能遇到的障碍。解析:快递包装易造成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共享快递盒可以有效减少对造纸原料的消耗,减轻固体废弃物污染。但是由于共享快递盒成本高,且快递量巨大、情况多样,比如风险大、效率减慢、尺寸限制使其不够灵活、回收不便等,大范围推广仍有较大障碍,对此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分析即可。答案:作用:共享快递盒替代纸箱,可减少植被的破坏,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共享快递盒可重复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障碍:前期投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快递员需要当面签收后收回快递盒,影响快递员效率,可能造成其收入减少;快递盒尺寸形状限制,不能满足各种物品的需求;配套的服务网点不足,不能满足需要;买家不在家不

12、能签收,导致快递盒无法回收。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018高考江苏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 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近期全球化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

13、是_。(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解析:(1)根据材料所述可知,海水酸度、盐度、温度和透光度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再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水温度和酸度的影响即可作答。(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和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过程:大气圈到植物主要是光合作用,由植物到大气圈主要是呼吸作用,而大气圈与土壤和海洋之间为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主要是进入大气圈的碳数量减去从大气圈出去的碳数量。读图可知,导致大气圈中CO2数量增加的人类活动为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4)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

14、主要结合前面所述珊瑚白化的原因分析,如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等。答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类型成因危害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