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39659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6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学生用书P186一、认识区域1区域的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区域的划分(1)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可按某一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4区域的类型类型含义举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城市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区5.区域的特征特征含义实践意义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域开发要正确处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普遍差异,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发展开放性区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

3、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来比较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的比较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差异性 区域要素 日本英国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丰富(2)经济发展的比较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都充分发挥

4、了岛国的优势。微点1区域与地域的异同两个概念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等。微点2区域的位置特征微点3区域定位的方法(1)记住世界各大洲的特殊参照点或经纬线,构建心理地图。例如,非洲开罗(30N,30E),赤道穿过非洲中部,30S纬线穿过非洲南部;欧洲伦敦(51N,0),45N纬线穿过地中海北岸;亚洲恒河三角洲(2326N,90E),120E经线纵穿大陆东岸;大洋洲(30S,150E)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45S,170E)位于新西兰;亚欧界线乌拉尔山脉(大致位于60E);北

5、美洲120W经线穿过西岸,75W经线穿过东岸;南美洲赤道穿过北部,60W经线贯穿南北;南极洲60W经线穿过南极半岛东侧等。(2)通过海陆轮廓进行辅助定位。可以描绘各大洲的陆地轮廓,以加深记忆。(3)基于世界和中国地形分布进行定位需记住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区和中国主要地形区。(4)利用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进行定位。在实际的区域定位中,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微点4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微点5地理环境差异不仅仅影响产业活动地理环境的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产生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地区则墙体轻薄,屋

6、顶坡度大。微点6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1)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具有差异性。(2)人类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合理和不合理两种。合理开发自然环境,人类就能与环境协调发展,不合理开发自然环境,就会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要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以“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

7、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3.我国的区域差异(1)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2)具体划分三大自然区名称: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界线:a与b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a与c的界线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b与c的界线大致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吻合。三、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发展为例,来说明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如下图:微点7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比较(1)东部经济地带优势条件: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存在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地区优

8、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2)中部经济地带优势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存在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展方向: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3)西部经济地带优势条件:有70%国境线,利于发展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存在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微点8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

9、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转化工业类型转化产值比重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工业类型由资源型、能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不断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再生阶段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区域特征学生用书P189(2018高考全国卷)油纸伞是我国非

10、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回答12题。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 B中亚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A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整体把握。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

11、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根据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12、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2)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020北京丰台区模拟)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法国尼斯,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法国地形

13、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日,巴黎比尼斯()A正午太阳高度大B自转速度快C日出较晚 D白昼略短2法国()A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盆地为主B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C罗讷河下游有凌汛现象,夏季径流量大D建运河连接河流,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解析:第1题,3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略偏北的地方,巴黎纬度高于尼斯,尼斯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大,A错;巴黎的昼长略长于尼斯,D错;地球自转速度包含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二者相等,线速度尼斯大于巴黎,B错;巴黎在尼斯的西边,根据地方时的概念,尼斯的日出时间较早,巴黎的日出时间较晚,C正确。第2题,据图分析,法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A错;法国北部受

14、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B错;据图可知,罗讷河向南注入地中海,气温越来越高,不存在凌汛现象,C错;法国南部地区通过修建运河连接天然河道,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D正确。答案:1.C2.D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内()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4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BCD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A选项正确;区域内湖泊为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河流径流,故B选项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较大,以水田为主,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严重,故C选项错误;当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D选项错误。第4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