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39656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5讲世界地理概况 学生用书P2391世界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D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E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F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陆地、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1)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2)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点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

2、分,水深不超过200_m,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4.世界地形(1)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大洲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中部高,四周低非洲以高原为主;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欧洲以平原为主;南北高,中部低南极洲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北美洲西部为高大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古老低缓的高原山地南美洲西部为高大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大洋洲大陆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2)山脉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对湿润气流起阻挡、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如喜马拉

3、雅山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大分水岭东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这些地段均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如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等均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山脉阻挡冬季寒冷气流,减少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如我国的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地。(3)山地对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明显亚洲地势较高,山脉、高原众多,气候复杂多样。欧洲西部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对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构不成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非洲海拔较高,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多样、面积较广。南北美洲西部受科迪勒拉山系

4、影响,西海岸气候局限于沿岸狭长地带,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的影响,山脉东部湿润气候分布面积较小,山脉西部干旱气候分布面积大。5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规律: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时间变化规律日变化规律: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日之内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陆地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2月(北半球)。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中纬度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南北

5、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7世界气候(1)分别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气候名称:寒带苔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2)在图中各气候类型中,只分布在北半球,而南半球没有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3)在图中各气候类型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而大陆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而

6、大陆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洋洲的除外)、热带沙漠气候。七大洲地形及其影响学生用书P241(2018高考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B区域地形对气候、河流影响的分析思路以

7、七大洲为例(1)亚洲(2)非洲(3)欧洲(4)北美洲(5)南美洲(6)大洋洲(7)南极洲(2020合肥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读图回答13题。1据图可知亚洲()A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B北部年均降水量小主要与地形有关C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2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Aa BbCc Dd3关于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受索马里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B地受高山阻挡,且远离海洋C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南部和东南

8、部降水丰富,亚洲的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这些地区会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A正确;亚洲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且大部分深居内陆,受来自较低纬度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较少,这主要和海陆位置等有关,与地形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该区域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并不一定与盛行风向一致,D错误。第2题,东亚大部分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及我国的西南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夏季盛行

9、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图中b为东北风。故选B。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小,降水少,从而形成干旱中心。故选D。答案:1.A2.B3.D(2020泰州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4该区域位于()A北非西部 B印度半岛西部C大洋洲西部 D南美洲西部5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A河流稀少 B终年炎热C植被稀疏 D光照强烈6图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其原因主要是()A沿岸暖流增湿 B海水蒸发强烈C沿岸寒流降温 D大气对流旺盛解析:第4题,图中所示为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从

10、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西侧为海岸沙漠区,中部为沙漠核心区,东部为高原山地区,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所以D正确。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沙漠核心区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植被稀疏、光照强烈。第6题,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西侧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主要原因是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答案:4.D5.B6.C七大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学生用书P243(高考全国卷)圣劳伦斯河(图1)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2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回答13题。图1图2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2据图示

11、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A B C D【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B3.C七大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位置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跨经纬度广,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显著;面积广大,内陆地区降水少非洲干燥;暖热;气候南北对称分布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的面积广大;海岸线平直;纬度较低,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横穿中部,地形起伏和缓北美洲温带大陆

12、性气候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内陆降水稀少;中部平原使冬夏气流畅通无阻,气温年较差大。跨纬度广,地势起伏大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紧逼海岸,大陆轮廓北宽南窄欧洲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大部分位于35N71N;主体部分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大陆轮廓破碎,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山脉、中部平原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续表位置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大洋洲干旱区面积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开口朝西广大中西部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13、;东部山地阻碍太平洋气流进入;地形单调,无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南极洲酷寒、干燥和烈风的极地气候纬度高、地势高,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与极地东风带控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每年12月份“望加锡海参捕捞者”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次年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然后海参通过华商被输送到中国厦门,19世纪上半期通过这一航线输送到中国的海参占当时中国进口海参总量的1/4;直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禁止“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在这片海域的一切采捕活动才结束。据记载,1792年“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船队满载海参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材料二下图为当时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乙地多年平均降水(单位:mm)资料统计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望加锡73453339123512766乙地2042432691813710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望加锡48153283273549乙地41.341655161(1)描述望加锡和乙地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前往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3)根据材料分析望加锡远洋海参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指出“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返航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