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9502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1 神经调节(2015福建卷,27,14分)27.(14分)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 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 。(3)

2、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 (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 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 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答案(1)缺氧时间 (2)外 降低 (3)不能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主动运输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神经传导、有氧呼吸场所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难度适中。解析(1)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

3、影响,自变量为缺氧时间。(2) 图中静息电位用负值表示,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定义为0mV。静息电位数值变化增大,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需要更强刺激才能使细胞达到同等兴奋程度。(3) 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为30pA以上,所以给予25pA强度的刺激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4) 含氧条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形式实现跨膜运输。(2015新课标卷,30,11分)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

4、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

5、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该过程中,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血压恢复。肾上腺素是一种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其功能是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句话中的关键语句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由题干分析可知,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抑制作用,也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传导抑制,表现在心输出量上就为减少。肾

6、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为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传导,心率加快和提高心肌的兴奋新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就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它们各自与自己的受体结合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作用,同时二者分别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 考点2 体液调节(2015重庆卷,3,6分)3.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据化验单数据可知,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反馈调节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项错误、

7、C项正确;由于胰岛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减缓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B、D项错误。(2015新课标卷,30,9分)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

8、胞(3)高效(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难度较小。(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别是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3)激素的作用方式特点主要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015安徽卷,30,12分)(12分)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1) 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

9、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2) 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转变为_。(3) 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4) 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分化。 30答案(1)拮抗 促进(2)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 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 (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

10、身各处(4)T细胞 解析(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拮抗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将会使细胞b的分泌活动加强,来抑制细胞c的分泌活动。(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接受了相关神经元刺激后形成了电信号,之后分泌了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垂体起作用的,所以,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这个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3)激素的作

11、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4)运动能提高集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 细胞分化。(2015新课标卷,30,11分)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

12、,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该过程中,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血压恢复。肾上腺素是一种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其功能是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

13、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句话中的关键语句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由题干分析可知,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抑制作用,也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传导抑制,表现在心输出量上就为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为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传导,心率加快和提高心肌的兴奋新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就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它们各自与自己的受体结合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作用,同时二者分别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

14、考点3 免疫调节(2015福建卷,2,6分)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自身免疫病概念、胰岛B细胞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从题目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攻击自身胰岛B细胞造成,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作用是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死亡将导致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将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致其死亡,C错误;促进T细胞增殖将加快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使该病更加严重,D错误。(2015新课标卷,5,6分)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