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39218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14327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骨二科方玉婷 目录 PART1 PART4 PART3 PART2 相关知识回顾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 髓核 纤维环及软骨板 尤其是髓核 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 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 或脱出 于后方或椎管内 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从而产生腰部疼痛 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 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 5 腰5 骶1发病率最高 约占95 病因 1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2 损伤3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4 遗传因素5 腰骶先天异常6 诱发因素 临床分型及

2、病理 1 膨隆型2 突出型3 脱垂游离型4 Schmorl结节 临床表现 1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 发生率约91 2 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 5 腰5 骶1间隙突出 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 大腿后方 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 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 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 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 其主要表现为大 小便障碍 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临床上少见 特殊体征 1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

3、者仰卧 伸膝 被动抬高患肢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 下肢抬高到60 70 始感腘窝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 抬高在60 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在阳性病人中 缓慢降低患肢高度 待放射痛消失 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 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特殊体征 2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 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 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 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 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 则为阳性 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 3和腰3 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治疗方法 1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 年轻 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症状较

4、轻 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2 手术治疗 1 指征 病史超过三个月 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 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首次发作 但疼痛剧烈 尤以下肢症状明显 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 处于强迫体位者 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 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 伴有肌肉萎缩 肌力下降 合并椎管狭窄者 姓名 郑以才出生地 安徽性别 男民族 汉年龄 60岁住址 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职业 务农入院时间 2019 2 11婚姻状况 已婚住院号 19003950学历 初中既往史 高血压病 病史汇报 基本资料 简要病史 患者2019 02 11系 腰痛伴右下肢麻木 疼痛2年 加重6月 入院 入院生命体

5、征 T 36 5 P 80次 分 R 19次 分 BP 150 90mmHg 疼痛评分 1分 神清 精神可 右小腿肌力 级 肌张力良好 四肢末梢血运正常 二便自解 完善相关检查 低盐低脂饮食 监测血压 卧硬板床休息 积极术前准备 择期手术 诊断及检查 诊断 1 腰4 5椎间盘突出症2 高血压病入院辅助检査 CT示 腰4椎体小关节突增生退变明显伴有囊性病变 腰4 5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相对应硬脊膜受压明显 MRI示 腰4 5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相对应硬脊膜受压明显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手术经过 积极术前准备 患者于2019 02 14在全麻下行腰4 5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 椎管减

6、压 椎间植骨融合术 术后安返病房 患者切口敷料外观渗血较多 积极换药 切口旁置引流管通畅予妥善固定 保留导尿管通畅予定时夹放 双下肢活动感觉正常 指导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2019 02 15 遵医嘱予拔出保留导尿管 小便自解 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指导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曲练习 预防深静脉血栓 定时协助轴线翻身 2019 02 16 遵医嘱拔除切口旁置引流管 共引流出150ml血性液体 各项评分 用药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 护理诊断 P1躯体移动障碍 与术后制动有关P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术后制动及卧床有关P3疼痛 与疾病本身及手术有关P4有引流低效的可能 与术后放置引流管及保留导尿

7、有关P5焦虑 与陌生的环境 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P6有感染的危险 切口及泌尿系感染P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与长期卧床有关P8便秘与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P9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P10潜在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P1躯体移动障碍 与术后制动有关 1 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定时协助轴线翻身 保持皮肤完整性2 指导进行功能锻练3 协助患者及家属正确更换体位O2月15日患者能正确更换卧位 P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术后制动及卧床有关2 14ADL20分I1 定时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需要 及时解决问题 2 保持床单位清洁 干燥 舒适 3 指导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技巧 4 鼓励家属参

8、与患者的生活护理 5 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行为 O患者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2月17日ADL30分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P3疼痛 与疾病本身及手术有关I1 教会患者疼痛评分的方法 及时评估患者疼痛 2 创造整洁安静的环境 光线柔和 护理操作尽量集中 动作轻柔 3 指导家属陪在身边 分散患者注意力 如听音乐 聊天等 4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观察效果 O患者疼痛症状术后3天得到缓解 2月16日患者诉腰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疼痛基本消失 P4有引流低效的可能 与术后放置引流管及保留导尿有关I1 妥善固定伤口引流管及保留尿管 防止扭曲受压 打折 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 防止引流管的堵塞 保持引流

9、通畅2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 性质及量3 更换体位时注意防止引流管及尿管牵拉滑脱等O未发生堵塞 滑脱 2月15日拔除尿管 2月16日拔除引流管 护理措施 P5焦虑 与陌生的环境 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I1 耐心 细致 热情的讲解该病的常识 2 给予心理支持 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 理解病人及家属的感受 3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 提供生活上的方便 减轻患者的后顾之忧 4 鼓励互相交流 使其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与不信任感 O2月15日焦虑缓解 能积极面对 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P6有感染的危险 切口及泌尿系感染I1 严格无菌操作 2 定时换药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3 使用抗生素 4 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

10、嗽 适当饮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 加强管道管理 观察记录量 性质 颜色 每日更换引流袋 留置尿管期间每日会阴擦洗 保持局部清洁 6 保持床单位清洁及患者个人卫生 7 术后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 O2月17日未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P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与长期卧床有关I1 指导家属正确使用便盆 避免拖 拉 拽 2 保持床单位的平整 清洁及干燥 及时清洗皮肤 处理排泄物 3 定时轴线翻身 加强皮肤护理 严格交接班 4 加强营养 02月17日患者皮肤完好 未发生压疮 护理措施 P8便秘 与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I1 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 水果等高纤维食物 2 指导患者卧床期间多活动多锻炼 3 指导进

11、行腹部环形按摩 促进肠蠕动 4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或灌肠 O手术后至2月17日患者未排便 护理措施 P9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有关I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房定时通风 2 指导有效咳嗽 鼓励咳嗽咳痰 3 指导患者多饮水 定时协助轴线翻身拍背 4 监测体温变化 O2月17日未发生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P10潜在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与长期卧床 血液循环减弱有关I1 术后鼓励协助患者床上主 被动进行四肢功能锻练 轴线翻身 2 观察肢体皮温 色泽 感觉及足背动脉博动情况3 指导多饮水 稀释血液 降低血液粘稠度 4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O2月17日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术后开始下肢

12、肌力锻炼 防止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仰卧位直腿拾高运动及双下肢踩单车式的蹬腿锻炼 防止神经根粘连 初次由30 开始 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 10次 组 2 3组 天 健康教育 第一阶段 1 7天 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 每个动作保持10秒 重复20次 组 3 4组 天 第二阶段 7 10天开始 开始行腰背肌锻炼 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限 5 3 4原则 5点支撑法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头 双脚 双肘5点支撑 将臀部抬起 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 重复20次 组 2 3组 天 3点支撑法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尖 双脚3点支撑 将臀部掌起 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 重夏20次 组 2

13、 3组 天 4点支撑法 即拱桥支撑法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双手 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 呈拱桥状 保持10秒 重复20次 组 2 3组 天 飞燕点水法 俯卧与硬板床上 头 双上肢 双下肢后伸 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 呈飞燕状 保持10秒 重复20次 组 2 3组 天 第三阶段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 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 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 一般上至上肋弓 下至髂嵴下 不宜过紧 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 站立练习法 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叉于腰部 挺胸凸腹 使腰背肌收缩 行走时姿势正确 抬头挺胸收腹 坐位时必须端正 不要弯腰 出院指导 1 术后不宜久坐 下床活动时应配戴腰围或支具1 3个月 2 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 3个月 以免造成肌肉萎缩 3 出院后继续做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4 3 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提重物 尽可能避免久坐 跑 跳 避免睡软床 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 下蹲的姿势提取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5 出院3个月复查 ThankYou 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