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38677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一卷:选择题(共60题,1-40题每题1分,41-60题每题2分,共80分)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红细胞、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血红蛋白、豆浆和氨基酸胃中的牛奶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和蔬菜肌肉注射青霉素ABCD3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4下列

2、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酸碱平衡Na、K平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蛋白质平衡CO2O2平衡ABCD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完全正常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植物人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6神经元中长而少的突起为()A树突B轴突C细胞体D神经节7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大脑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小脑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脑干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思考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9消渴症有如下特征:“多饮而渴不止,多食而饥不止,多溲而豪浊不止”。该病的发生与下列什么腺体异常有关()A甲状腺B胰岛C胸腺D肾上腺10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和脂肪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1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全部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12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

4、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所有种类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14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全部在骨髓中成熟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细胞的参与,所以就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过程可瞬间完成15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

5、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甲 乙16如图所示,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17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1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

6、的是()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全部来自根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19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没有反应ABCD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只能促进马铃薯发芽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C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乙烯在植物体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21“秋风扫落叶”,但路灯下的树叶总是迟于其他部位脱落,最主要的原因是()A灯下

7、的树叶照光的时间长,呼吸作用停止,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养料多B光照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C夜晚的光照抑制了所有激素的作用D光促进了所有激素的合成2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内蒙古草原上全部各品种的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各个品种鱼是一个种群 某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只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BCD2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密度会有影响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也是唯一特征C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立刻就少,越来越少D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

8、度大使种群数量无限增大24以下关于“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J”型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B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C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D“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是相同的曲线25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时,

9、因为数量虽不是最多,但增长率最大D在t1t2时,虽然增长率依然较高,但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6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梧桐山的鸢每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27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和密度概念相同B越靠近热带地区,即便是沙漠,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不论生物多么小,都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28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

10、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密植,越多越好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9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干涸池塘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BCD30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不会有任何区别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

11、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3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32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33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3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Bb以热能形式散失C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D若d为能量,则d的量是太阳

12、能的10%20%3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A各种化合物B各种有机物C各种无机物D各种化学元素36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重要的生理作用和重要环节分别是()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A、和、B、和、C、和、D、和、37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化学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物理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化学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38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

13、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所以有没有信息传递无所谓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3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A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所具有的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D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40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人类帮助使水稻长势良好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41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只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