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7565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文言文阅读(一) 废弈向学 (选自明何良俊何氏语林)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 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 “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 感,遂诣赤彪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注释】 甄琛:北魏人,字伯思。文中“赤彪”也是北魏人。 苍头:仆役,仆人。 或时:有时。 即:那就。 向京:来京。 许:处所,地方。 闻见:原指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 (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 举秀才入都 _ 至通夜不止_ 令苍头执烛 _ 则杖之 _ 假书研习 _ 闻见日优 _ (2)用现代汉语解释颇以弈

2、棋废日。 _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_理解与表达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希望做官的人认真读书,不要弈棋废日。 B. 赞扬甄琛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C. 称赞甄琛能虚心听取下人的意见,没有官架子。 D. 讽刺那些做官的人贪图玩乐,不务正业。文言文阅读(二) 古人铸鉴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 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 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注释】 鉴:镜子。 纳:获得。 比:一旦。 师旷:春秋时期著名乐师。 (1)解释下

3、列加粗的文言词语 古人铸鉴 _ 鉴大则平 _ 故令微凸 _ 故令微凸 _ 皆刮磨令平 _ 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_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_理解与表达 “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_文言文阅读(三) 黄耳传书 (选自晋书陆机传)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 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 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 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

4、“黄耳冢”。【注释】 驿路:古代通行驿车的大路。驿车,古时供驿站用的车辆。 (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 畜一犬 _ 戏语犬曰 _ 盛以竹筒 _ 系犬颈 _ 又反书陆机 _ 名之曰“黄耳冢” 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 _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 _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 _文言文阅读(四) 王右军诈睡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 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 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

5、乃见吐唾从横, 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大将军甚爱之_ 右军觉 _ 诈熟眠 _ 相与大惊曰_ (2)翻译下列句子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 _信其实熟眠。 _ (3)王右军为什么会有杀身之祸? _(4)用自己的话概括王羲之的性格特点。_文言文阅读(五)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 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 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 陶侃:东晋名将。 贼:伤害,损害。 执:抓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见人持_ 人云_ 汝既不田_ 鞭之_ (2)以下

6、与“执而鞭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推门而入 B. 出淤泥而不染 C. 不约而同 D. 不劳而获(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_(4)这则故事中,陶侃的做法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文言文阅读(六) 文段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文段 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 眼中有瞳(tng)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_。孩子由_想到

7、 _。 (2)“无此必不明”的意思是_。徐孺子由_想到了_。 (3)读了这两个小古文,你有什么感受? _文言文阅读(七) 不肖子有“三变”-(选自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世有不肖子,凡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货其庄田炉舍而食之;第二变为蠹虫,货其家藏 古籍而食之;第三变为大虫,货其奴婢而食之。不肖子无世无之,咸由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 之所致也。古人云:“遗之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此乃至论也。 【注释】 不肖子:不成才的子孙。 凡:总共,一共。 货:卖。 蠹(d)虫:书的蛀虫。 大虫:老虎。 咸:全,都。 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至:极正确的。 (1)解释下例加粗的文言词语 货其庄田庐舍而食之 _ 由

8、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之所致 _ 遗之黄金满箱 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不肖子无世无之,咸由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之所致也。 _遗之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_(3)理解与表达 你认为陈元靓写作此文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_文言文阅读(八)害群之马 -(选自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 “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 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注释】 大隗:传说中的神名。 具茨:山名。 涂:通“途”,即路。 奚:何,什么。 (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 黄帝将见大隗 _ 适遇牧马童子 _ 曰:“然。” _ 非徒知具茨之山 _ 请问为天下 _ 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_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_(3)理解与表达 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至少写两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