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品种 宁油14号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37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低油菜品种 宁油14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双低油菜品种 宁油14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低油菜品种 宁油14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低油菜品种 宁油14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双低油菜品种4 号 甘蓝型油菜(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主要油菜类型之一。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光条件有较大差别。我国于解放初期从日本引进甘蓝型油菜,经与我国白菜型油菜交改良后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类型。我国于 1978 年起从国外引进甘蓝型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含量)种质,改变了我国甘蓝型油菜原有的特征特性。选育生态应适性强、高产、双低、高油分含量品种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 14 号”的选育则实现了这一目标。1 选育经过1995 年春配制

2、“91119005”组合。该品系角果较大,叶色较淡。1995 年秋种植 ;1997 年油菜开花期限从 群体选择 3000 多个单株自交,成熟时收获单株自交种。先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低芥酸单株,然后用“试纸法”从低芥酸单株中鉴定分离低硫苷单株,共获得 52 个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单株;同年秋播在选种圃种成株行,进行农艺性状鉴定。1998 年从 52 个株行中鉴定出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 982118 株行;对 982118 混合样分析结果,芥酸含量(气相色谱法)低于 1%、硫苷含量(葡萄糖氧化酶于35g。1999 年从其衍生后代中进一步分离鉴定出 99系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20

3、02 年夏收,从 99代株系中鉴定出11087 定型株系参加江苏省及国家优质油菜区域试验。2 生物学特性宁油 14 号属甘蓝型油菜迟熟类型,9 月中旬播种,翌年 5 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 240 天左右。宁油 14 号植株总叶片数 3739 张,叶色深绿,叶片较大,叶面蜡粉粉质较轻,长柄叶的叶柄较长。匍匐越冬,冬前生长稳健,抽薹较迟,抽薹后生长发育较快。花较大,花瓣黄色、鲜艳。株高 171秆弹性较好。分枝点 50上。一次分枝 78 个,二次分枝 46 个;主轴长约 60右。单株角果数 370400 个。角果平生,长 67喙较长。,千粒重 皮褐色,种子大小均匀。抗病毒病,较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强

4、。3 品质性状经国家区试指定单位测定结果(两年平均),芥酸含量 g,含油量 比对照中油 821(高 百分点。4 产量表现20022003 年度长江下游组区试结果,平均 ,比对照中油 821)曾产 20032004 年底平均 ,比对照中油 821 20032004 年国家优质油菜生产试验结果,宁油 14 号比中油 821 增产4%。20032004 年江苏淮阴市淮安区、盐城的东台市、泰州的兴化市等市(县)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宁油 14 号具有亩产 250产潜力。5 子处理播前选择晴天晒种子 46 小时,以提高发芽率;播前可用 40%菌核净或 50%多菌灵粉剂拌种,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播早播有利于实

5、施秋发栽培。宁油 14 号属晚熟品种类型,通过春化反应所要求的低温时间较长,早播冬前不会抽薹开花。播种期可比一般品种提前35 天。苏北育苗移栽可于 9 月上旬播种;苏中育苗移栽可于 9 月 15 日左右播种。直播(苏北、苏中)可于 9 月下旬进行。育壮苗苗床与大田比控制在 156 左右,施足底肥,施用硼肥(每亩苗床用硼砂 磷钾肥。理密植移栽大田,亩栽 70008000 株,株行距为 20260播密度每亩 2000030000 株,株行距为 613340学用肥产量指标 200,每亩需施用纯氮 20氧化二磷 10化钾 1015肥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搭配使用速效肥,缺硼地区增施硼肥。基、苗肥施用量占油菜总施肥量的 55%左右。腊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5%20%,早施薹肥。治菌核病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净、菌核清等喷雾防治菌核病。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