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

上传人:陈****4 文档编号:12735867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竹石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竹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背诵竹石。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对比石灰吟进行学习,体会诗人立场坚定、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志向。3.拓展阅读其他运用托物言志的诗词,加深对托物言志这一写法的理解。4.选取梅兰竹菊中的之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几十字的短文。重点难点:1.借助作者生平资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志向和思想情感。2.选取梅兰竹菊中的之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几十字的短文。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1.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清丽的唐诗,工整的宋词,婉约的元曲,都带给我们超越语言文字本身的更为美好的意境。上次课我们

2、学了石灰吟,(指名背诵)。请学生回忆一下这首诗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交流后出示:尚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师:“诗言志”这是第一位的。请学生具体说一说托什么物言什么志。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首运用托物言志的诗竹石,看看作者托什么物,又言什么志?二、对比学习,理解诗意1.请学生拿出学习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采用对比学习的方法。竹石这首诗与哪首诗对比石灰吟,比什么呢?比课题 比诗人 比停顿 比志向 比用词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点拨。尤其对于两首诗所抒发的志向以及用词进行重点指导。3.全班交流(教师选出两组学生进行交流,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补充)。(1)交流“比课题”交流要点:两首题目都

3、表示物,一是石灰,一是竹石。石灰吟这个题目中有个“吟”字,表示吟咏的意思。(2)交流“比诗人”交流要点:郑燮是清代人,而于谦是明代人。郑燮曾经为官,后罢官以卖画为生;于谦一直为官。(相机出示郑燮的资料:原名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有关郑燮的书画资料)(3)交流“比停顿”

4、交流要点:石灰吟为四三停顿,竹石为二二三停顿。为什么这么停顿:根据诗句的意思来停顿。(4)交流“比志向”交流要点:石灰吟表现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志向。竹石表现诗人立场坚定、不屈不挠的志向体会竹石所表现的志向,重点体会:“咬”字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小结:依据诗的内容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请学生读出竹的刚毅。理解“立”:站立,扎根。立根(把根扎在)。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5、破岩:山岩的裂缝处。通过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把一、二两句诗联系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感受竹子坚韧顽强的精神。)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朗读,读出竹子的坚韧。读着读着,你对这样的竹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小结: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生命力极强。朗读,读出对竹子的崇敬之情。竹子不屈服于什么?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想象竹子遇到的磨难、打击。小结:面对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劲竹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劲”就是本诗的诗眼。(板书:坚劲)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理

6、解,教师和学生点评。(4)交流“比用词”交流重点:“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与“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都是表明困难与艰险,通过这些词来表现作者的志向。4.师:这首诗给了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即使风雨浸湿了荡气回肠的梦想,即使黄沙掩埋了跳动的希望,即使艰难困顿了美好的生活,仍要面对现实,战胜困难,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带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三、拓展阅读,加深理解1.教师出示梅兰竹菊图,介绍: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请学生说说四君子给自己的印象,教师再小结: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2.带领学生诵读有关梅兰竹菊的托物言志诗四、习得写法,小试牛刀1.请学生从梅兰竹菊中选择其一,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几十字的短文。提出要求:(1)确定事物(2)描摹特点(3)抒发志向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评价。五、推荐古诗,意犹未尽1.推荐学生阅读托物言志的古诗莲唐唐彦谦,精卫清顾炎武。2.同学们,莘莘学子心,漫漫求学路,就让我们在古诗词这片芳草园中继续流连徘徊,捡拾落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