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12735791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9套目录: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201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2016年10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 (精选).2016年5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2017年6月3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2018年10月27日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精选).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2019年10月27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

2、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与答案.2019年5月1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全文内容下载:百度:面试119搜索: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真题及答案http:/ 常识判断1.关于“有教无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求教师要无差别地对待所有学生B.高中文理分科违背了这一教育思想C.忽视了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D.义务教育法规贯彻了这一教育思想【答案】D【解析】有教无类的含义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有教无类反映的是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

3、,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所以最恰当的选项是D。2.我国最早的教师群体产自春秋时代的哪一个阶层?( )A.士B.史C.祝D.卜【答案】A【解析】士是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3.关于“最近发展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学生发展理论B.是指学生现有水平与经他人指导后水平之间的差距C.“跳一跳,摘桃子”形象地描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这一理论D.是情境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最近发展区理

4、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发展观。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告诉我们,教育要对孩子要求适中的难度,太难了,就跳了也白跳,也摘不到桃子,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能给学生现成的桃子,要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努力。所以最佳答案选C。4.关于教育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诊断性评价用于评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水平B.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区分被评价者的水平C.档案袋评估是一种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答案

5、】D【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档案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所以答案是D。5.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倡导“手脑并用,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下面哪个诗句最符合这一说法?( )A.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手下多逆儿B.纸上得来终觉浅

6、,绝知此事要躬行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D.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答案】B【解析】A选项的含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严格对待儿童;B选项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C选项含义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就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物,懂得道理,再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一篇好文章。D选项意思是年幼无知的儿童只知道太阳的东升西落。所以只有B项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6.王老师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班主任,为了激励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提出了以下四种教学措施,其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A.如果大家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则不再追究上周值日排名倒数第一的问题B.如果有同

7、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则所有同学放学后必须绕操场跑一圈C.如果大家都能及时完成作业,则每位同学都可以获得一份奖品D.如果有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则取消外出游玩的计划【答案】A【解析】所谓负强化是指摆脱厌恶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A选项中不追究倒数第一使学生摆脱了厌恶刺激,从而增加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因此属于负强化。而B选项和D选项是惩罚;C选项是正强化。7.小明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很少陪他玩耍。他来到学校后就总爱找同学们打闹,很多学生对他避之不及,他很苦恼:“我只是想跟他们玩玩,为什么他们都躲着我?”造成小明交往受挫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他:( )A.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意识B.性格过于

8、活泼C.没有找到与同伴交流的正确方法D.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答案】C【解析】小明受挫的直接原因是没有恰当的交流方法,深层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8.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及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去研究问题,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下面哪些情形符合探究学习?( )物理课上,学完能量守恒定律以后,一学生决心要研究出“永动机”为了研究湖水“富营养化”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英语课上,同学们用所学过的生词语法进行情景演练一学生看到生活中常常有人插插头时触电,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防触电插座”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

9、经过半年的研究实践,制造出了会赛跑的“机器人”A.B.C.D.【答案】B【解析】中的永动机是不存在的,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完善,没有体现教师的指导;是对学过知识的学以致用,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只有是探究学习。9.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治区是最晚成立的民族自治区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C.一个民族自治的地方,可以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答案】D【解析】A选项,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

10、族自治区于1958年3月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最晚建立的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9日。故A选项正确。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因此,B项正确。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4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故C项正确。D项错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人大常委会,故本

11、题答案选D。10.对下列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处罚,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陆某和张某在马路上飙车,被判有期徒刑B.周女士饮酒后开汽车回家,驾照被暂扣三个月,并被处罚2000元C.出租车司机刘师傅酒醉后继续开车载客,被吊销驾照并追究刑事责任D.朱先生开车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被吊销驾照,并终生不得取得新驾照【答案】C【解析】A选项,在马路上飙车属于危险驾驶,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

12、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A项只需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不需要判有期徒刑,故A项错误。B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此B项错误。C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13、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当选。D选项,由题可知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朱先生已涉嫌交通肇事罪,其行为依法应当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吊销的程序应由设区市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作出有罪的生效判决后做出。2年后方可重新申请驾驶证,如果是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逃逸的,终身禁驾。D项并未提及逃逸,故D项错误。11.关于传统文化,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五音:宫、商、角、徵、羽B.六艺:礼、乐、射、御、书、数C.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D.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答案】D【解析】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12.下列哪项与下图代表的国

14、家没有直接关系?A BC DE=mc2【答案】D【解析】从所属经纬度以及该国家的版图外形(长筒靴子)可以推断出该国为意大利。A项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意大利即属于此气候。B项我的太阳为意大利歌曲,创作于1898年,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的代表作。C项为意甲球队AC米兰的队徽。D项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而爱因斯坦为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物理学家,后入瑞士国籍,与意大利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13.下列诗句与节日对应有误的是:( )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节C.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中秋节D.风雨夜

15、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答案】C【解析】A项出自明代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描写的是清明节,关键词“寒食”“坟上”。B项出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描写的是端午节,关键词“艾符”“蒲酒”。C项出自唐代王缙的九日作,描写的是重阳节而非中秋节,C项当选,关键词“登高”。D项出自宋代姜白石的诗日,描写的是元宵节,关键词“孤灯”“汤元”全诗为“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故本题答案选C。14.以下哪个不是秦始皇执政期间发生的事件?( )A.罢黜百家B.焚书坑儒C.统一货币D.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罢黜百家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政策,为董仲舒提出,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统一货币、修筑长城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