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35676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件(24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考点四 考点五 课堂巩固 复习练案 2017 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 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 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 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 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 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 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考点四区域能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 1 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 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 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 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 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 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 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 焦煤分布广泛 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 技术门槛低 临近煤矿 运输费用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 对冶金焦需求量大 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 有经济效益 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 企业规模小 数量众多 技术水平低 设备落后 生产过程中 能耗大 废弃物排放量大 污染点多面大 3 企业分散 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 采用公路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 所用汽车 卡车 数量多 尾气排放量大 原料和产品装卸 运输过程中存在煤

3、炭散落 煤粉飘浮等问题 4 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 实力强 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 减少能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 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 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 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第 1 题 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可从原料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 二是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如工业可以促进就业 带来经济效益等 第 2 题 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 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 数量多 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 第 3

4、 题 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 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 4 题 本问为措施类设问 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 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 1 分析区域能源 矿产资源等区位因素通过开发条件评价 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 2 分析资源型地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原因全面分析能源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落的原因 3 分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2017 安徽池州4月联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渔光互补 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 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 光伏板下方水域喜阴凉

5、类的鱼虾养殖增多 形成 上可发电 下可养鱼 的发电新模式 2017年1月11日 在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周巷水库和长河镇长河水库水面上 全国最大规模 渔光互补 光伏发电项目投运 项目总投资18亿元 总水域面积4492亩 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 预计年均发电量约2 2亿千瓦时 1 简要分析 渔光互补 模式对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2 描述采用 渔光互补 模式后对鱼虾生存环境的影响过程 3 说出 渔光互补 布局的区位条件 答案 1 提高土地利用率 改变鱼类生存环境 缓解能源紧张 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就业 2 太阳辐射到达水面之前 受到光伏板的阻挡 到达水面的太阳光照面积

6、减少 由于到达水面太阳辐射较小 水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因此河面温度较低 适合喜阴凉的鱼虾生长 3 水域面积较广地区 太阳辐射能丰富且常规能源短缺地区 经济发达 资金雄厚地区 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 解析 第 1 题 根据材料提示 渔光互补 是形成 上可发电 下可养鱼 的发电新模式 可知 渔光互补 提高土地利用率 缓解能源紧张 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 2 题 采用 渔光互补 模式后 太阳辐射到达水面之前 受到光伏板的阻挡 使得到达水面的太阳光照面积减少 因此河面温度较低 光照时间明显变短 第 3 题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渔光互补 适宜布局在水域面积较广地区 太阳辐射能丰

7、富且常规能源短缺地区 同时还需要科技和经济支持 2017 潍坊重点中学联考 为了缓解新疆缺水问题 国家计划实施 海水西调 工程 将渤海海水引入新疆沙漠地区 读 引渤入疆 路线示意图 回答 1 2 题 考点五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海水西调 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A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复杂B 纬度高 冬季输水管道结冰C 沿线城市稀少 劳动力不足D 沿线生态环境脆弱 易遭破坏 2 海水西调 工程建成后 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有 A 调节西北气候 缓解干旱B 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海水养殖业C 改善西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D 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水电 C A 解析 第 1 题 由图中调水路线可

8、知 该工程要克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冬季输水管道结冰以及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 选C项 第 2 题 海水西调 工程每年所调海水充分蒸发 可以大大改善沿线内蒙古北部和新疆的气候 缓解干旱 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海水养殖业属于经济效益 海水西调 工程将大量海水填充到沙漠的干盐湖 咸水湖以及封闭的构造盆地 形成人造海水河湖 但海水的盐度大于当地的某些咸水湖 而构造盆地的地质结构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密闭的环境 若发生海水渗漏会产生更多的盐碱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要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水电不太可行 选A项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 1 调配原因 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 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

9、分布较多的地区 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 包括为何分布较少 为何需求量大 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 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 包括提高利用率 节约资源 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 要保证稳定 安全的资源供应 要考虑线路的造价 要考虑沿线地形 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 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对于资源调入区而言 资源的大规模调入 缓解了资源 能源不足的问题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 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以及促进该地

10、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对于资源调出区而言 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7 广西柳州二模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引汉济渭工程属于陕西省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骨干工程 由黄金峡水利枢纽 三河口水利枢纽 秦岭隧洞工程等五部分构成 工程区位于陕西省中南部的秦岭山区 地跨黄河 长江两大流域 分布于陕南 关中两大自然区 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 推断引汉济渭工程可能面临的困难 2 指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 3 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对关中地区的积极意义 4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将黄金峡水库在原先的基础上加高了13多米 分析加高大坝的作用 答案 1 穿越秦岭 修建隧道 投资大 可能破坏秦岭生态环境 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秦岭地质构造复杂 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 还有移民安置问题 2 破坏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多样性减少 从而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失衡 3 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 促进工农业生产 有利于保护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 还可以向陕北地区供水 促进陕北地区生活用水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4 提高水位 增加水量 使水自流 课堂巩固 复习练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