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735482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汇总(已更新)(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的图表展示1.对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 )A. 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 )A.企业按年产量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10 B. 520

2、 C. 530 D. 5405.某小区居民人均收入最高为5500元,最低为2500元,据此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为( )A.500 B.600 C.550 D.6506.某年收入变量数列,其分组依次为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则有( )A.10万元应归入第一组 B.20万元应归入第二组C.2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 D.3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7.次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类型是( ) A.钟形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洛仑兹分布8.对总体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称为( )A.简单表 B.简单

3、分组表 C.复合分组表 D.整理表9.如果要研究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应用下面那个统计图最合适?( ) A. 饼图 B. 直方图 C. 连线图 D. 散点图10.如果要研究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规律,那一个统计图最合适?( )A. 饼图 B. 直方图 C. 连线图 D. 散点图1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集中趋势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均值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0B、中位数总是大于均值C、中位数总是小于均值D、均值等于中位数2. 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20名男生

4、的平均成绩是70分,那么该班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0 B、85 C、95 D、无法计算3. 某班的经济学成绩如下:43,55,56,59,60,67,69,73,75,76,76,78,79,80,81,82,83,83,83,84,86,87,88,88,89,90,90,95,97.该班经济学成绩的众数是( )。A.80 B.90 C.83 D.934.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 )A、众数 B、几何平均值 C、调和平均值 D、算术平均值5. 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

5、元;3月分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 )A. (元)B. (元)C. (元)D. (元)6. 某居民在银行存款,第一年利率为1,第二年年利率为2,若按复利计算,则存款2年的平均利率为( ) A. B. C. D. 27. 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离散趋势和偏度峰度1.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四分位数 C、标准差 D、方差2. 标准差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 )A、80 B、0.02 C

6、、4 D、83. 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他们的方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4.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均值小,差异程度大 B、均值大,差异程度大 C、两组数据差异程度相等 D、无法确定5.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的调查显示,男生的平均体重是62公斤,标准差为2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是52公斤,标准差是2公斤。据此数据可以判断( )。A.男生体重差异较大 B. 女生体重差异较大C. 男生和女生体重差异相同 D.无法确定6.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则( )A.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 标准差大

7、的平均数代表性大C. 标准差系数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D. 标准差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大7. 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8. 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值高出2个标准差 B、比平均值低出2个标准差C、对于2倍的平均数 D、对于2倍的标准差9.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10. 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

8、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1. 偏度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0 D、大于112. 峰度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度系数是( )A、等于0 B、小于0 C、大于0 D、等于113. 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 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4. 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方差15. 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

9、出3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 C、等于3倍的平均数 D、等于3倍的标准差16对于左偏分布,有下面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7. 测度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是( )A、极差 B、四分位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1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0 B、如果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对称的,平均数为75,标准差为12,则考试成绩在6375分之间的比例大约为95% C、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D、中位数大于平均数19.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

10、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20. 如果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对称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则可以判断成绩在60100分之间的比例大约为( )A、95% B、89% C、68% D、99%21. 如果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对称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则可以判断成绩在70100分之间的比例大约为( )A、95% B、81.5% C、68% D、99%指数一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

11、指数2、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主要差异是( )A、指标形式不同 B、计算范围不同 C、计算方法不同 D、计算范围和方法均不同3、下列现象中具有同度量性质的是( )A、不同商品的销售量 B、不同商品的价格C、不同商品的销售额 D、不同商品的单位成本4、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拉氏价格指数一般( )帕氏价格指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5、统计指数按其指数化指标的不同分为(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与数量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6、若用帕式公式编制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它反映的是( )A、在基期的销售量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B、在计

12、算期的销售量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C、在基期的价格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D、在计算期的价格结构条件下,有关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7、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所需增加的开支额,应编制的指数是()、拉氏价格指数、拉氏数量指数、帕氏价格指数、帕氏数量指数8、若要在不破坏各品种产量计划的前提下,考察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所应采用的指数公式是( )、拉氏成本指数、拉氏产量指数、帕氏成本指数、帕氏产量指数9、“先综合,后对比”是编制( )的基本思路A、个体指数 B、加权综合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10、在计算加权综

13、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A、不同时期的 B、同一时期的 C、基期的 D、计算期的11、下面属于价格指数的是( )A、 B、 C、 D、12、下面属于数量指数的是( )A、 B、 C、 D、指数二1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一般采用(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2、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数指数等于( )A、拉氏指数 B、派式指数 C、理想指数 D、鲍莱指数3、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数指数等于( )A、拉氏指数 B、派式指数 C、理想指数 D、鲍莱指数4、“先对比,后平均”是编制( )的基本思路A、简单综合指数 B、加权综合指数 C、加权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5、用加权平均指数法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一般采用的公式是( )A、 B、 C、 D、6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A加权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