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735449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城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9.1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

2、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主张A.以德为主,礼法并重 B.礼制下移教化百姓C.为政以德,体恤百姓 D.恢复西周礼乐制度25.汉朝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做“游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其罪已不容诛矣”。两人对

3、郭解的不同评价反映了A.游侠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B.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D.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26.据旧唐书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被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愚人何罪,而肆重刑乎。更彰朕之不德也何有不察其本而一概加诛,非所以恤刑重人命也。”这反映了唐代A.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B.废除旧法创立新法C.减轻刑罚轻罪轻罚 D.关注民生以民为本27.顾炎武提出“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候、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天子之所恃以平治天下者,

4、百官也”。可见,顾炎武这一言论实际上A.描绘了限制君权的构想 B.否定了君主的至上权威C.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理论 D.体现出对选官制度的不满28.1870年日本派员来华议时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彼因泰西各国业与中国立约通商,该国亦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援例而来,似系情理所有之事。该国向非中土属国,不奉正朔,本与朝鲜、琉球、越南臣服者不同。”这表明李鸿章A.重视与日本进行通商 B.受到近代外交的影响C.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 D.固守传统的夷夏观念29.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墨海书馆,1845年英国人在广州黄埔开办柯拜船坞,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美华书馆。此后英美又在上海、厦门接连开办船舶修理

5、厂、印刷厂、药房、打包厂等,他们雇佣了一部分中国人从事生产。据此可知A.中外文化逐步融合 B.传统自然经济迅速解体C.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D.早期近代产业工人诞生30.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载,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据此推知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A.强化了在华物资管制 B.摧毁了中国民族工业C.转嫁了侵略战争负担 D.动摇了中国国防根基31.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某事件,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喜悦、迷茫、震惊交织在一起。当时最流行的三句话是:蒋邦受打击,苏联干生

6、气,佐藤真着急。由此可知,该事件A.表明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 B.促使中国重返了联合国C.体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32.早期罗马法虽然保持了血缘家族和传统的家庭习惯,但从不支持家族团体主义,而是以个人行为为中心,其发展趋向是“家庭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这反映出罗马法A.主张人人平等与自由 B.忽视家族家庭的权利C.重视保障个人的权利 D.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33.下表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表格中的信息反映了A.近代自然科学诞生推动欧洲文化的进步 B.妇女地位的提高得益于工业

7、革命推动C.印刷术传入促进欧洲文化的突飞猛进 D.启蒙运动使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的风尚34.新政时期,罗斯福认为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于是工人工资得到了增加,19331939年美国工人周工资从16.73美元增加为23.86美元。罗斯福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劳资双方矛盾 B.加快工业发展速度C.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D.保护资产阶级利益35.1989年,苏联领导人认为:45年来,我们一直设法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源自意识形态信念的冲突并没能证明白身的合理性从战略角度而言,冷战的方法已经败北。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普通人或许已经更好地明白了这点。这

8、说明A.两极对峙格局已经结束 B.美苏意识形态冲突严重C.苏联将转变冷战的思维 D.苏联普通人更理解冷战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清朝中期,随着中国与欧美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口商品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之后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18251826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价值1895两,18311832年增至36

9、0521两,18331834年达451565两。摘编自郭立珍清朝中期洋货进口对中国消费生活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萌生了“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的动机,然而直到19世纪90年代,以1890年建成开工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92年投产的湖北织布官局为标志的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业才千呼万唤般的难产中真正诞生。18901910年间民族机器纺织业共设立工厂27家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产生是“突发式”的,这一点从上述企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身份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由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创办的,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

10、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进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业兴起的特点,分析洋货进口与近代机器棉纺织业兴起的影响。(18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在法兰西思想与精

11、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政治家、思想家等杰出人物。摘编自大国崛起根据材料信息,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作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清太宗于1626年即汗位。嗣位之初,三大贝勒分月掌理政事;后二年,汗集

12、诸贝勒,令其代之,分直国中机务;更仿中国设立六部,以贝勒为长官,置启心郎坐于其后,“倘有差谬,则启其心”。郎由汗任命,对之负责,长官之权削小。太宗深谋远虑,过于其父。其提高君权,直变更女真之风俗,初立文馆,备其顾问;后分设三院,显受中国制度影响。1636年,太宗得林丹汗之传国玺,改国号日大清,自称皇帝,添设蒙古、汉军八旗。杀降先为常事,增加汉人之恐惧,加强其抵抗力。太宗严禁杀降;贝勒知者,罚民十户;小民杀者,抵死,妻子为奴,风气为之一变。贝勒请优待汉人,建议:明长官降者,妻以诸贝勒及大臣女;虽未施行,汉人待遇与前不同,逃者减少。摘编自陈恭禄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太宗改革的内容。(9分)

13、(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清太宗改革的意义。(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0年5、6月间德军在欧洲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日本决定抓紧时间南进。同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苏德战争爆发生,日本连续召开会议,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南进。南进既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苏联得到日本放弃北进的情报后,从远东调兵参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对缺乏资源的日本打击极其沉重,日本军方认为

14、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决定对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远洋袭击。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意义。(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孟泰(1898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鞍钢炼铁厂工作。工作初期,他经常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铁房里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修好并擦洗干净的各种器材零件。孟泰说“国家搞建设跟自家过日子都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勤俭。”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治金史上的空白。他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所作所为操作法,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他与工人反复研究,改变过去冷却水顺炉淌的情形,排除了高炉发生爆炸事故的隐患。他抓住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放过,一个一个地圆满解决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孟泰精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概括孟泰的精神品质。(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