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35255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镜的校配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镜的校配 运城市护理职业学院光登利 1 校配 将合格的眼镜根据配镜者额头型 脸型特征以及佩戴后的视觉和心理反应等因素 加上适当的调整 使之达到舒适眼镜要求的操作过程成为眼镜的校配 2 舒适眼镜的要求 1 视物清晰 2 佩戴舒服 3 外形美观 3 1 视物清晰 1 眼镜的屈光度 棱镜度正确 2 镜眼距为12mm 3 正确的前倾角约为8 15 4 2 佩戴舒服 1 无视觉疲劳 配镜者视线与光学中心重合 正确的散光轴位 棱镜基底方位 像差少的镜片形式 2 无压痛感 镜脚长度 弯曲度与耳朵相配 鼻托的间距 角度与鼻梁骨相配 镜架的外张角 镜脚的弯曲与头型相配 耳 鼻 颞部无压痛 5 3 外形美观 1

2、 镜架规格大小与脸宽相配 2 镜架色泽与肤色相配 3 镜架形状与脸型相配 4 镜片与镜架吻合一致 左右镜片色泽 膜色一致 5 眼镜在脸部位置合适 左右对称性好 6 用校配弥补佩戴者脸部缺陷 6 校配有关名词 术语简介 1 外张角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的夹角 一般约为90 95 2 颞距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的距离 7 3 倾斜角镜片平面与垂线的夹角 也称前倾角 一般为8 15 4 身腿倾斜角镜腿与镜片平面的法线的夹角 也称接头角 倾斜角与接头角数值上相同 但概念完全不同 8 5 镜眼距镜片的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的距离 d l2mm 9 6 镜面角左右镜片平面所夹的角

3、 一般为170 180 10 7 弯点长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 耳朵与头连接的最高点 的距离 垂长耳上点至镜腿尾端的距离 垂俯角垂长部分的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 垂内角垂长部镜腿内侧直线与垂直于镜圈的平面所成的夹角 11 8 鼻托的前角 斜角 顶角前角正视时 鼻托长轴与垂线的夹角 一般为20 35 12 斜角 水平角 俯视时 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 一般为25 35 13 顶角侧视时 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 一般为10 15 14 基本校配选项 眼镜架的水平位置 颞距宽度 镜腿弯点长度是眼镜校配最基本的项目 1 眼镜的水平位置 根据眼镜光学与生理光学和眼镜美学的要求 眼镜在脸上的高

4、度 一般以眼睛下眼睑与镜架的水平基准线相切为好 15 2 眼镜位置过高 过低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 鼻托中心高度 鼻托距 镜腿弯点长不合适 例如 鼻托中心高度过高 鼻托间距过大 镜腿弯点长过长等会使眼镜下滑 产生眼镜位置过低斑象 鼻托间距过小 鼻托中心高度过低等会使眼镜上抬 产生眼镜位置过高现象 16 镜框水平度倾斜 镜框水平度倾斜1 检查方法 以镜架的左右眉框与眼睛或眉毛的距离是否一致来判断 2 镜框水平度倾斜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左右身腿倾斜角大 小不一致 左右镜腿弯点长不一致 弯点长较短的一边要上抬 左右耳朵的位置有高低 17 2 眼镜颞距宽度 是以顾客的颅围周长为基本参照 以镜脚不会夹

5、紧头颅两侧为合适 颅围比较大的顾客 可适当加大眼镜架的颞距宽度 反之 则适当减小眼镜架的颞距宽度 18 镜腿尾部与耳朵 头部的相配 1 检查方法之一 翻下上耳廓 观察镜腿的弯点与耳上点的位置是否重合 2 不同位置结果分析 图a 弯点与耳上点的位置重合 为正确的配合 图b 弯点长过短 使耳朵后侧产生压痛 图c 弯点长过长则眼镜易滑落 图d 镜腿垂长部分的曲线应与耳朵后侧的轮廓曲线相适宜 使镜架垂长压力沿耳朵均匀分布 若两者曲线不相适宜 则产生了局部压迫 19 从头部后方观察 镜脚的尾部与头部内陷的乳突骨的接触是否相适宜 4 配合情况分析 图a 镜腿尾部与耳朵后侧 头部乳突骨相配良好 无压痛 图b

6、 镜腿垂俯角太小 镜腿仅与耳上点接触产生局部压痛 且眼镜易滑落 图c 镜腿垂俯角太大 镜腿过度压迫耳朵后侧 产生局部压痛 图d 镜脚垂长部分曲线与耳朵曲线不适宜 产生的耳上点与耳朵后侧局部压痛 图e 镜腿垂内角过大 使镜脚尾端压迫头部产生局部压痛 20 眼镜向下滑落的原因 1 两托叶间距宽于鼻梁两侧 2 眼镜颞距过宽 3 颞距过窄眼镜向前探出 4 镜腿弯曲位置过长 弯点长 5 重量不均匀 镜腿过细 固定力不强 21 眼镜框向一边偏移 1 检查方法 一般根据左右鼻侧镜框边与鼻梁中心线的距离是否一致来判断 2 偏移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左右外张角大小不一致 鼻托位置发生偏移 左右镜脚弯点不一致 2

7、2 眼镜片与睫毛相接触 1 检查方法 戴镜者镜片与睫毛相接触 会引起不舒服感 还会油污镜片 所以当镜片内表面睫毛位置处有油污 则表明镜片与睫毛有接触 2 眼镜片与睫毛接触原因的分析主要原因 鼻托高度过小 使镜眼距过小 镜脚弯点长过小 镜架水平弯曲度 镜面弯曲 不合适 睫毛过长 23 鼻托的角度 对称性 高度等因素引起的鼻部局部接触产生的压痛 1 检查方法 鼻托叶面必须与鼻梁骨全部接触 2 鼻梁压痛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鼻托的角度与鼻梁骨角度不符 前角与鼻梁骨的前角不符 如图a 鼻托的斜角过大 使托叶面与鼻梁局部接触 如图b 鼻托斜角过小 托叶面与鼻梁局部接触 如图c 左右鼻托的高度不同 如图d

8、 左右鼻托对称差 如图e 24 眼镜校配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使配镜员运用整形校配工具对金属眼镜架和塑料眼镜架 无框架 半框架按镜架材料的分类归入金属眼镜架 进行因人而宜的校配操作 使之达到舒适眼镜的要求 25 一 校配金属眼镜架 金属眼镜架指眼镜的主要零部件用金属材料制作 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无框架 半框架的主要零件也都是金属材料 校配的操作也与金属架基本相同 所以都归入金属眼镜架 金属眼镜架校配的重点是鼻托和身腿倾斜角 外张角的钳整 镜腿弯点长度和垂长弯曲形状的加热调整 金属眼镜架校配的难点是鼻托与鼻梁的相配 镜腿垂长部与耳朵 头部乳突骨的相配等 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 熟能生巧 才能精益求精

9、 使顾客满意 26 1 外张角的调整操作步骤 1 一手握圆嘴钳 钳在桩头处 作辅助钳 固定不动 保护桩头焊接处牢固 2 另一手握圆嘴钳 作主钳 钳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向外扭腕增大外张角 向里扭腕减小外张角 27 身腿倾斜角的调整操作步骤 1 一手握整形钳 钳在桩头处作辅助钳 固定不动 保护桩头焊接处牢度 2 另一手握整形钳 钳在镜腿铰链前 尽量靠向辅助钳保证弯曲时铰链不受力 作主钳 向上扭腕 减小身腿倾斜角 向下扭腕 增大身腿倾斜角 28 鼻托间距的调整操作步骤 1 一手持镜架 拇指与食指分别捏住镜圈的上下方 2 另一手持整形钳 钳住托叶梗下部向鼻侧扭腕 缩小间距 向颞侧扭腕 扩大间距 29 3

10、 在鼻托间距调整好后 用整形钳钳住托叶梗上部近托叶面处 按需扭腕 保证托叶面与鼻梁骨的合适角度 30 鼻托中心高度的调整步骤 1 一手持镜架 另一手握整形钳夹住托叶 2 鼻托钳往下拉 鼻托中心高度下移 镜架朝上移动 3 鼻托钳住上送 鼻托中心高度上移 镜架朝下移动 31 左右鼻托位置不对称的调整操作步骤 1 一手持镜架 另一手握整形钳 钳住要调整的托叶梗下部 2 向正确鼻托位置方向扭腕 3 再用整形钳 钳住托叶梗上部 将托叶角度弯曲到与鼻梁骨相配的所需角度 4 一个托叶完成后 再换另一个 动作如前 32 鼻托高度的调整操作 l 一手持镜 另一手握鼻托整形钳 钳住托叶 2 增大鼻托高度的操作步骤

11、 鼻托钳朝外拉 增大鼻托高度 鼻托钳转动一个角度 使托叶角度与鼻梁骨相适应 5 减小鼻托高度的操作步骤 鼻托钳朝里推 减小鼻托高度 鼻托钳转动一个角度 使托叶角 33 鼻托角度的调整操作步骤 1 一手持镜 另一手握鼻托整形钳 钳住托叶 2 按需转动鼻托钳调整前角 斜角 顶角使托叶面与鼻梁骨相适应 34 镜腿弯点长的调整操作步骤 1 先用烘热器 加热垂长处脚套防止弯裂 2 把垂长弯曲部伸直 3 冷却后把镜架戴在顾客脸上 保证镜眼距 找出正确耳朵上点位置 做好记号 4 用烘热器 加热垂长部 以大拇指为弯曲支承 弯曲镜脚弯点 使记号处与耳上点位置一致 35 镜腿尾部的复合弯曲的操作 A弯曲 保证垂长

12、的前部与耳壳廓形状一致 B弯曲 使垂长的中部与头部乳突骨凹陷形状一致 C弯曲 使垂长的末端向外弯曲不压迫头部 36 2 操作步骤 先用烘热器加热垂长部 防止塑料脚套弯裂 一手持镜架 A B C弯曲 以另一手大拇指为弯曲支承 食指和中指施力滑动 保证弯曲效果 37 10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 焊接点处 最好用辅助钳保护 以防焊点断裂 2 握钳用力不能过大 以免在镜架外表面上留下压痕 影响美观 3 只要钳口能插入 应尽量用装有塑料保护块的整形钳 38 4 身腿倾斜角 外张角调整时 铰链不能受力 5 脚套加热不能过头 防止塑料熔融变形 6 禁止脚套不加热弯曲 防止脚套皲裂 7 各种金属材料的回弹性能

13、相差较大 需要操作者认真体会 掌握规律 39 二 校配塑料眼镜架 塑料眼镜架校配重点是 外张角 身腿倾斜角 弯点长 垂长弯曲形状的加热调整 40 1 外张角调整操作步骤 1 挫削增大外张角当外张角过小或戴镜者头大 颞距不对时 用挫刀挫削镜脚的接头处 到符合要求的外张角为止 2 用加热方法 增大或减小外张角 用烘热器对镜架桩头加热 使其软化 增大外张角 一手持架 另一手握镜腿 慢慢向外扳开所需角度 41 减少外张角 一手持架 另一手的食指 中指抵在内表面眉框处作支承 大拇指在镜架外表面桩头处向里推至所需角度为止 42 弯点长 垂长弯曲形状的调整操作与金属架同类的操作完全相同 43 颞距过宽 过窄

14、调整 1 用烘热器在其鼻梁间部位进行预加热 使该区略有软化 2 双手平卧镜架边缘 作为内扳动 改变镜架整体颞距 44 三 注意事项1 塑料架的校配 尽量不用整形钳 以免留下印痕 2 加热前应充分了解被加工镜架材料的加热特性 以免失误造成毁架 影响声誉 3 塑料架若装有活动鼻托 则与金属架鼻托调整方法相同 4 加热操作时 注意安全 不过热 保护手指皮肤不被烫伤 45 46 第三节无框眼镜的面部校配 操作步骤1 对新配无框眼镜先进行外观观查 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 然后观察配镜者的脸的型态 如鼻梁高低 眼眉是否对称 耳朵高低 脸形宽窄等情况 3 进行试戴 在试戴过程中 发现不适之处 根据配镜者脸型进

15、行校配 47 第一步 调整两镜腿的宽窄 要与脸的宽窄相吻合 第二步 调整鼻托的高低与鼻梁相吻合 要将眼镜下边与脸离开几毫米为宜 第三步 调整眼镜腿的长短与眼至耳朵的距离相吻合 第四步 有些配镜者的脸形特殊 一耳朵靠前 一耳朵靠后 一眉毛高 一眉毛低等不对称现象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但是要比较婉转的向配镜者说明情况 48 三 注意事项1 打孔眼镜校配时 如眼镜比较高档 不要硬性调整 需要松开螺丝的时候 要松开螺丝 需要卸下镜片的时候 要将镜片卸下 2 校配好以后检查一下两镜片是否松动 使用管套拧紧螺钉 要告诉配镜者 双手摘戴眼镜 以免使镜架变形 镜片破裂 3 擦洗镜片时用手捏镜片边 不要捏眼镜框 以防螺丝松动 49 50 2020 3 31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