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12735177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暑期作文辅导提升:五招教你写好游记作文!暑假就要到了,不少同学会选择在假期里出去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同学们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一定会遇上许多有趣的事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选择“游记”来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哪怕时过经年,一篇好的游记,仍然能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老师为同学们精心挑选了五个写好游记的妙招,帮助大家记录生活的美好!No.1. 理清线索,移步换景要写好游记,我们首先要注意理清游览的线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移步换景法。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

2、者的脚步,游遍全景。用移步换景法写景,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其次,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最后,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 阿里山纪行这篇游记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风光。作者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从台北的松山机场搭机,仅40分钟就到了台湾中部的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木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从进山到下山,作者边行进边描写所见风光,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No.2.

3、 善于取舍,详略得当写游记,要讲究材料取舍。当我们游览风景名胜时,令人眼花缭乱的美景肯定不胜枚举,但是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随便动笔,否则就容易让文章变成“流水账”。我们要抓住最有特点的景物,尤其是最使自己激动最使自己难忘的景物,进行较详细的描写,其他的则可写或不写。这样,文章才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比如,在蓝蓝的威尼斯一文中,作者在介绍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的时候,重点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而在描写威尼斯秋色一段,作者则重点写了秋天的圣马可广场。这样以来,文章既有“面”的描写,又有“点”的突出。No.3. 抓住特点,具体生动写游记,还要抓住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大千世界,各种物体

4、、各处景色不尽相同,只有准确抓住所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作具体生动、细致深入的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如,在鼎湖山听泉一文中,作者抓住了泉声的音乐性特点,运用一连串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如此一来,泉声之动人被作者写得淋漓尽致。No.4. 融情入景,感动读者参观游览的文章,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景与作者胸中情统一起来。人常说“触景

5、生情”,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有不同于以往见闻的感触,所以,写游记或参观访问记,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才能情文并茂,引人入胜。写情可以是写景以后直接抒情,也可以是把情融入写景的字里行间。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突出了小石潭寂静幽清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融入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阿里山纪行一文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的共同愿望。这两篇记游散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No.5. 语言

6、生动,身临其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灵活自由,但是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在写游记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装饰我们的文章。首先,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其次,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写景。然后,我们可以引用诗句把景装饰得更美。最后,我们还可以引用神话传说,使美景更奇丽更迷人。比如,在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作者就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将三峡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这一段文章之中,郦道元将视觉、听觉相结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用了捕鱼人的渔歌,让人们体会到了三峡的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生动的描绘了三峡的秋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