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735164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C】及其规律的科学。A心理活动B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 D心理品质2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植物性神经、脑神经和【D】。A 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脊髓D脊神经3根据学习的定律,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D】。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5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等属于【D】。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

2、忆D逻辑记忆6根据思维结论是否又名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C】。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分析思维D创造性思维7 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C】。A有意注意B注意转移C无意注意D注意分配8【C】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认为基本需要得以满足,跟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A弗洛伊德 w.Ko8.CcB奥尔德弗C马斯洛D冯特91905年,世界上编制的第一个智力测量的量表是【D】。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D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0在人际认知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

3、着重要作用。这是【B】。A正性偏差B近因效应C第一印象D定势效应page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ABCDE】。A实验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临床法E 个案法2脑学说的发展经历了【ABCD】。A模块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说D定位说E模板说3学习材料的直观方式有【BCD】。A语言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E图像直观4皮肤觉通常包括【BCD】。A感觉B触觉C痛觉D温度觉E痒觉5长时记忆包括【ABCE】。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记忆

4、D言语记忆E动作记忆6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BE】A走楼梯B研究登上路线C回忆办公室门号D慢跑E走象棋7下面属于无意识状态的是【AC】。A催眠B睡眠C白日梦D冥想E幻觉8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划分为【CD】。A有意识动机B生理动机C主导动机D从属动机E无意识动机9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具有【ABD】基本特性。A强度B平衡性C饱和度D灵活性E多变性10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ABCDE】。A认知B动机C情感D态度E行为pag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 _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

5、行为因素的方法。2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_的发展。3技能形成的前提_。4_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5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_。6在想到“鸟”的概念时,人们通常会想到麻雀,体现了概念的_。7药物成瘾可分为两大类:_和心理依赖。8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_。9能力的因素说包含独立因素说、二因素说和_。10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去推断他的其他一些品质。如,知道某人是上海人,人们就会推断他精明、细致、能干但狡猾、小气。这就是_效应的作用。填空题答案1.个案法2.个体

6、心理3.大量的练习4.深度知觉5.内隐记忆6.原型说 7.生理依赖8.执行决定阶段9.多因素说10.定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质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二)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实际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2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答: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

7、理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1)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感觉阶段、直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身体的形成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和语言在人类心里产生中的作用。(2)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

8、理发展的根本动力。3简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3岁)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犯罪,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包括惩罚定向阶段和寻求快乐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阶段和权威定向阶段(9-15岁)。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4简述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答:(1)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

9、、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2)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学生由于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快速的发展,做事情的计划性增强,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观察力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目的性强。准确迅速。长期坚持。正确理解。(3)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要包括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观察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page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体现“师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10、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一、认真教学,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先生,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

11、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二、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校、关心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师德的核心,力为一个人师。作为班主任,除了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在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让学生感觉到很关心、重视,从而优化本班的班级管理效果。在批评教育时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轻易伤害。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这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在教育愈来愈规范化的今天,需要我们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艺术家,知法、懂法、守法、宣法是我的职责和义务。尽职尽责

12、,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五、严谨治学、团结协作。“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是我的信念,所以,从未放弃学习充电,尤其是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经常性的上教育在线学习同行的经验与教训,同时积极练习写随笔,争取每周不少于三篇的反思。以学校的价值为导向、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来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领导的信誉,与老师们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六、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经常家访,寻求家长的意见,不以家庭背景视人,平等谦虚地对待家长。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何服务学生从而使家长满意,一直是我深以为

13、虑的问题。虽然,很多家长的素质低下,对孩子的教育也成问题,但作为一名老师却不能急,不能躁,只有更耐心更细致的工作。身在农村中学,不廉洁也廉洁,因为在农村就读的家庭,十之有九,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很多的学生还接受困难补助,没有家长会给老师送礼,这样也少去了老师的那份贪婪之心。2论述中学生的心理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一、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与人的遗传素质、性格、后天环境和教育有关。它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气质类型是表现为积极的性格特征还是消极的性格特征,还不稳定,因而可塑性很大。自高中之后,气质表现越来越少,性格逐渐稳定化与社会化。

14、二、性格中学生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类型差异和特征差异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特征差异表现在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或在活动中的意志力上。初中生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不稳定的,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和随着情感的稳定,性格的意志力日趋提高。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初期,其情绪情感变化很大,激情往往占一定的地位。高中生性格的情感特征日趋稳定,基本上代表他成熟后的特征,往往在一生中保持下去,即使有变化,只是量的增减,而很少有质的变化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志,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首先表现在意志的倾向性上,即对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内容的选择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兴趣发展水平,学生兴趣各有特点,有的是从小就有,有的是后来出现,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出现变化;最后是兴趣的品质,即兴趣的深度、范围和持久性。四、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