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34897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经络腧穴概论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经络学说概述第二十二经脉第三奇经八脉第四经别 别络 经筋 皮部第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主要内容提示 重点 2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源于 内经 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和总结 其后 难经 对其进行了补充 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 伤寒杂病论 创六经辨证纲领 针灸甲乙经 系统论述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的循行 骨度分寸取穴方法和主病 3 曾仕强 台湾智慧大学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 经络 飞机的航道 北京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xi ng教授 经络是人体内多结构 多层次 多功能的控制系统 4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

2、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客观存在的 2 可能包括人体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的总体功能 3 经络的实质在于 经气 本质 5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 十二正经 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脉 是经脉的小分支 即十五别络 浮络 孙络 及其连属组织 对内连属各个脏腑 对外连于经筋 皮部 组成 见后表 经络系统的组成 6 经络系统简表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手三阴经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手三阳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十二正经太阴脾经阳明胃经足三阴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足三阳经经脉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十二经别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 可加强十

3、二经脉中相为表经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补正经之不足 络奇经八脉 冲 任 督 带 阴跷 阳跷 阴维 阳维脉 有统帅 系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统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各别出一支加任 督二脉和脾之大络 可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浮络 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 是络脉中最细小的部分内属于脏腑 同十二经脉直接络属十二经筋 可联缀四肢百骸 并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 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 分属十二经脉 外连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连属组织 经络系统 7 8 十二经脉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据 手足之别 阴阳之分和脏腑归属三个方面而命名 命名原则如下 内属阴 外属阳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 阴经

4、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 阳经 上属手 下属足行于上肢 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 手经 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 足经 脏属阴 腑属阳阴经隶属于脏 阳经隶属于腑 9 三阴 三阳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厥阴 少阴 六腑 五脏 10 十二经脉 又名十二正经 的分布 11 四肢 阴经行于内侧面 阳经行于外侧面 注意 下肢内侧 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 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12 13 十二经脉的分部规律 头面部 手 足阳明 面部 前额部手 足少阳 头侧 手 足太阳 面颊 头顶及头后部 躯干 手三阳 肩部 肩胛部手三阴 从胸部浅出腋下足三阴 腹部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

5、阴经 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 足厥阴经足三阳 足阳明经在前 胸腹 足太阳经在后背 足少阳经在侧面 见下图 14 经脉在躯体的排列 15 头 面 胸腹手足 手 三 阳 足三阳 足 三 阴 手经交于手 足经交于足阳经交于头 阴经交于胸腹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流注规律 16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流注规律 走向交接规律手之三阴胸内手 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 足之三阴足内腹胸 交接部位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的末端衔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头为诸阳之会 异名的手足阴经在胸腹内脏交接 17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

6、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手食指端 足大趾端 手小指端 足小趾端 手无名指端 足大趾端 鼻旁 心中 目内眦 胸中 目外眦 肺中 四肢末端 头面或胸腹 同名 表里 表里 18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歌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19 肺经 20 大肠经 21 胃经 22 脾经 23 心经 24 小肠经 25 膀胱经 26 肾经 27 心包经 28 三焦经 29 胆经 30 肝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特

7、点 45 一 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 别道奇行 的八条重要经脉 分别是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跷脉 阳跷脉 阴维脉 阳维脉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6 二 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走向和分布不规则与五脏六腑无络属关系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关系 47 三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机能的调节 48 四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功能 起于胞中 下出会阴 沿脊后上行 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 并循头部正中线 经头顶 额部 上唇 上唇系带 龈交 处 分支 从脊后分出 属肾 阳脉之海 交会 大椎 调节阳经气血

8、 反映脑 髓和肾功能 督脉 49 起于胞中 下出会阴 经阴阜行于腹部和胸部正中线 至咽喉 到下颌部 环绕口唇 沿面颊 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 从胞中别出 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阴脉之海 交会 调节阴经气血 任主胞胎 任脉 50 冲脉 起于胞中 下出会阴 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 挟脐上行 散布胸中 上行经喉 环唇 至目眶下 分支 从气街分出 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 再沿胫骨内缘至足 支者从内踝后分出 向前斜入足背 入大趾 分支 出胞中 行脊前 向后与督脉相通 十二经脉之海 贯穿全身 调节 脏腑气血有余 不足 溢蓄贮存 灌渗补充 月经孕育 51 起于季胁 斜向下行到带脉穴 绕身一周 环行于腰腹部 在腹面

9、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基本功能 约束纵行诸经固护胞胎3 主司妇女带下 带脉 52 阴跷脉和阳跷脉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 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 经前阴 沿腹 胸进入缺盆 出行于人迎穴之前 经鼻旁 到目内眦 与手足太阳经 阳跷脉会合 53 阴跷脉和阳跷脉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申脉穴 沿外踝后上行 经腹部 沿胸部后外侧 经肩部 颈外侧 上挟口角 到达目内眦 与手足太阳经 阴跷脉会合 再上行进入发际 向下到达耳后 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54 阴跷脉和阳跷脉 功能特点主司下肢运动主司眼睑的开合 55 阴维脉和阳维脉 1 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 沿下肢内侧上行 至腹部 与足太阴脾经同行 到协

10、部 与足厥阴肝经相合 后上行至咽喉 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 与足少阳胆经并行 沿下肢外侧上行 经躯干部后外侧 从腋后上肩 经颈部 耳后 前行到额部 分布于头侧即项后 与督脉会合 56 阴维脉和阳维脉 2 功能特点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正常情况下 阴阳维脉互相维系 对气血盛衰起着调节溢蓄的作用 57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脉均起于胞宫 其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冲脉行腹部 下肢及脊柱前 有 一源而三歧 之说 带脉横行腰部 约束纵行的诸经 督脉为 阳脉之海 任脉为 阴脉之海 冲脉为 十二经脉之海 58 经别

11、 别络 经筋 皮部 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自学内容 59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 沟通联系作用1 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 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3 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4 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 运输渗灌作用 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60 三 感应传导作用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作用于腧穴或其它刺激时产生的感觉等各种信息的传递和通导作用 四 调节作用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 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 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 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 61 二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 阐释病理变化1 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2 体内

12、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 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 指导疾病的诊断1 循经诊断 2 分经诊断 62 三 指导疾病的治疗和药物归经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 如头痛 太阳经头痛 羌活 蔓荆子 川芎阳明经头痛 葛根 白芷 知母少阳经头痛 柴胡 黄芩 川芎厥阴经头痛 吴茱萸 藁本 63 单选题 1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是什么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经筋 答案 64 2 十二经脉之海 是指何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答案 65 多选题 1 经络学说是下列哪些学科的重要理论根据 生理 病理 针灸 推拿 气功 题解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中医的生理 病理 诊断 治疗用

13、药各个方面 尤其是针灸 推拿 气功等学科方面的重要理论根据 答案 66 2 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A 运行气血B 感应传导平衡C 调节机能平衡D 沟通表里上下E 联络脏腑组织 答案 ABCDE 67 腧穴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腧穴的主治特点及规律3 掌握特定穴的意义和分类方法及其分布特点4 掌握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5 熟悉腧穴的命名规律6 了解十四经穴的主治规律 68 腧穴的发展 分类和命名 一 腧穴的发展 以痛为腧 无定位 无定名 定位 定名 定位 定名 归经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349个穴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王惟一354个穴 十四经发挥 滑伯仁354个穴 针灸大成

14、杨继洲359个穴 针灸逢源 李学川361个穴 延续至今 69 二 腧穴的分类 1 十四经穴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 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 督脉的腧穴 2 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 又有明确的位置 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3 阿是穴 既无一定的名称 亦无固定位置 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它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又称 天应穴 不定穴 压痛点 70 三 腧穴的命名 凡诸孔穴 名不徒设 皆有深意 孙思邈 1 根据所在部位命名2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3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4 参照动植物命名5 借助建筑物命名6 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71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一 腧穴的主治特点1 近治作

15、用2 远治作用3 特殊作用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1 分经主治规律2 分部主治规律 博学强记 72 一 腧穴的主治特点 1 近治作用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其邻近组织 器官病症的作用 2 远治作用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 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3 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73 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 1 分经主治规律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2 分部主治规律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74 特定穴 1 特定穴的意义 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作用 特定位置及特定名称的

16、一类腧穴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五输穴 井 荥 输 经 合 60 井 意为谷井 喻山谷之泉 是水之源头 荥 意为水小 喻刚出的泉水微流 输 有输注之意 喻水流由小到大 由浅渐深 经 意为水流宽大通畅 合 有汇合之意 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 75 五输穴 五输穴经脉名称井 木 荥 火 输 土 经 金 合 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76 特定穴 2 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 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12 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 15 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 阳跷 阴维 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16 77 特定穴 3 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12 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12 下合穴 六腑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