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34750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说课讲解(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 有一位作家说过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 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舍 什么该得 什么时候该舍 什么时候该得 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 终老田园 今天我就来学习他的 饮酒 来领略陶渊明舍与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 陶渊明 365 427 名潜 字元亮 谥号靖节 人称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 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 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 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 陶谢 主要作品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饮酒晋 陶渊明结庐 在 人境 而无 车马 喧 问君 何 能尔 心远 地 自偏 采菊 东篱 下 悠然 见

2、 南山 山气 日夕 佳 飞鸟 相与 还 此中 有 真意 欲辨 已 忘言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 陶渊明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 这有人生的真义 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 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结庐 构室 人境 人世间 而 却 车马喧 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 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

3、 人境庐 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 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思考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 为何 而无车马喧 呢 这里的 车马喧 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 而应指 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 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 地位 财富 荣誉之类了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君 诗人自称 尔 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 因为 心 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 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悠闲自在的样子 南山 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

4、中 见 有本子作 望 苏轼说 因采菊而见山 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 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 菊 采菊 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陶渊明爱菊 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 高洁傲岸的品格 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 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 超脱世俗 回归自然的志趣 研讨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如果把 见 改成 望 好不好 为什么 悠然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 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 望 不好 见 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山气

5、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山气 南山的气象 日夕 傍晚 相与 结伴 还 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 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 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 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 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 死与大自然同体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句有两意 1 在己 鸟知回 我知回 已回 2 在人 鸟知回 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 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 也知还家 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 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 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6、此中 此地此时的情景 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 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辨 辨别 说明 忘言 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 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 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研讨联系全诗 说说你的理解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辨别出来 却忘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 实际上 作者的真正意思是 这其中含有的生活的真意 又何必去辨别 去用语言表达呢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总结全篇 点明主旨 研讨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东边的篱笆下 诗人在采撷菊花 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 偶一抬头 无意间望见

7、了悠远的南山 太阳下山时 山色十分美丽 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篱笆 菊 山 鸟 日 人景 由近及远 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 自由恬淡 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 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 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艺术特色 1 情 景 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前四句叙事含理 人境 无喧 心远 地偏 中间四句写景寓理 采菊 见山 日夕 鸟还 最后两句抒情悟理 真意 忘言 整首诗余音绕梁 回味悠长 2 平易朴素的语言中富于情趣与理趣 一 背诵默写 1 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抒发作者恬淡

8、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2 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 对陶渊明的 饮酒 赏析有误的一项 A 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 B 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 情与景相应成趣 C 本诗的主旨句是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D 诗中的 菊 山 气 日 鸟 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 真意 的所在 二 选择题 春望 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 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 想要再有一番作为 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 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 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

9、的生活 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 满目荒凉 而家人久别 存亡未卜 第二年 757年 暮春 春回大地 鸟语花香 草木茂盛 生机勃勃 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 诗人触景生情 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 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春望 溅 抵 搔 浑 胜 簪 ji n 溅落 d 值得 s o 用指甲挠 z n sh ng 能够承受 一种束发的首饰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简直 h n 春望 杜甫 国破 山河 在 城春 草木 深 感时 花 溅泪 恨别 鸟 惊心 烽火 连 三月 家书 抵 万金 白头 搔 更短 浑欲 不 胜簪 朗读节奏划分 感悟诗意 品味诗情 思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写望中所

10、见 勾画出战乱后首都的面貌 国破 和 城春 两意相反 诗人以之对举 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 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 但山河依旧 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 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伤心离别 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心惊胆寒 触景生情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 这是拟人写法 意思是由于战乱 都城破败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 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移情于景 诗句运用反衬手法移情于景 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诗人对时事和离别的感伤 情因景生 景随情移 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 写出了

11、战祸之长 抵万金 极言家书的难得与珍贵 真切的表达了在战乱中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 担忧之情 战火一直持续了几个月 家人的音信断绝 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饱经忧患 强烈的忧国思家之情 头发为之变白 稀疏 情境悲苦 满头的白发越搔越短越少 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白头 因愁而生 搔 的动作是为了解愁 更短 可见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国破家亡 离乱伤痛之外 又叹息衰老 更增添一层悲愁 因为忧国念家 变得越来越少了 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 国破家亡 妻离子散 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沦陷的长安破败的景象 表达

12、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小结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望中所见 见中所感 情景交融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思念亲人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夸张写愁 融家愁国恨于一炉 情景交融 深沉含蓄 合作探究 1 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 即以甲物是来衬乙物非 杜甫的 春望 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国 是指都城 即长安 是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中心 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 但是 目前的长安 惟有山河存在 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 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 春天来了 城里到处都是 草木深 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 合作探究 2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两句 课

13、本注解为 感伤国事 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伤心离别 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 这是拟人写法 意思是由于战乱 都城破败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 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两种解释虽有区别 但精神是相通的 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 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 一是触景生情 一是移情于物 并无本质区别 雁门太守行 李贺 1 本诗作者为代诗人 字 因其诗作想象丰富奇特 语言瑰丽奇峭 世称 等 与三人并称唐代 三李 唐 李贺 长吉 诗鬼 李白 李商隐 预习检测 黑云 压城 城欲摧 甲光 向日 金鳞开 角色 满天 秋色里 塞上 胭脂 凝夜紫 半卷 红旗 临易水 霜重 鼓寒 声不起 报君 黄金

14、 台上意 提携 玉龙 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 唐代著名诗人 汉族 河南福昌人 字长吉 世称李长吉 鬼才 诗鬼等 与李白 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 三李 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县昌谷 一生愁苦多病 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 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幽冷浓艳 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 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作者介绍 唐代中期 各地藩镇拥兵自重 不服从朝廷 于是朝廷派兵讨伐 亦不能制止 河北诸镇为祸尤烈 河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长 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 背景介绍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铠甲迎着太阳

15、闪出的光 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敌军像乌云般的来势凶猛 仿佛城墙也要被摧垮 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鱼鳞般闪烁着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军中所吹的号角 长城一带 这里泛指北方边境 凝聚 及胭脂 这里指战场上的血迹 在深秋的季节中 遍地响起了军号声 夜色中 胭脂般鲜红的凝结在塞上的大地 呈现出一片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形容鼓声低沉 不响亮 深夜里 部队行进在易水岸边 寒风卷动着红旗 浓霜冻凝战鼓 鼓声越发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提起 指宝剑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 曾置千金以招揽人才 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 我甘愿高举宝剑战死在疆场 黑云 压城 城欲

16、摧 甲光 向日 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 也是写事 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 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 忽然 风云变幻 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 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 只见金光闪闪 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 赏析诗句 三 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 万木摇落 在一片死寂之中 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 显然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 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 鼓噪而前 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 在号角声的鼓舞下 他们士气高昂 奋力反击 角色 满天 秋色里 塞上 胭脂 凝夜紫 后四句写支援部队的活动 半卷红旗临易水 半卷 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 偃旗息鼓 为的是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临易水 既表明交战的地点 又暗示将士们具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 支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 便击鼓助威 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 连战鼓也擂不响 面对重重困难 将士们毫不气馁 半卷 红旗 临易水 霜重 鼓寒 声不起 报君 黄金 台上意 提携 玉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