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2734411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整脊方法PPT幻灯片.ppt(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脊柱整脊方法 门诊病例 患者 女 20岁 学生 自觉恶心欲呕1天就诊 无畏寒 发热 咽痛鼻塞等 近日无食用生冷 酸辣及不洁食物 亦无胃痛 胃胀 腹痛腹泻等不适 月经规律 检查胃部无压痛 反跳痛 细问何时发作 诉昨日体育立定跳远考试回宿舍后发作至今 2 检查 颈椎棘突5 6节压痛 胸椎4 7节压痛诊断 颈胸椎关节紊乱 3 4 学习目的 掌握颈部掌托 肘托拔伸操作方法 斜扳法 胸部扩胸扳法 胸椎对抗复位法 腰部斜扳法的操作及适应症 2 熟悉脊柱整脊手法扳法类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胸椎按压复位法 屈膝屈髋复位法 骶髂关节后伸板法的操作及作用 3 了解脊柱整脊其他手法的操作要领及适应

2、症 5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脊柱整脊手法 扳法 拔伸法 背法 踩跷法 屈伸法 摇法 按压法等总技术要求 稳 准 巧 快 一 稳 平稳自然 避免生硬粗暴 保证安全 即应遵循关节解剖结构 尽量使整脊部位处以放松状态 手法应当在关节活动限度内 避免生拉硬拽 如颈部扳法应该在病人放松状态下带动其颈部转至有阻力即最大限度时候再发力 而不是直接发力扭转以图一步到位 6 二 准 手法有针对性 定位准仔细检查 明确诊断 其次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 定位要准确 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 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而在施行脊柱旋转扳法时 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椎屈伸和旋转的角

3、度 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 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7 三 巧 因势利导 依靠巧劲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 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 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 巧 的技术要求 正如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所说 一旦临证 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8 四 快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 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 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 一般都是运用自身肌肉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 即所谓的 寸劲 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9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扳法类的要领和注

4、意事项 要顺应关节的生理功能 不能超过或违背关节的生理功能 动作要分阶段进行 即先把要扳的关节极度伸展或旋转 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 再做一个突发的 稍增大幅度的扳动 突发的扳动动作要干脆利落 发力要快 时机要准 力度要适当 收力要及时 不能强求关节弹响声 10 2 拔伸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动作要稳而缓和 在开始拔伸时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整个拔伸过程中 用力要均匀持续 不可突发性用力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 3 屈伸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屈伸幅度要由小到大 在从极度屈曲位转为极度伸直位时 或从极度伸直位转为极度屈曲位时 动作

5、要迅速 4 摇法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摇转的幅度要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 用力要稳 动作要缓和 摇转的方向和幅度要在生理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或在患者能够忍受的范围内进行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颈椎整脊手法 13 导致颈椎损伤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 14 1 颈椎病损节段的确定 与病损椎相对应的临床症状 体征 影像学检查 颈1 2 头痛 失眠 高血压 眼耳鼻病证颈椎3 眩晕 颈肩综合征 面部粉刺 痘疹 牙痛 张口不能颈椎4 恶心 双手麻木 肩周炎 牙痛颈椎5 胸痛 心跳过缓 呃逆 手掌胀痛 口臭 火气大颈椎6 血压波动 肩膀 上肢外侧麻痛 拇食二指麻 扁桃体肿大 颈椎7 气短胸闷

6、第四 五指麻痛 颈根 肩胛痛 咽喉痛 上肢后侧内侧麻痛 15 颈椎解剖特点 椎体较小 横椭圆形 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称椎体钩 与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钩椎关节 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横突有横突孔 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 特别是第六颈椎 前结节肥大 又叫颈动脉结节 颈总动脉在其前方经过 16 17 2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2 1颈肩部软组织松解 整体放松颈肩部肌筋对维系颈椎的稳定和正常生理功能极关重要 肌筋的急 慢性损伤 轻则引起颈肩部的不适 重则导致颈肩部活动障碍 甚至诱发头面 五官乃至脑血管 神经症状 松解颈肩部软组织 不仅有助于颈椎骨关节的纠错复正 对于巩固治疗效果 预防和减少复发 尤为重要 1

7、8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分筋 理筋及按摩 推拿等手法 改善颈肩部软组织的微循环状态 恢复或增强颈椎的动力性平衡 19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20 2 2颈椎手法整复 整复错位颈椎病的手法整复治疗 可纠正错缝移位的颈椎骨关节 恢复颈椎的内平衡 从根本上缓解或消除骨关节病损对周围神经 血管的激压 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一般有斜扳法 旋转定位扳法 侧扳法 寰枢关节扳法 仰卧位扳法 21 2 2颈椎手法整复 整复错位 一 摇法类手法1 颈部摇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在患者的身后或侧面 一手扶住其头顶部 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 双手协调做相反方向用力 使颈项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由前屈位渐渐转

8、至后仰位的环形摇转 反复数次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摇转动作要稳缓 以免产生头晕等不适感 2 颈椎手术后或有先天性畸形者禁用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项部软组织劳损 22 二 颈椎扳法类手法 1 颈部斜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头稍微前倾 术者站在患者后侧方 一手扶住患者头顶部 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颏部 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患侧慢慢旋转 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稍微停顿一下 随即用劲做一个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动 此时常可以听到轻微的 喀 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颈椎手术后或有先天性畸形者禁用 2 旋转到极限时 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由于颈部过度扭转使脑部缺血 3 颈椎移位时 整脊手法应用后2

9、 3天内 不宜做颈部过度旋转和后伸活动 以免颈椎再移位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病 颈椎后关节错位 23 2 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在患者后侧方 用一手拇指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 让患者颈部慢慢前屈 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 关节间隙张开时 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 再让患者向患侧侧屈到最大限度 然后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颏部向患侧方向慢慢旋转 旋转时患者头部不能仰起来 当旋转到有阻力时 术者随即用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与此同时 按在棘突的拇指协同用力将患侧向对侧推动 此时常可以听到 喀 声 拇指下也有棘突弹跳感 此手法的特点是定位准确 可用于上 中 下颈段 要领及注意事项

10、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病 颈椎后关节错位 24 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25 3 寰枢关节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低凳上 颈部微前倾 术者站在其侧后方 用一手拇指顶住患者第二颈椎棘突 另一手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颏部 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其枕骨部 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 在拔伸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 当有阻力时做一个突然的稍微增大幅度的扳动 顶住棘突的拇指也同时用力 此时常可以听到弹响声 拇指下也有棘突跳动的感觉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 常配合轻柔的掖法 按揉法 拿法 一指禅推法在颈两侧及肩部治疗 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 26 4 颈椎

11、侧扳法 操作 以患者头向右侧侧屈受限为例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左侧 以右肘压患者的左肩 右手从患者头后钩住患者的颈部 左手置于患者侧头部 左耳上方 先使患者头右侧屈到最大限度 然后瞬间用力 加大侧屈5 10 随即松手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椎小关节错缝 27 5 颈椎仰卧位扳法 操作 以颈椎棘突向左偏歪为例 患者仰卧位 术者位于患者头前 双手置于患者颈后 以一手食中两指按于偏歪的棘突上 然后使患者颈部前屈 至要扳动的颈椎棘突开始活动时 再使患者的颈部向左旋转 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 做一个有控制的 稍增大幅度的 瞬问的旋转扳动 听到弹响声即表明复位 要领及

12、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28 三 颈椎拔伸法类手法 1 坐位颈椎拔伸法一 颈椎掌托拔伸法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风池穴处 双手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 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拔伸牵引时术者双手掌不能夹按两侧颈部 以免压迫颈动脉窦 引起患者头晕等不良反应 2 拔伸牵引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 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地摇法 3 颈椎手术后慎用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椎小关节错缝 颈项部扭伤 项背肌筋膜炎 29 2 坐位颈椎拔伸法 肘托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一手扶住患者枕后部 另一侧

13、上肢用肘弯部托住其下颌部 手掌扶住对侧颜面部 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牵引其颈椎 本手法操作方便且较省力 故临床上在颈椎拔伸法中应用较多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术者肘部不能挤按患者颈前部 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0 3 坐位颈椎拔伸法三 四指归提法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拇指指腹放在患者耳后的风池穴 中指指腹放在太阳穴以虎口对准同侧耳垂 然后四指同时用力 向内挤压而向上提 持续着力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用力要由浅入深 四指同时用力 缓慢持续 严禁暴力挤按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防

14、治感冒头痛 头晕 目眩 耳鸣 耳聋 失眠 健忘 偏头痛 颈项强痛 眼病 鼻病 31 4 颈部端提法 操作 患者坐在低凳上 两腿向前伸直 两手置于大腿上 术者站在患者的侧后方 一手托后枕部 用另一肘夹住患者的下颌 先缓慢向上拔伸 并维持一定的牵引力 待患者颈部相对放松时 瞬间向上用力 拔伸患者颈部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拔伸时应使患者头后仰300左右 2 术者两手应同时用力 3 术者肘部夹住的是患者的下颌 而不是颈部 4 本手法是在颈椎拔伸的基础上 瞬间向上增大拔伸力 因此可增大颈椎的椎间隙 减小颈椎间盘内的压力 调整颈椎椎间关节 不会加重对颈椎炎性神经根的刺激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 颈椎

15、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32 5 卧位颈椎拔伸法一 操作 患者仰卧位 术者坐在其头前方 用中指按住其颈椎棘突 两拇指分别扶按住下颏部两侧 两手同时用力拔伸颈椎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对体质虚弱 精神较紧张的患者 用颈椎拔伸法时应选择卧位拔伸法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3 6 卧位颈椎拔伸法二 操作 患者仰卧位 术者坐在其头前方 一手托扶其枕后部 另一手托住下颏部 两手协同用力 缓缓拔伸颈椎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卧位颈椎拔伸法一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4 7 颈部提推法 操作 患者坐位 头部微屈 术者站在其侧后方 右手拇指指腹置于后移

16、的棘突上 左手以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 左手往上提的同时 右手拇指轻轻往前推动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术者向前推动的力量不要过大 以免纠正过度 2 术后患者不要过度做颈部前屈后伸的活动 3 患者躺卧的枕头不宜过高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轻度后移位 尤其是颈3 4 5轻度后移位 35 颈部提推法 颈部提推法 36 4 1手法整复的几项要求 手法整复前 后 均需充分松解颈肩部肌筋 切勿 逢歪就复 仅可整复病损椎 避免人为干扰颈椎的代偿机制 引发不良反应 沿矢轴旋转的角度宜小不宜大 禁用强力或暴力 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依据患者具体情况 避痛就松 出其不意 复 其不备 4有关问题探讨 37 4 2手法整复病例的选择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 经各项检查证实是颈椎病损所引起 在排除禁忌症后 可给予手法整复治疗 在机体的代偿期 虽然X线片确诊为 颈椎病 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或仅在体检时发现相应部位骨性标志偏移和肌紧张 压痛 此时不宜手法整复治疗 人为干扰其脆弱的代偿状态 仅可作颈部的理筋松解 并给予患者 预警 以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8 二 胸椎整复手法 39 1 概述胸椎病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