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34272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规划)十五期间我区税负分析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期间我区国税收入税负分析报告莲湖区位于西安城西北,跨城墙内外,东和新城区接壤,西北与未央区相连,南与碑林区毗邻。是古城西安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面积42.87平方公里,人口58万。历史上,此地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是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之起点,是西安市重要的工业基地。莲湖区国家税务局下设9个行政科室,2个事业单位,13个派出机构。全局现有人员243人,其中:在职人员201人,离退休(岗)42人,负责全区3712户一般纳税人企业,9302户小规模企业和3432户固定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五年来,我区国税系统在市国税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依

2、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严格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认真履行组织税收收入职能,为莲湖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十五”期间税收收入完成情况2001年,实现税收征收管理属地化后,全区完成国税收入71632万元,其中市级收入10277万元,收入总额同上年未属地化比较增长486.7%; 2002年,全区完成国税收入75,077万元,其中市级收入131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27.8%;2003年,全区完成国税收入84,468万元,其中市级收入130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0.5%;2004年,全区完成国税收入103,172万元,其中市级收入1

3、584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1、21.2%; 2005年,全区完成国税收入106,764万元,其中市级收入113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28.2%。二、税收收入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进入“十五”期间,我区国税税收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税收收入不断登上新台阶。回顾这五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税收收入总量和增幅不断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也是我局实现税收征收管理属地化之际。全区共完成国税收入441,113万元,比“九五”期间增收391,207万元,同比增长783.89%,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国税重点税源结构基本情况我局增值税税源主要分布在工业制造业中的造纸业及纸制品

4、业、石油加工业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商业零售业。企业所得税税源主要分布在工业制造业中设备制造业;批发和商业零售业;金融业。纳入重点税源管理系统(TRAS)的重点税源企业共63户均为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冶金、电气机械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医药、电子通信设备、公用事业、商业等行业。以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的企业为主,共计42户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共计21户企业。以2005数据为例,我局63户年纳税百万元企业全年实现税收入66580万元,占入库税款总额的62.36%。其中入库税款上亿元的企业2户, 分别是西

5、安印钞厂11476万元、陕西法士特齿轮10516万元,两户入库税收收入21992万元,占入库税款总额的20.60%;5,000-1亿元以上的企业共1户, 是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入库税收收入8,629万元,占总收入的8.08%;1,000-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12户,入库税收收入25,445万元,占总收入的23.83%;500-1000万元的企业共7户, 入库税收收入4,742万元,占总收入的4.44%;100-500万元的企业共27户,入库税收收入5,772万元,占总收入的5.40%。2005年重点税源分布图 三、我区国税收入税负水平及变动趋势(一)宏观税负分析十五期间,尤其自

6、2003年我区实行在地管理后,我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3年-2005年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5.1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87%,实现国税税收收入29.4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88%。但自2005年起我区GDP增速明显减缓,2004年增长22.05%,而2005年增长仅7.68%。我局税负也逐年下滑,但均高于市局国税税负水平。(见表一) 2004、2005年税收相对于GDP的平均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为1.01,0.45。(见表二) 2003年至2005年宏观税负情况表(表二) 单位:亿元年度GDP总量比上年%我局国税收入比上年%我局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市局宏

7、观税负2003108.97 8.44 12.50 7.75 6.452004133.00 22.05 10.32 22.27 7.76 1.016.522005143.21 7.68 10.68 3.49 7.46 0.456.212005年宏观税负偏低 2005年,全区GDP完成143.21亿元,增速为7.68%(现价,下同),国税收入完成10.68亿元,增速为3.49%,我区国税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46%,比2004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税收弹性系数为0.45(见表一)。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78.56亿元,增速为4.30%,税收弹性系数为-0.7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

8、3.35亿元,同比增长1.26%,工业增值税完成6.5亿元,同比下降4.42%,税收弹性系数为-3.51。(见表四)第三产业增加值64.46亿元,增速为12.12%,税收弹性系数为1.7(见表三)。2005年市、区宏观税负情况表(表一) 单位:亿元项目GDP总量比上年%国税收入比上年%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全市1270.14 13.178.86 10.4 6.21 0.79全区143.21 7.68 10.68 3.49 7.46 0.45 (二)中观税负析1、产业税负分析莲湖区是我市工业及加工业聚集区,第二产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相对薄弱。 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份额是55%,第三产业是

9、45%。我区第二、三产业2003年-2005年增加值总量分别为213.42亿元和171.19亿元,分别占GDP总量的55.41%和44.44%,实现国税收入分别为18.84亿元和11.33亿元,平均税负分别为8.82%和6.63%。第二产业税收相对于增加值的增长弹性系数是-0.33%,二产税负是8.58%,比2004年的9.25%下降了0.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相对于增加值的平均增长弹性系数是1.6,三产税负为6.72%,比2004年的6.24%下降了0.48个百分点。(见表三) 2003年至2005年产业国税收入税负情况表 (表三) 单位:亿元年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产业国税收入比上年%产

10、业税负%税收弹性系数二产200359.54 5.13 8.62 200475.32 26.50 6.97 35.86 9.25 1.35 200578.56 4.30 6.74 -3.30 8.58 -0.77 三产200349.24 3.41 6.93 200457.49 16.85 3.59 5.27 6.24 0.31 200564.46 12.12 4.33 20.60 6.72 1.70 说明: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包括餐饮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包括建筑业。国税税收收入中不包括此两项收入,两项税收均由地税征收。我区二产(指工业,不包括建筑业)主要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税负高于市局行业税负,但因2

11、003年以后,原材料、能源、运输等上游产品价格快速增长,我区大多数加工业企业的增值空间被严重压缩,效益下滑,税收实现能力提升速度减缓。 年度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工业增值税比上年%工业税负%税收弹性系数200348.08 5.04 10.48 200462.56 30.11 6.80 34.92 10.87 1.16 200563.35 1.26 6.50 -4.42 10.26 -3.51 2003年至2005年工业增值税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表四) 单位:亿元说明:国内增值税-批发、零售业=工业增值税 2、重点行业税负分析我区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商业等行业,就增值税实现量而言,

12、总量占第一位的是工业制造业,占增值税的63.6%;第二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增值税的32.8%;第三位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增值税的2.8%。制造业中的细分行业增长点变化较大,2003年-2005年主要的增长点按增量排序,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但是近两年医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等行业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为拉动制造业增长的主动力。所有制情况:十六大以后,我区经济所有制调整步伐加快,伴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区的经济所有制正日趋多元化。

13、近三年来,我区国有经济贡献税收年均增长3.7%,集体经济贡献税收年均增长5.2%,股份有限公司贡献税收年均增长19.3%。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除国有、集体外,非国有(股份制经济)经济成份快速的发展势头和日趋强劲的纳税能力。2005年的区国税数据显示,国有经济税收占23.8%、集体经济占5%、股份制经济占66.1%、涉外经济占0.2%、私营经济占2.5%、其他经济占2.4%。 2005年莲湖区重点行业增值税税负表 (表五) 单位:万元行业户数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2005年增值税额2005年我局税负2005年市局税负2004年全国税负商业16724575124101.71%0.97%1.14%机械制造523162483983.63%4.55%3.62%医药制造32253919188.51%7.35%7.74%电气机械设备13534815147922.77%3.48%3.24%电子通讯设备5180046643.69%3.47%2.83%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210171423081.84%通过对2003、2004和2005年三年我局重点税源管理系统(TRAS)的重点税源监控数据的测算,我们对涉及增值税的6个重点行业的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