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34042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规划)免抵退税办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一、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三、有关计算方法(首先不考虑抵减额,简化计算的目的)(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

2、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

3、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生产企业自产货物耗用原材料的进项税去向会计处理如下:1.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计入出口物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当予以抵扣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

4、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退税额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已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期末贷方无余额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户设置及应用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和“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

5、”、“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该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不做会计处理,留转下一期继续抵扣。该账户的无贷方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有两种设置办法:一是多栏式设置,二是设8个三级明细科目。1.进项税“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2.销项税“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3.出口退税“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凭有关单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及应该免抵税款。4.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

6、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在出口退税业务中,对免税收入按照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需要计入此账户中,同时计入相关成本中。5.已交税金“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企业货物出口后,按规定计算的应该抵免的税额,应计入本项目中。7.转出未交增值税(参见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核算)8.转出多交增值税(参见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核算)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核算1.日常的销售和采购业务的核算司空见惯,故不再赘述。在日常销售业务和采购业务中,产生销项税和进项税。2.在实际缴纳应交的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7、) 贷:银行存款3.视同销售与不得抵扣的核算视同销售指的是税法上规定的8种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但应视同销售应税行为,征收增值税。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甲企业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批,该产品成本为200000元,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300000元;另领用上月购进的原材料一批(已抵扣进项税额),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0000。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前者属于视同销售,企业可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 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1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后者属于进项税额转出,企业可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 140400 贷:原材料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4004.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其他应收

9、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转入本期多交增值税转入应交未交增值税(欠税)交纳前期应交未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一、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账户设置分别设置三个明细:转入本期多交增值税;交纳前期应交未交增值税;转入应交未交增值税(欠税);该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了多交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了

10、未交的增值税。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在期末使用该账户进行核算之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户余额存在以下情形: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期末如果存在贷方余额,表示有尚未交纳的增值税,期末需要将其结转到下一期: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转入应交未交增值税)在下一期间,缴纳该尚未交纳的增值税时,不通过已交税金来核算,会计核算如下: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交纳前期应交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期末如果存在借方余额,表示存在本期多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或者存在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此时需要将多缴纳的税金从“应交税金应交增

11、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相应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转入本期多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教材中例四中的会计处理:一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上期期末留抵税额(0)进项税(600*17%=102)销项税(550+10)*17%=95.2)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出口退税(0)已交税金(1.96)进项税额转出(30*7.3*(17%-13%)=8.76)转出未交增值税(0)转出多交增值税(0)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0)期末贷方无余额二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上期期末留抵税额(0)进项税(650*

12、17%=110.5)销项税(500*17%=85)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出口退税(0)已交税金(0)进项税额转出(20*7.35*(17%-13%)+20*17%=9.28)转出未交增值税(0)转出多交增值税(0)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16.22)期末贷方无余额三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上期期末留抵税额(16.22)进项税(480*17%=81.6)销项税(420*17%=71.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3.9)出口退税(23.9+14.58=38.48)已交税金(0)进项税额转出(40*7.4*(17%-13%)=11.84)转出未交增值税(0)转出多交增值税(0

13、)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0)期末贷方无余额四月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上期期末留抵税额(0)进项税(850*17%=144.5)销项税(180*17%=30.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出口退税(33.44)已交税金(0)进项税额转出(35*7.35*(17%-13%)+50*17%)=18.79转出未交增值税(0)转出多交增值税(0)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61.67)期末贷方无余额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某年1月份进口保税料件价值10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给A公司,售价折合人民币15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等支付价款2941176.47元,支付进项税额为50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假设本月内销货物销售额为零,本期未发生其他进项税,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假设上期留抵税额分别为5万元和70万元。进行相应的出口退税计算和账务处理:(1)免税进口料件借:原材料 1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2)外购原辅材料等借:原材料 2941176.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00000 贷:银行存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