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3953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其中18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科学家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B. 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微元法C. 牛顿首次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D. 实验中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关系时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

2、方法【答案】A【解析】解: A、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思想,故A正确B、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故B错误;C、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是伽利略不是牛顿,故C错误;D、实验中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2.如图所示,一骑行者所骑自行车前后轮轴距离为L,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运动,当看到道路前方有一条减速带时,立刻刹车使自行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垂直经过该减速带时,对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t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前、后轮经过减速带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

3、A. 初速度B. 末速度C. 平均速度D. 加速度【答案】C【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速度公式:vt=v0+at,共含有vt、v0、x、a、t五个未知量,至少要知道三个,才能求出另外两个物理量由题意知,自行车垂直经过该减速带时,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t,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L,只知道两个物理量,所以不能求出vt、v0、a三个物理量,故ABD错误;由平均速度定义可得:,已知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t,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L,所以能求出平均速度,故C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以及平均速度定义式注意物

4、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3.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时间内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A. 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B. 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C. 甲图中时刻,图线的切线斜率为D. 【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图象(包括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都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无论运动图象是直线还是曲线,物体都是做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乙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C:据图乙知,时刻,物体的速度为;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甲图中时刻,图线的切线斜率为故C项正确D:据图甲知,在0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据图乙知,在0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5、;所以故D项错误4.图甲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两极相连。帯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及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Ek-t图中应有(t2-t1)(t3-t2)(tn-tn-1)B. 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1C. 要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以增大“D”形盒的半径D. 在磁感应强度B、“D”形盒半径R、粒子的质量m及其电荷量q不变的情况下,粒子的加速次数越多,离子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周期公式T=知,粒

6、子的回旋的周期不变,与粒子的速度无关,所以t4-t3=t3-t2=t2-t1A错误;交流电源的周期必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故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2(tn-tn-1),B错误;根据公式r=,有v=,故最大动能Ekm=mv2=,与半径有关;要想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以增大“D”形盒的半径,C正确;与粒子加速的次数无关,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回旋加速器5.假设将來一艘飞船靠近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B. 若轨道I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C. 飞船在轨

7、道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 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周期【答案】B【解析】A项:飞船从轨道到轨道I时做向心运动,所以要减速,所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故A错误;B项:由公式,解得,密度,故B正确;C项:不管在那个轨道上飞船在P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相等的,为飞船提供加速度,所以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D项: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可知,由于轨道上半长轴大于轨道的半径,所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周期,故D错误。6.如图,一带电粒子从小孔A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P和Q 之间的真空

8、区域,经偏转后打在 Q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能从Q板上的小孔B射出,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不计粒子重力)A. 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 P极板B. 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C. 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 P极板D. 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粒子做类似斜抛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要使该粒子能从Q板上的小孔B射出,即要增加水平分位移,由于水平分速度不变,只能增加运动的时间;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P极板,根据U=Ed,d增加,场强E减小,故加速度a=qE/m减小,根据t=2vy0/a,时间延长,可能从小孔B射出;故A

9、正确;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场强不变,故粒子加速度不变,运动轨迹不变,故B错误;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P极板,电荷的面密度不变,场强不变,故粒子加速度不变,运动轨迹不变,故C错误;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电荷的面密度增加,场强变大,故粒子加速度变大,故时间缩短,水平分位移减小,故不可能从小孔B射出,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电容器、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粒子的运动性质,然后结合类似斜抛运动的分运动规律列式分析7.如图,由均匀的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垂直磁场放置,将AB两点接入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通电时电阻丝AB段受到的

10、安培力为F,则此时三根电阻丝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A. FB. 1.5FC. 2FD. 3F【答案】B【解析】【详解】均匀的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电阻丝ACB阻值是电阻丝AB阻值的2倍,电阻丝AB与电阻丝ACB并联,所以电阻丝ACB中电流是电阻丝AB中电流的;电阻丝ACB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与电阻丝AB的长度相等,则电阻丝ACB所受安培力是电阻丝AB所受安培力的,即电阻丝ACB所受安培力为;电阻丝AB与电阻丝ACB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三根电阻丝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8.如图,电源内阻一定,将滑动变阻器R滑片向左滑动一小段距离,理想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量的

11、绝对值分别为U1、U2,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V2的示数减小B. 电源输出功率一定在增大C. U1与I比值在减小D. U1小于U2【答案】D【解析】【详解】A:滑动变阻器R滑片向左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减小;据可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1增大;据可得,流过R1的电流增大;据可得,电阻R0的两端电压减小;据可得,电阻R的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2示数增大故A项错误B: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R滑片向左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外电阻增大,由于外电阻与内电阻的大小关系未知,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增

12、大可能减小故B项错误C:电压表V1测电源的路端电压,电流表A测的是干路电流,据可得,U1与I比值等于电阻内阻r故C项错误D:滑动变阻器R滑片向左滑动,电源的路端电压U1增大(U1),电阻R0的两端电压减小,电阻R的两端电压增大(U2),且,所以U1小于U2故D项正确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答案】BD【解析】【详解】鱼缸向右加速

13、运动,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A错误;鱼缸在桌布上加速运动,脱离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加速运动的末速度等于减速运动的初速度,故可知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故B正确;鱼缸受的摩擦力只与鱼缸的重力和摩擦因数有关,故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故C错误;若猫减小拉力,若鱼缸能与桌布保持相对静止,故鱼缸能滑出桌面,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通过轨道最低点,且当小球a在最低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14、. 当小球b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比小球b所需向心力大5mgB. 当v时,小球b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C. 速度v至少为,才能使两球在管内做圆周运动D. 只要v,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都大6mg【答案】BD【解析】【详解】A项:b在最高点无压力时,向心力;a在最低点时,向心力;即a球比b球所需向心力大4mg;故A错误;B项:当小球对轨道无压力时,则有:,解得:;即当速度为时,小球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求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当速度为时,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故B正确;C项:因小球在管内转动,则内管可对小球提供向上的支持力,

15、故可看作是杆模型;故小球的最高点的速度只要大于等于零,小球即可通过最高点,结合B项分析可知C错误;D项:在最高点时, 最低点时,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要使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大6mg,则要,由A分析可知当b在最高点无压力时,再根据B项分析可知,当速度为时,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则当,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大6mg,故D正确故选BD 。11.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组成系统。且该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相同加速度保持间距不变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的总动能为2Ek时撤去水平力F,最后系统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撤去拉力F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 )A. 外力对物体A所做总功的绝对值等于EkB. 物体A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EkC.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可能等于系统的总动能2EkD.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答案】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