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3850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一 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的三种连接方式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共基极接法 共发射极接法 共集电极接法 如图 Z0115 所示 共什么极是指电路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以这个极作 为公共端 必须注意 无论那种接法 为了使三极管具有正常的电 流 使三极管具有正常的电 流放大作用 都必须外加大小和极性适当的电压 即必须给发射结 加正向偏置电压 发射区才能起到向基区注入载流子的作用 必须 给集电结加反向偏置电压 一般几 几十伏 在集电结才能形成较 强的电场 才能把发射区注入基区 并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的载流子 拉入集电区 使集电区起到收集载流子的作用 二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二 三极管内部载流

2、子的运动规律 在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的条件下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可分为 3 个过程 下面以 NPN 型三极管为例来讨论 共射极接法 1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载流子的过程 由于发射结外加正向电压 发射区的电子载流子源源不断地注入 基区 基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 也要注入发射区 如图 Z0116 所示 二者共同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但是 由于基区掺杂浓度比发射区小 2 3 个数量级 注入发 射区的空穴流与注入基区的电子流相比 可略去 2 载流子在基区中扩散与复合的过程 由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载流子 其浓度从发射结边缘到集电结边缘是逐渐递减的 即形成 了一定的浓度梯度 因而 电子便不断地向集电结方向

3、扩散 由于基区宽度制作得很小 且 掺杂浓度也很低 从而大大地减小了复合的机会 使注入基区的 95 以上的电子载流子都 能到达集电结 故基区中是以扩散电流为主的 且扩散与复合的比例决定了三极管的电流放 大能力 3 集电区收集载流子的过程 集电结外加较大的反向电压 使结内电场很强 基区中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的电子 受强电 场的作用 迅速漂移越过集电结而进入集电区 形成集电极电流 Inc 另一方面 集电结两 边的少数载流子 也要经过集电结漂移 在 c b 之间形成所谓反向饱和电流ICBO 不过 ICBO一般很小 因而集电极电流 INC ICBO INC 同时基极电流IB IPB IE ICBO IPB ICBO反向 饱和电流ICBO与发射区无关 对放大作用无贡献 但它是温度的函数 是管子工作不稳定 的主要因素 制造时 总是尽量设法减小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