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33780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规划)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宣传手册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扩大了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范围。随后,国务院通过了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应当自行纳税申报。国家税务总局据此制定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范自行纳税申报行为。为了使广大纳税人更好地了解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有关规定,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我们编写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指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填写范

2、本、蚌埠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操作流程,并编印成这份申报宣传手册,希望能够对您依法履行自行纳税申报义务有所帮助。安徽省蚌埠市地方税务局二九年十二月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指南一、什么是自行纳税申报?自行纳税申报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一)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后,根据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并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二)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终了后,根据全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应补退税额,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报送税务机关

3、、办理相应事项。二、哪些人需要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和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凡在中国境内负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具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上五种情形中,第一种和第五种情形是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新增加的规定。其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没有具体明确是哪种情形,因此,办法规定,这种情形的纳税申报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明确

4、的具体情形另行做出规定。三、“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包括哪些所得项目?办法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以下11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四、哪些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答:在计算12万元年所得时,对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免税所得以及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有关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

5、第十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4、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二)个人所得税法

6、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五、各个所得项目的年所得应该怎样计算?根据2005年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精神,将“年所得”界定为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须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11项应税所得的合计数额。具体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20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28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

7、后的余额。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某个体工商户2009年生产经营收入总额为100万元,核定应税所得率为10%,则该个体工商户2009年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10%=10万元。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应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

8、以上企业投资的,合伙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的收入额。稿酬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和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

9、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的收入额。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其中,个人转让住房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根据我市实际征收率1%,对应换算为所得率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某人转让住房价格为80万元,按照1%的征收率征收个人所得税0.8万元,则该纳税人转让住房的应纳税所得额=80万5%=4万元。股票转让所得以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

10、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其中,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例如:2009年,某纳税人全年取得工资收入144000元,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400元,国债利息10000元,企业债券利息5000元,稿酬所得6000元,保险赔款3500元,房屋出租收入12000元,个人按照规定缴纳了“三费一金”14000元,单位也按照规定为个人缴付“三费一金”28000元,则该纳税人应申报的年所得为153000元,具体计算过程是:工资收入144000元-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三费一金”14000元+企业债券利息5000元+稿酬所得6000元+房屋

11、出租收入12000元。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400元、国债利息10000元、保险赔款3500元、单位为个人缴付的“三费一金”28000元(未计入个人工资收入)不需计入年所得,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三费一金”14000元可以从工资收入中剔除。 上述年所得计算口径主要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履行自行申报义务,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年度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纳税人如有不明之处,可向主管地税机关咨询。六、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是不含税收入,如何计算年所得额?纳税人由支付单位或个人为其负担税款的,需将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含税收入,将含税收入计入年所得额。七、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申报时都

12、要报送哪些资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应当如实填写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以下简称纳税申报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主要有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华侨和外籍人员的护照、港澳台同胞的回乡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身份证件等。八、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应在什么时候申报?按照实施条例和办法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也就是说,每年的公历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的任何一天,纳税人均可办

13、理纳税申报。以2010年为例,2009年年所得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应该在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九、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该到什么地方申报?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年度终了后的纳税申报地点应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顺序来确定,具体为:(一)在中国境内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二)在中国境内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三)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者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下统称生产、经营所得)的,

14、向其中一处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四)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无生产、经营所得的,向户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经常居住地,是指纳税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十、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申报?根据办法的规定,纳税人可以采取数据电文、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地税机关的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纳税人采取数据电文方式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

15、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纸质资料;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的,以邮政部门挂号信函收据作为申报凭据,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十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申报?纳税人可以委托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他人代为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他人代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时,应当签订委托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协议(合同),同时,纳税人还应将其纳税年度内所有应税所得项目、所得额、税额等情况告知受托人,由受托人将其各项所得合并后进行申报,并附报委托协议(合同),凡不能提供委托申报协议(合同)的,税务机关不受理其代为办理的自行申报。十二、个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但平常取得收入时已经足额缴纳了税款,年终是否还需要申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如果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所得超过12万元,无论其平常取得各项所得时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或者是否已向税务机关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年度终了后,均应当按办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十三、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不进行纳税申报,是否要负法律责任?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和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