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33307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配套课件: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精讲优练课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 睁眼看世界 1 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 清朝国势渐趋衰落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统治者依然沉浸在 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天朝上国 2 代表 四洲志 师夷长技以 制夷 3 影响 1 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学习西方国家的 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 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以 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先进技术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二 维新变法1 背景 1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 的限制 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2 19世纪90年代 日益加深 器物 民族危机 2 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 孔子改制考 孔子 变法通议 天演论 3

2、 意义 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 运动 1 爱国性 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 挽救民族危机 充满爱国主义激情 2 进步性 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发展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3 启蒙作用 宣传 观念 批判封建君权 冲击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4 客观作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维新变法 资本主义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三 走向共和1 历史背景 1 维新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辛丑条约 签订后 空前加剧 2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 思想蓬勃兴起 民族危机 民主共和 2 形成和传播 1 1894年 孙中山在 兴中会 誓词中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2 1903年 章太炎发表 邹容发表

3、 等著作 宣传反清革命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3 1905年 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定为政治纲领 4 1905 1907年 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 要不要建立 政体展开论战 大大促进了 的传播 3 初步实现 1912年1月1日 正式成立 同盟会 民主共和 民主思想 中华民国 微点拨 1 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 2 中学为体 强调以中国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 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以求富国强兵 微探究 材料魏源 师夷长技 的唯一目的是 制夷 即抵抗外国侵略者 洋务派 师夷长技 的目的

4、 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 和好 条件下 徐图自强 思考 有人说 洋务派是林则徐 魏源的继承者 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请说明理由 提示 有一定道理 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1 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 的思想 并付诸实践 开展洋务运动 2 林则徐 魏源 师夷 的目的是 制夷 而洋务派 师夷 的目的首先是镇压农民起义 其次才是徐图自强 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 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微点拨 1 中国人由学器物向学制度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下出现的 2 从封建士人成长起来的康有为等人 虽然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但他们的思想并非完全西

5、化 并未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反而从传统的封建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 3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史论要旨 1 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 中国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林则徐 魏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2 19世纪90年代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3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4 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 领导 成立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 结构图

6、示 主题 睁眼看世界 思潮 史料研析 1 背景材料一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己亥杂诗 1839年 材料二咨尔国王 远在重洋 倾心向化 朕披阅表文 词意盹恳 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 深为嘉许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给英王的回信 1 根据材料一 二及所学知识 分析林则徐等人 睁眼看世界 的社会背景 提示 鸦片战争前 国势日衰 社会矛盾尖锐 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清朝长期闭关锁国 统治者沉浸在 天朝上国 的迷梦中 妄自尊大 不能自拔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 内容材料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7、2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 使国家富强 3 发展材料 今欲强中国 存中学 则不得不讲西学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 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 劝学篇 3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实质 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封建统治 史论总结 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异同1 相同点 1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 都维护清王朝统治 3 都对中国的落后认识不充分 2 不同点 1 前者以反侵略为目的 后者重

8、在富国强兵 首先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 2 前者没有付诸实践 后者的活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主题 维新思潮 史料研析 1 主要内容材料一泰西近政论 皆言三权 有议政之官 有行政之官 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 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 皇上则为元首 百体所从 军机号曰政府 出纳王命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1 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示 反映了康有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理论依据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 材料二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 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十五年来 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 皆梁氏之赐 此白喙所不能诬也 胡适 胡适留学日记 2 材料二中胡适评价

9、梁启超为 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 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影响 提示 因为他开始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影响 开启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2 主要特点材料康有为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3 据材料归纳概括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特点 借助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权威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居主导地位 借用儒家思想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3 主要作用材料1898年 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 在社会上产生

10、了极大的影响 4 材料中的两篇思想巨著作者分别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提示 作者 康有为 严复 意义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启蒙作用 批判封建制度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史论总结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 戊戌变法运动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主张兴民权 提倡新学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 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展 政治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道路行不通 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 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 最后清朝覆亡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 深化点拨 康有为维新思想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依托古制 即为维新思想披上儒学的外衣 因为当时封建顽固势力依然很强 为了减少变法阻力 所以康有为采用了这种方式来宣传变法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