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3242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丰台高三文综历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文 科 综 合 2018. 0312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先后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罐、陶纺轮、铜戈、铜壶及刀币等大量文物。一些文物上刻有“燕侯载”“燕王职”“左征(燕国内府官署名)”等文字。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当时地方管理体制 本地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状况工、商业状况ABCD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描述与此相符的是A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B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C风云独享三百年,信义生得晋商人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14清朝名臣张廷玉居

2、官五十年,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深受器重,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期间,他可以A监察地方各级官员B协助皇帝上传下达C独立处理军国大事D直接掌管中央六部15下列是中国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革命必先反满反清,其清廷已蜕变为“洋人之走狗”,焉可保狗护狗而不打狗乎A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B反抗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C发展资本主义,振兴民族经济D救亡图存,推动中国的近代化16下面为钦

3、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ABCD17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绘制了一幅示意图(图4),图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开天辟地” “理论成熟” “战略决战” “北伐风云” “星火燎原”A BC D18图5数据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关于图中两个阶段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图5A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促使段农业生产发展C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D段农业生产提高都推动

4、了经济体制改革19近代某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下列评价符合此时期该国政体的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0图6是18世纪以来欧洲人口变化示意图。其中阶段2为19世纪人口变化情况,下列对该阶段解释合理的是图6A科技进步导致死亡率下降B黑奴贸易促欧洲人口增长C义务教育促人口素质提升D工业革命导致出生率增长211921年苏俄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20人以下的小企业,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1922年,把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

5、资本家。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达257个。这表明苏俄A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手段 B放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C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 D资本主义企业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图7222017年12月,美国总统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各国纷纷反对。尽管美国发出制裁威胁,联合国大会仍通过决议: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动都将“无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应通过谈判决定耶路撒冷的地位。图7为决议投票结果。这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在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国际关系日益趋向民主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ABCD2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汉武帝设置中朝使“

6、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B北魏孝文帝实行三长制改变“民多荫附,豪强征敛”局面C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措施结束近代中国城乡落后、封闭状态D欧美出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反映出人们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不满37.(38分)国家观念是一定时期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不同时代国家观念的内涵不同。材料一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赵歧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摘自孟子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一个城邦(国家)秩序井然稳定发展的基础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

7、。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柏拉图国家观念的相同点。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共同原因。(10分)材料二 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产生,提倡发展农工商业,通过振兴实业,解决民族危机,实现以富求强。这一思潮推动中国实业发展浪潮。甲午战后至20世纪初,清政府鼓励官民从事工商业活动。1898年设立矿务铁路总局。1903年设商部,出台了商律破产律等经济法规和规章制度。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08年大清银行成立。此外,传播科学

8、技术和实业知识的民间经济实业团体、实业报刊杂志开始出现,1897-1911年,创办的各类实业报刊约有31种。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先后成立实业部、农商部。1912-1923年间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70余项经济法规,内容更合理、详实,更具可行性,涉及农、工、商、矿、渔、林业等多方面。1913年,成立中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颁布劝业银行条例农工银行则例实业银行条例等文件,形成中国银行体系和银行制度。此外,自20世纪初抵制美货以来逐步兴起的国货运动在后蔚然成风,中华国货维持会成立。摘编自李旻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研究(2)依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后至20世纪初中国实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9、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期实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概括民国初年实业发展条件的新特点。(14分)材料三 中世纪的欧州,教权不断扩大。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教权至上)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5、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则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具有绝对性、永恒性特征,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受限制。17、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发展了

10、国家观念,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卢梭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西方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3)阅读材料三,对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40.(18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活力、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的握手被称为“跨越大洋的握手”(图14)。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

11、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先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图14 跨越大洋的握手(1)在和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8分)结合所学,简述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历程。为什么尼克松认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合所学,加以说明。41.(2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要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韩村河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它从一个贫穷落后,被人们戏称“寒心河”的小村庄发展为环境优美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它的发展得益于韩建集团的发展壮大。韩建集团

12、发展历程1978年韩村河成立一支30多人的村集体建筑队1984年成功完成北京玉渊潭的紫玉饭店工程,在首都建筑市场站稳脚跟1988年韩村河村建筑队加入房山区建筑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参与南水北调工程1994年韩村河村建筑队从房建集团分离出来,独立组建“韩村河村建筑集团总公司”。在发展建筑主业的同时,成立建材总厂、构件厂、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实现了一条龙配套生产。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2006年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房地产业为龙头,以建筑施工和其他工业项目为龙身,以三产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步伐摘编自刘文江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2)依据材料,将韩建集团发展历程按序号划分阶

13、段,说明理由。任选一段,分析背景。(6分)丰台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ABDDBCDAACB37(38分)(1)同:都具有初步的国家观念;都阐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途径:即统治者应受道德约束;不同的人在国家中居于不同位置,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6分)共同原因:社会动荡,秩序混乱。(2分)结合时代背景,答出具体史实。(2分)(2)社会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政府机构变革;近代经济法规颁布;近代化银行出现;民间经济实业团体、经济实业报刊创办。(6分)影响:推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资产阶级

14、政治变革;促进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进步。(任意两点给4分)特点:政府经济立法更详实可行;银行体系和银行制度创立;出现维护民族经济权益提倡国货运动的团体。(任意两点给4分)(3)中世纪,欧洲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天主教会垄断精神统治,教权至上的教会神权国家观是这一时期国家观念的显著特征。使西欧各国长期处于天主教的控制之下。(3分)15、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使这一时国家主权观念产生。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这一观念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4分)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促进以公民个人权利为核心的现代国家观念形成。这一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美国家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5分)总之,西方国家观念从以教会神权为中心,向注重公民个人权利的观念转变。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