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2217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 月刊专版 专题8 电场和恒定电流测试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场和恒定电流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1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 图1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a、b、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 )Aabc BEaEbEc Ca b=b c DEa = Eb = Ec2如图2所示,平行的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电荷量为110-2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了0.1 J,若A点电

2、势为V,则 ( )AA 点电势为零 B电场线方向向左C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a D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b图33如图3所示,细线拴一带负电的小球,球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中,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A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张力一定最小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的线速度一定最大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电势能一定最大4如图4所示,a、b和c分别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6V、4V和1.5V。一质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对质子的运动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3、ac图4A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电势能增加4.5eVB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动能增加4.5eVC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2.25vD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1.5v5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一个带电粒子a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圆心处一固定不动的带电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中带电粒子a与另一质量相同、原来静止的粒子b碰撞后合并成粒子c,粒子b所带电荷量是粒子a电荷量的一半,且与圆心处带电质点的电性相同(粒子重力均不计),则合并之后,粒子c ( )图5A仍在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B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开始做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且离圆心越来越近D开始做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且离圆心越来越远

4、6如图5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电荷量分别为+q和+2q,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动量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刚好能发生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则( )AE1=E2=E0 p1=p2=p0 BE1=E2E0 p1=p2p0C碰撞发生在M、N中点的左侧 D两球不会同时返回M、N两点v0mq图67如图6所示,一带电粒子从平行带电金属板左侧中点垂直于电场线以速 度v0射入电场中,恰好能从下板边缘以速度v1飞出电场。若其它条件不变,在两板间加入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该带电粒子恰能从上 板边缘以

5、速度v2射出。不计重力,则 ( )A2v0= v1+v2 Bv0=Cv0= Dv0v1= v28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极板与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静电计指针的变化,作出电容器电容变小的依据是 ( )图7A两极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电荷量变小B两极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电荷量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间的电压变小D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间的电压变大图89如图8,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 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

6、的电量应为 ( )A B C D 图910如图9所示,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电场,由A运动到B(轨迹为图中AB实曲线所示)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加速度和动能分别用aA、aB、EA、EB表示,则(不计粒子重力)( )AaAaB BaA=AB CEAEB DEAEB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题)11(6分)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等势线时,下列哪些模拟实验的设计是合理的_(填字母代号) A如图10所示圆柱形电极M、N都接电源的正极,模拟等量正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B如图10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正极,圆环形电极

7、N接电源负极,模拟正点电荷周围附近的静电场C如图10所示两个平行的长条形电极M、N分别接电源正、负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间的静电场 D如图10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负极,模拟负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甲乙-abfBdceA+电源黑G红-+g图1112(8分)如图11在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采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平整的木板上,由下而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A、B为两个电极,分别接在路端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在AB两点的连线上,有a、b、c、d、e五个等间距的点。图9(1)若用图乙中的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引出的两个表 笔(探针)分别接触图甲中的d

8、、f两点(d、f连线和A、 B连线垂直)时,指针向左偏(若电流从红表笔流进时,指针向右偏),则电流B、 表的红表笔接触在 点;a-Ld+图12(2)若用图乙中的灵敏电流表的两个表笔(探针)分别接触图甲中的a、g两点(a、g连线和A、B连线垂直)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离刻度盘中央位置。为使指针仍指在刻度盘中央(即不发生偏转),应将接g的表笔向 (填“左”或“右)移动。13(8分)如图12所示,用长L=0.50m的绝缘轻质细线,把一个质量 m=1.0g带电小球悬挂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平行金属板间的距离d=5.0cm,两板间电压U=1.0103V。静止时,绝缘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小球偏离竖

9、直距离a=1.0cm。(角很小,为计算方便可认为tansin,取g=10m/s2,需要求出具体数值,不能用角表示)求:(1)两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2)小球带的电荷量。 (3)若细线突然被剪断,小球在板间如何运动? 图1314(10分)如图13所示,A、B为不带电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构成的电容器电容为C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液滴一滴一滴由A板小孔上方距A板高h处以v0初速射向B板液滴到达B板后,把电荷全部转移在B板上求到达B板上的液滴数目最多不能超过多少?15(12分)如图14,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绝缘细线的一端连着一 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悬挂于O点。将小球拿到A点(此时细线

10、与电场方向平行)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到B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求:图14(1)小球的平衡位置。(2)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dU1L1L2PMNOKA图1516(16分)如图15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 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

11、为m,电荷量为e。求:(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3)P点到O点的距离。参考答案1A 2ABD 3D 4BD 5A 6B 7B 8D 9D 10C 11(6分)BC 12(8分)(1)d (4分) (2)左(4分)13(8分)解:(1) E=2.0104V/m(2)受力平衡 qE=mgtan,得q=1.010-8C(3)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4(10分)到B板的滴数目n个,第n-1个到B板上时电量 , 板间电压 第n滴到B板速度刚好为0, 解得 15(12分)(1)由A运动到B mgLcos-qEL(1+sin)=0 得qE=mg设小球的

12、平衡位置为C,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小球受力如图,则tan=,=30(2)由A到C, mgLsin60-qEL(1-cos60)= 在C点, 解得 T=mg16(16分)(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得: e U1= 解得:(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运动的时间为t1,电子的加速度为a,离开偏转电场时相对于原运动方向的侧移量为y1。 F=eE, E= , F=ma, a =t1=, y1=,解得: y1=(3)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vy=at1=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用t2,电子的侧移量为y2, t2=, y2= vyt2 解得:y2=P到O点的距离为 y=y1+y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