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2152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3-1第一章1.7、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我们又知道金属导体中存在自由电子,把导体放入电场中会产生什么现象?二、预习内容1、电场的重要性质是_.2、导体的重要特征是_.3、静电感应现象:_4、静电感应现象的实质是_5、尖端放电的原理是_.6、尖端放电的原理有何应用?避雷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7、静电有哪些应用?8、 哪些地方应该防止静电?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平衡条件;2、 理解静电屏蔽二、

2、学习过程(一)、静电平衡状态下的电场1、静电平衡条件:2、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特点:(二)、尖端放电1、 解释:2、 应用:(三)、静电屏蔽1、理解: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因此,可利用金属外壳或金属网封闭某一区域不在受外界电场的影响,这一现象称静电屏蔽2、两种情况:金属内部空间不受壳外部电场的影响接地的封闭的导体壳内部电场对壳外空间没有影响(四)、探究: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那些带静电的现象是有益的,我们是怎样利用的?三、反思总结静电平衡的特点1 。2、 。3、 。地球是一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 。这是我们可以选大地做零电势体的一个原因。四、当堂检测如

3、图,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为R的某点.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为多大?课后练习与提高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小球带不带电?参考答案课前预习学案二、预习内容1、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2、金属导体中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成为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3、呈电中性状态的金属导体放入静电场中,导体内自由电子便会因受到与场强方向相反的电场力的作用而向场强的反方向定向移动。两端出现不同的电荷分布。4导体两面出

4、现的正负电荷会在导体内部产生与原电场方向相反的感生电场。这两个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的电场减弱。5物体表面带电密集的地方尖端,电场强度大,会把空气分子“撕裂”,变为离子,从而导电;6、可以应用到避雷针上;避雷针的发展史介绍富兰克林与国王的避雷针“尖端”与“圆端”之争;7、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8、静电产生的火花能引起火灾,如油罐、纺织厂、危险制品等地方都必须避免静电课内探究学案(一)、1、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二)、1 物体表面带电密集的地方尖端,电场强度大

5、,会把空气分子“撕裂”,变为离子,从而导电;2可以应用到避雷针上三、反思总结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等势体四、当堂检测课后练习与提高小球和球壳内表面均不带电,正电荷只分布在球壳外表面。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一、教材分析1、本课题设计的另一思路旨在让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参与,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2、本节教学设计的过程为:首先学生活动:对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发生静电现象的讨论;然后学

6、生归纳,教师总结得出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最后通过两道例题巩固加深理解。二、教学目标:1、掌握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2、通过概念建立、规律的得出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3、通过对静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运动情况的讨论,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征。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应用静电平衡的知识,理解静电平衡的特征,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是本节的难点。四、学情分析静电现象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概念规律非常抽象。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探究全过

7、程,才能深刻理解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规律,克服思维定势的负移和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探究品质。五教学方法: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评议;再加动画演示和实验演示加深体会。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初步把握静电感应现象和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场强的特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提问:1电场的重要性质是什么?2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如何?自由电子会怎样移动?(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

8、导体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静电感应现象及静电平衡1:现象的解释画图阐述:在电场中的导体沿着电场强度方向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静电平衡状态按照课本画图提问:1电子的聚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提问:2电子是否会永远这样定向运动下去?画图阐述:当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时,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提问:3最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3:静电平衡的条件通过学生们互相讨论积极回答:4: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1)场强的特点的特点教师不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挥,但提示学生可以先从导体中的场强这个方面去思

9、考。(当学生回答内部场强的特点时,教师顺水推舟提出导体外部场强的特点)提问1:导体外部场强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提示学生可以用反证法(2)电势的特点引导学生看课本书第19页图1.4-5中乙图,一头大一头小的导体在靠近导体的一些等势面为什么形状很接近导体的形状?提问2:除了正面解释之外,能否用反证法证明阐述:地球是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等势体,这是我们可以把大地选做零电势体的一个原因。巩固练习例1:如图,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为R的某点.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为多大?(3)电荷分布的特点演示课

10、本25页的法拉第圆筒实验提问1:由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提问2:带电导体的电荷是否均匀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再次引导学生看课本书第19页图1.4-5中乙图,一头大一头小的导体电荷在外表面分布的情况动画演示尖端放电的实验阐述:静电平衡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没有电荷;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巩固练习例2: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小球带不带电?(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课后思考:为什么验电器的顶部是金属小球而不是针状导体?九

11、板书设计(一)、静电平衡的特点:E内E0E0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密度越大。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地球是个等势体)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二)、静电现象及其应用1、尖端放电现象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大,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它会导致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尖端放电。2、静电现象的其他应用1静电除尘2静电植绒3静电喷涂4静电分选5静电复印十、教学反思本节是这一章的难点,内容抽象、深奥,并且要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上好本堂课就显得比较困难,所以必须注意下面几点:1、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或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单一做法。教师可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更主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要及时组织学生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课堂效率。2、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究、思考和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取向,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落实三维课程目标。3、在学生自由讨论和探究时,要认真听取每一位同学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和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符合成功教育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