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860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高中物理学科含容直流电流概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容直流电路概述 分析含容直流电路,最关键的问题是计算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因为知道了电势差就能直接根据Q=CU计算电容器的带电量,还能根据电势差的大小确定电容器各个极板上所带电荷的种类。对于平行板电容器,在知道两极板间的电压和距离的情况下,还能根据分析两极板间的电场。任何一个含容直流电路的分析都离不开电势差的计算。按题目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可把含容直流电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一、 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分析abdcICR3R2R1r图 1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荷多少即电量的分析,一是极板所带电荷种类的分析。只要能求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这两个问题即可同时解

2、决。那么,如何计算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呢?如图1所示为一含容直流电路,可按以下步骤计算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1)、折走电容器支路(指由电容器及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构成的、在电路稳定时无电流通过的支路),画出如图2所示的电流等效电路;图 2IR2R1r2)、根据电流等效电路求出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强度,并在原电路中标明电流方向;3)、在原电路中选取一个含容环路(最好不包含电源),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环路中各部分的电势差,在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在电容器支路中,电路稳定时电流为零。4)、根据以上结果求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ab=Uac+Ucd+Udb=Ucd

3、=I(R1+R2) 。图 3C1C2PR1R2BA例1、(1990年高考)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R1、R2及电源连接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R1的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C1、C2的带电量相等。若要使C1的带电量大于C2的带电量,应( )A、 增大R2 ;B、减小R2 ;C、将R1的滑动触头向A端移动;D、将R1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分析:电路稳定时,通过可变电阻R1的电流强度为,电容器C1、C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1、C2两极板的电量分别为:AR1R2R4R3rBbFEaC图 4由此可知,要使电容器两极板产带电量从Q1=Q2变化到Q1Q2,只有将滑片向B端移动,使RAP增加

4、,RPB减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例2、如图4所示,电源电动势=12V,电源内阻r=0.2,R1=2,R2=6,R3=8,R4=4,C=2F。求电容器a极板所带电量的大小,并指明a极板所带电荷的种类。I1I2R1R2R4R3r图 5分析:根据如图5所示的电流等效电路可求得通过R1、R2的电流强度为I1=1.44A,通过R3、R4的电流强度为I2=0.96A。若选R2、R4、C构成的含容环路,则电容器a、b两极板的电势差为:Uab=4.80VUab=UAB=UAE+UEB=UAEUBEUAE=I1R2=8.64VUBE=I2R4=3.84V因为Uab0,所以a极板带正电荷,其电量大小为Q

5、=CU=9.610-6C。二、 电容器支路中的电流分析当含容直流电路由于某种原因(如改变电键状态、改变可变电阻的滑片位置或者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正对面积、介电常数等)发生改变时,伴随着电容器两极板带电量的改变,电容器将通过电容器支路充电(或放电)形成电流。电容器支路中的电流分析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流大小的计算,一是电流方向的确定。只要求出电路变化前后电容器带电量的改变量Q=C2U2C1U1(其中C1、C2分别为电路变化前后电容器的电容值,U1、U2分别为电路变化前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即可根据求出电流的大小;综合考虑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性质(是增大还是减小)和电容器两极板所

6、带电荷的种类,就能够确定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R1R2KC图 6例3、在图6中,=10V,R1=4,R2=6,C=30PF,电池内阻可忽略。(1) 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2) 然后将开关K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分析:1)当k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为:2)当k闭合时,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U1和电容器的带电量Q1分别为:U1=I1R2 ;Q1=CU1=CI1R2 ;当k断开,电路再次达到平衡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2和电容器的带电量Q2分别为:U2=I2(R1+r)= ;Q2=CU2=C ;k断开前后,电容器带电量的改变量为Q=Q2Q1=1.210-

7、4C,这些电量只能通过R1才能来到电容器两极板。所以,通过R1的总电量即为1.210-4C 。例4、如图7所示,C为平行板电容器,在逐渐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距离的过程中( )bavIABRr图 7A、 有电流经过R,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B、 有电流经过R,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C、 没有电流经过R,a、b两点的电势相等;D、 有电流经过R,a、b两点的电势相等。分析: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未改变时,A极板带正电荷。若设此时的电容为C1,则电容器A极板的带电量为Q1=C1。设经过一段时间t后,电容器的电容、电压、带电量分别为C2、U2和Q2,通过R的从b到a的电流为I(若I0说明实际的电流

8、方向是从a到b),则有:因为C2C1,所以IUb,正确答案应为A。例5、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它的长度为L=0.3m,电阻R=100,连接成如图8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1.5V、r=0.5 ,电容器的电容为为C=300F,G是微安表。当电阻丝上的触头P以v=410-3ms-1的速度匀速向右滑动时,微安表的示数是多少?ERFabPkrCG图 8分析:因为电容器支路中的电流是由电容器充电(或放电)产生的,它对电源在电阻丝中产生的电流没有影响。所以在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源在电阻丝中产生的电流恒为 。设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G中从E到F的电流为IG,电容器两极板上某时刻的电压为U1

9、,电流表的内阻为rg ,设从这一时刻起,经过t时间后,Pb部分的电阻值减少了R,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变为U2,则:讨论:因为IG通常都很小,所以在分析电容器支路中的电流时,可以不考虑IG对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影响,这将给解题带来很大方便(若不考虑IG对电容器两极板电压的影响,则有)。三、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场的分析IR2R1R3mC图 9因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其场强(其中U、d分别为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和距离),所以当U、d发生改变时,处在两板之间的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也将随之改变。只要能准确分析U、d变化的情况,这类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例6、一平行板电容器C,它的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

10、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成如图9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A、 增大R1 ; B、增大R2 ;C、增大R3 ; D、减小R2 ;分析:油滴共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电场力(由油滴平衡可知电场力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要使油滴上升必须增大向上的电场力。因为油滴带电量和两板间的距离不变,所以要增大电场力只有靠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来实现,设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U,则:由此可知,只有通过增大R3或减小R2才能使U增加,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D。K1R1K2R2mC图 10例7、如图1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C水平放置,原先k1闭合k

11、2断开,小物体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则( )A、 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 断开k1并减小两板间距,小物体仍然静止;C、 k1未断开时,将k2也闭合,小物体将下移;D、 k1未断开时,增大两板间距,小物体将下移。分析:要使小物体静止,小物体所受电场力必须向上,又因为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所以小物体一定带负电荷。当k1、k2均断开时,电容器两极板的带电量不变,据可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不变,小物体将仍然静止不动。在k1未断开时,把k2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将减小,对应的将减小(因为d不变),小物体将向下移动。在k1未断开时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U恒定,对应的将减小(因为d不变),小物体也将向下移动。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